问答 百科手机端

欧言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伊朗与俄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影响

2023-06-30 17:56

引言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00年以前,伊朗是一个拥有完全主权和捍卫自己独立地位能力的封建国家。在恺加王朝掌权之前的伊朗,与外界的交流往往是通过军事和商业途径实现的。随着恺加王朝的掌权,标志着这个名义上独立的王朝与英国、俄国殖民关系的开始。

早在拿破仑时代,英国就对伊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虽然此时的俄国试图利用伊朗作为对抗奥斯曼帝国和英国的缓冲区,拱卫其南部边界并进入波斯湾或印度洋的温水港。

同时,英国则将伊朗视为其在次大陆扩张帝国的前线防线。但是随着1798年拿破仑征服埃及之后,英国本土和驻印政府开始对拿破仑的行为感到惊恐,这使得英国的外交精力更多地集中于中东,尤其是伊朗。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伦敦认为法军通过陆地或海路穿过波斯湾入侵印度的可能性大大增加,于是决心与波斯结盟以确保进入印度的西部通道的安全,此外,波斯还可以应对入侵印度北部的阿富汗人。

出于对这种设想的警惕,英国在1801年1月匆忙与伊朗签署了一项协议,这项协议的成功还要归功于以精细老练著称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1800年,该公司派出了一位非常能干的年轻人约翰·马尔科姆,率领着大约500名侍从组成的使团抵达德黑兰。这一车队所彰显的皇家雍容气派,与他们带来的奢华礼物一样令人印象深刻。国王法特赫·阿里沙在1801年1月与代表团签订政治与商贸协议。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根据协议,法国人将被逐出波斯,法特赫·阿里沙也同意打击对印度发起进攻的阿富汗人。如果阿富汗人或法国人进攻波斯,英国也会提供军事支持。自此,东印度公司在波斯的商业特权得以确立和巩固,一个坚实的英波联盟看似已经成型。与此同时,伊朗与俄国的关系从一开始就受到军事冲突和边境冲突的影响。

阿迦·穆罕默德曾多次试图夺回在纳迪尔·沙阿死后被俄国占领的格鲁吉亚。由此双方爆发了两次俄波战争,而战争的结果对伊朗而言百害而无一利,极大地加深了伊朗的半殖民社会程度,过度地掠夺了伊朗的经济利益。

第一次俄波战争

1800年,俄国吞并原属于伊朗的格鲁吉亚。恺加王朝在削平国内的反叛割据势力后,企图通过声称对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北部的主权来增加恺加的合法性,这点燃了战争的导火索,虽然国王法特赫·阿里沙极力避免战争爆发,但第一次俄波战争还是在1804年全面爆发。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通过在欧洲的实战磨砺,俄军军官都身经百战,勇敢好斗,但俄国军队也有缺点,在长达九年的第一次俄波战争中,俄国还分别与法国(1805年和1812年)、奥斯曼帝国(1806年)和瑞典(1808年)交战。

因此,高加索区域只是俄军的第二战场。由于欧洲战区具有优先权,一些不受欢迎、素养一般的军官被分配到高加索地区。

高加索地区的俄国部队在供应物资和补充兵员方面的优先地位较低,加之该地区地形崎岖,运输成为了更大的问题。沙皇亚历山大曾试图在1806年—1808年期间多次结束与伊朗的战争,但他提出的条件让恺加王朝难以接受。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战争初期,伊朗军队召集了多达5万人参加战争。随着阿巴斯·米尔扎改革的欧洲新军进入战斗,伊朗人开始与俄国人打响正式战斗。

在1804年6月的埃奇米阿津战役(今亚美尼亚西部),阿巴斯·米尔扎在三天内干练地指挥着一支由8千名步兵和骑兵组成的军队,并迫使俄国人撤离。在接下来的七年里面,双方爆发过数次中等规模的战斗,这是因为伊朗人与俄国人一样,同样面临着来自奥斯曼帝国领土的库尔德人,巴格达附近的突厥部队以及对阿拉伯部落的袭击。

在此期间,阿巴斯·米尔扎聘请法国和英国的教官培养了一支西式军队,然而,正如珀西·赛克斯爵士所指出的那样,尝试“以欧洲方式操练波斯士兵,这是值得称赞的,但也把他们国家带向了毁灭”。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在西方模式下运作的恺加军队丧失了部落部队的优点,士兵们甚至将战斗作为展示个人实力的方式,作战的主要目标只是为了夺取战利品。

1810年,伊朗毛拉宣布对俄国人进行圣战,这给了士兵额外的激励。当听到拿破仑将入侵俄国的消息后,伊朗人更加振奋。此时阿巴斯·米尔扎与他的新军打赢了一些中等规模的战斗。其中包括1812年初在索尔坦巴德,由英国军官指挥数千名伊朗步兵和炮兵击败了900名俄国人。

1812年10月,阿巴斯·米尔扎和他的5000名军队在阿拉斯河上的阿斯兰杜兹被2000名俄国人打败。到了1813年1月,俄国人围攻伦科兰据点,伊朗人在英国工程师重建的墙壁上防卫,以重大伤亡的代价死守五天。

第六天,俄国工兵在堡垒的主墙上炸开一个洞,敌人如潮水般涌入,屠杀了4000名伊朗士兵。这一战彻底击垮了伊朗军队的士气。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不久,恺加政府承认战败并同意接受英国调解。伊朗于1813年签署了《古利斯坦条约》,同意将格鲁吉亚和其他外高加索省份割让给俄国。《古利斯坦条约》破坏了伊朗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这个条约充分暴露了恺加王朝的软弱和落后。

从此以后欧州列强侍强欺弱,纷纷仿效俄国,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古利斯坦条约是伊朗半殖民地化的开端,是伊朗丧失独立和主权的开始。

第二次俄波战争

1813年《古利斯坦条约》签订后,高加索地区的和平持续了13年。此时,俄国的扩张主义倾向再次显现。1826年5月,米拉克被俄军占领,伊朗派出的使者未能谈判,还被俄国人囚禁,这引起了恺加王朝的不满。

此时,一直需要外国补贴的法特赫·阿里沙阿听从了英国人的建议,后者敦促他重新夺回被俄国占领的领土,并承诺支持军事行动。由于王储阿巴斯·米尔扎对自己亲手操练的新军信心十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小试牛刀,加之乌莱玛煽动着国内的反俄情绪,伊朗国内的开战氛围日益强烈。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26年7月19日,在没有宣战的情况下,一支由阿巴斯·米尔扎领导的35000人的军队入侵卡拉巴赫和塔利什。卡拉巴赫的首都舒沙被包围。俄军将领叶尔莫洛夫因为兵力有限按兵不动,得到增援后,在9月2日发起反击,解除了对舒沙的围困。

俄国人很快反客为主,在遭遇极少抵抗的情况下挺进波斯,包围了北部重镇埃里温。冬季过去之后,俄军的将领已经换为帕斯凯维奇,他命令俄军转而进攻大不里士,其目的在于威胁阿巴斯·米尔扎的大本营大不里士,阻止埃里温从那个方向获得任何救援。6月21日,鉴于军队疲累的状况,俄军被迫解除对埃里温的包围。

就在这时,阿巴斯·米尔扎发动了袭击。他的计划是绕过西边的帕斯凯维奇,占领埃奇米阿津和居姆里,摧毁提夫利斯,然后从卡拉巴赫返回。

这样使得解除围城的俄军不得不出发解救埃奇米阿津,双方在阿什塔勒克爆发战斗,俄军以牺牲一半兵力的代价解救了埃奇米阿津。而波斯人在只损失了400人的情况下向南撤退。战争僵持了数月,10月15日,俄军集中兵力,经过苦战,攻克埃里温。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同月24日,阿斯托里夫将军渡过阿拉斯河,向大不里士挺进,无心再战的阿巴斯·米尔扎在俄军到达前即下令撤退,大不里士沦陷,战争结束。

条约的签订

法特赫·阿里沙被迫接受了又一个丧权辱国的条约——《土库曼恰伊条约》,该条约于1828年2月签署,终止了伊朗作为地区大国的地位。与1804—1813年的战争相比,这场战争给波斯带来了更大的灾难,《土库曼恰伊条约》剥夺了波斯在高加索地区仅存的领土,包括整个现代亚美尼亚、现代阿塞拜疆南部剩余地区以及土耳其的伊迪尔。

除了根据《古利斯坦条约》已从伊朗分割出去的省份外,纳希契凡、埃里温、塔莱什、卡拉巴赫和舒列古尔等地也划归俄国版图,划定由奥劳劳特城堡(位于大阿勒山山脚下)至阿斯特腊河人海口为两国边界线,也就是说阿拉斯河为两国的界河。

恺加王朝与英俄的接触,使伊朗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伊朗允诺赔款价值一百万土曼的黄金确认阿巴斯·米乐札的王储地位,俄国承认并帮助王储本人及其子孙继承王位。伊朗被剥夺了在里海的船舶航行权,即里海的军舰航行权纯属俄国一国所有。

俄国有权向任何它认为有必要的地方派遣领事或商务代表,但随员不得多于10人。双方保证在4个月内互换战俘。伊朗国王保证宽怒那些曾经反叛伊朗的阿塞拜疆诸王公。通过《古利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恰伊条约》,波斯失去了高加索地区的所有领土。

恺加王朝与俄国的两次战争,均已伊朗失败告终,伊朗被迫同俄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古利斯坦条约》和《土库曼恰伊条约》。“

结语

总的来说,这两个条约使伊朗丧失了领土主权、司法主权和海关主权,沉重的战争赔款加重了伊朗人民的负担,低价的外国商品涌入伊朗,破坏了伊朗的自然经济。其他欧洲列强也纷纷效仿俄国,先后在伊朗取得领事裁判权等特权”,伊朗逐渐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