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春秋战败后,晋国和楚国争霸之路影响最大的政治格局

2023-06-18 08:30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在这五百年中天下纷争不断,战乱不休,先后形成春秋五霸与战国七雄两大强国序列。

对于春秋五霸分别为谁一直存在争议,但无论哪个版本,晋国和楚国都榜上有名。

其他国家的霸主地位来源称为"称霸",而晋楚不同,晋国和楚国的霸主名头是在长达九十年的对抗中争出来。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而这近百年的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影响最为巨大的政治事件,极大的影响了春秋中晚期整个中国的政治格局。

三次大战,促成两极格局

晋国和楚国一样,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中原文明圈边缘的两个国家,而中原地区的传统强国是瞧不上他们的。

晋国在北狄之地,而楚国被称为南蛮,但随着这两个国家的逐渐强大,形势发生了逆转。

晋楚两个国家分列南北,对中原各国形成了绝对压制,中原地区的传统强国沦落成为大国马仔,晋国甚至一度被视为中原文明的捍卫者,而楚国也逐渐被中原各国认可。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楚国国大地广,一直以来就比较强势,早在春秋前期就已经称王。而晋国崛起的要晚一些,直到晋文公时期才开始窥视中原。

晋文公之前,晋国的实力已经极大的扩充,为后来晋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之后的晋国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内乱,直到晋文公即位才稳定下来。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晋文公剧照

晋文公即位之时已经年逾七十,但雄心不减,积极的筹划晋国的称霸之路。

在晋文公主政时期,楚国出兵伐宋,宋向晋求援。晋国交涉不成,于是出兵灭了楚国的属国曹和卫。自己的马仔挨了打,楚国当然不能坐视,于是派兵迎战晋军,双方在城濮发生大战。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城濮之战示意图

这场战争以晋国的胜利而告终,而通过这一场战争,晋文公极大的挫伤了楚国进窥中原的雄心,并初步确立其晋国在中原地区的威信,晋国的霸业由此起步。

但楚军虽然惨败,但对于楚国这样的一个大国来说也构成不了太大的损失,楚国暂时选择蛰伏,但时刻想着要报城濮一箭之仇。后来楚庄王即位,楚庄王在经历了前期的准备后,便积极整顿军务,伺机重出中原。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公元597年,楚国以郑国叛楚归晋为由讨伐郑国,在历经三个月的苦战之后成功占领郑国都城,郑襄公出降楚国。

但楚国还是选择放郑国一马,因此在订立盟约之后让郑国复国。

但郑国之前是晋国的属国,郑国有难,晋军虽然姗姗来迟,但还是赶了过来。本来楚国想着在黄河边上喂喂马就班师回朝,面对匆匆赶来的晋军楚庄王本不欲战。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而晋军在赶到郑国时发现楚国都撤了,郑国也复国了,也打算打道回府。

但架不住双方阵营中都有不怕事大的愣头青,双方主帅在劝说之下都改变了主意,打算触一触霉头。

结果晋楚两军就在邲地发生交战,结果这次命运的天平倾斜向楚国,晋军大败。这次战役的结果使得楚国声威大振,对楚国的称霸之路影响重大,而晋国不得不进行收缩。

在霸业挫伤之后,晋国着力稳固自己的周边局势,向东进行扩张,同时对邲之战的失败耿耿于怀,一直伺机报复。

十四年后,晋军再与楚国大战,晋军灭掉楚国的属国蔡国后直接将战火烧到了楚国本土,大败楚军后再灭其属国沈国。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这次战争是两大强国历史上第一次直接在本土进行军事对抗,此战役震撼了楚国朝野。

八年之后,在晋悼公与楚共王在位期间,晋楚再次爆发鄢陵之战,这一次,楚国仍然战败。

此后,楚国再没有与晋国爆发大规模战争,又因为秦、齐、狄三大强国在晋国的打击下纷纷降服,晋国成为当之无愧的超级霸主。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鄢陵之战示意图

苦不堪言的马仔:以宋郑为例

晋国与楚国的争霸战争一直持续了九十多年,因为双方大部分的战役都发生在中原其他国家境内,远离双方本土。因此,晋楚两国在战争中受到的损毁非常之小,而那些中原小国却苦不堪言。

中原小国苦不堪言的原因除了成为大国博弈的棋盘与棋子之外,还在于其被晋楚两国频繁争夺。

今天侍奉楚国,晋国不满,跑来打他。明天侍奉晋国,楚国又来打他,横竖都得罪人。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晋国军队

这些被争来抢去无所适从的小国,以郑国和宋国为代表。郑国也是姬姓诸侯国,在春秋前期更是一方小霸主。

而宋国是殷商之后,在商灭亡后,纣王的哥哥微子启被分封在了商丘,延续殷商的社稷,在春秋时期宋国也属于强国序列。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但就是这么两个国家,却在晋楚争霸的背景下成为了任人宰割的肥肉。但这两个国家又有所不同,宋国是一个有骨气的铁头娃,而郑国则完全是随风倒的骑墙派。

楚国有一位大夫名为申舟,因为早年楚王邀请宋昭公出猎,但宋昭公迟到了,申舟让人当众鞭笞宋昭公的马夫,自尊心极强的宋人视此为奇耻大辱,从此记恨申舟。

结果后来楚王派申舟出使齐国,宋国是必经之路,楚王却让申舟不通知宋国"借道",直接越境宋国。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申舟明白楚王的用意,他是要拿自己的命换讨伐宋国的借口,因此哭告楚王:自己可以去,但你要好好待我儿子,要让他看到宋国灭国。楚王答应了。

果然,申舟在路过宋国时被愤怒的宋国人处死,楚国因此移兵伐宋。宋国是晋国的属国,于是急忙向晋国求援。

但晋国此时却没有派兵救宋的想法,就派了一个使者去宋国说:救兵快到了,你们再坚持一下。宋人以为晋军真的要来了,更加坚定了守城的决心,使得这场攻城战一直持续了九个月。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宋国地理位置

宋人在城内弹尽粮绝,不得不"易子而食,析骨而炊"。而楚军见久攻不下,也想撤军,但申舟的儿子哭着请求楚王信守诺言,楚军只好继续咬牙死扛。

最后双方实在都坚持不下去了,楚王不得不和宋人议和。但宋人这股头铁的精神却让楚人敬佩,楚王在议和之时还特意后撤三十里,表示不与宋人订"城下之盟",给足了宋国人面子。

事情过去后,晋国自觉作为老大哥,小弟有难却没伸出援手,有点难为情,因此在国际事务上尽量照顾宋国。这么看起来,宋国人也算因祸得福。

而另一个郑国就没这么幸运了。郑国地处四通八达的中原腹地,又是晋楚对抗的战略前沿,对于晋楚来说,无论对方谁完全占有郑国都是对自己的严重威胁,因此一直对郑国争来抢去。

在晋楚相争的九十余年里,双方对郑国占有的时间基本对半开,可见双方对郑国争夺之激烈。郑国在此种状态下也形成了自己的生存智慧:谁强谁就是我大哥,面子这事我顾不上。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晋、郑、楚位置图

后来,楚国以郑国背楚归晋为由讨伐郑国,而郑国在坚持抵抗了十几天后就萌生退意,跑到庙里求神问卜看是否可以投降,结果卦象不吉。郑襄公大哭了一场之后准备和楚军继续抵抗,最终在坚持了三个月后被楚军破城。

郑襄公赤膊出城,向楚庄王投降,并说:您要灭我的国或者流放我都行,但是我还是想请您能保全我的祖庙,让郑国成为您下辖的一个县。

令郑襄公没想到的是,楚庄王异常的大方,他竟然答应让郑国复国,只要郑国继续归附楚国。于是,双方很快达成共识,楚军在盟约订立后就撤军了。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当时郑国还有人觉得这才刚和晋国结盟,这么快就背晋投楚,是不是有点不道德。郑国执政子驷很明白的说:郑国本来就是谁强跟谁混,有什么不好意思的。于是,郑国很愉快的和楚国结盟,郑国也得以保全。

其实,楚庄王之所以不愿吞并郑国是由自己的考虑的。正如我们之前所说,郑国是晋楚争霸的前沿,那也就是两国之间的一个缓冲。

如果楚国真的吞并郑国,晋国必然不会罢手,必然要来和楚国争夺郑国。而楚庄王对于战胜晋国没有十足的把握。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楚庄王剧照

再者,就算楚国能抵抗晋国的第一波反扑,但之后,晋楚之间就要面临长期的直接对抗,这不是楚庄王想要看到的局面。而就在楚军撤军之后,晋国的军队却赶了过来。

就在双方为是打还是撤犹豫不决的时候,郑国却跳出来积极怂恿两国开战,郑国的想法很简单,你不分个高下出来,我怎么知道今后该给谁当马仔?于是,邲之战爆发了,晋军大败。

最强霸主是怎样炼成的?

晋国和楚国展开的争霸战争持续了近百年,但总体上来说是晋国占优势。晋国在其势力鼎盛时期,不断向南扩张,压缩楚人的生存空间。又通过与吴国的结盟,对楚形成了一种半包围的封锁态势,震骇楚人。

而晋国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是和其天然的优势分不开的。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晋国地形图

首先就是地理优势。晋国发源于太行与吕梁两大山脉间的汾水谷地,有天然的屏障可以依靠。

晋文公在城濮之战前十分犹豫,不知道直接对抗楚国是否有把握,他的臣子咎犯就劝文公说:"战也!战而捷,必得诸侯。若其不捷,表里山河,必无害也"。

这表明晋人清楚的认识到自己所拥有的地理优势,即使打不赢仗,其也可以退而凭借地理优势固守本土,不用担心战火烧到自己家。

晋国三面环山,两面临河,这是他所拥有的天险。而这样的地形却又不会使得晋国过于封闭,因为晋国同时拥有很多山口以及渡口,可以保证其通行中原。

而这些交通口隘对外连接邯郸、邺城、安阳、洛阳等诸多名城,对于晋国冲击中原极为有利。

除此之外,晋国的西南部分如同一个闸门阻遏在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路上,秦国想要东出首先就要打通这一地带,但此处易守难攻的地形决定了这一意图很难实现。

因此,秦国在很长时间内都被限制在了黄河以西,半步不得出淆函之地,这也是为什么秦国放弃了东出转而向西扩张的原因。可以说,如果晋国不分裂,秦国是不会有出头之日。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晋、陕、豫三省交界地带地形图

对于楚国来说,他同样有足够的天险,但问题在于楚国的天险大多集中在国境的东北与西部,对于直接防备晋国的北部却只有一江之险。

因此,相对于晋国来说,楚国在地理上不占优势,这也是为什么晋国能攻破楚长城,把战火烧到楚国本土的原因。

而楚国相对于晋国还缺少国际支持。这主要是因为楚国并非周室公族,因此不能像晋国一样得到周天子及至中原姬姓诸侯的支持。

在鲁成公四年,鲁国的季文子在朝堂上就公然反对鲁国国内叛晋归楚的声音,他说:"晋虽无道,未可叛也。国大和睦,而迩于我,诸侯听焉,未可以贰。"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季文子反对归楚主要有两个理由,一个是我们都是同族血亲,不能轻易背离。另一个是鲁国离晋国太近,不适合背晋。

从这里又引出楚不如晋的第三个原因,那就是楚国相对于晋国太过偏远。晋楚之间的争霸战争主要围绕对中间地带的争夺,往往对一两个小国争来抢去,晋楚之间的三次大战役也都是因抢夺宗主权而引起。

但楚国因为地处荆湘,远离中原,不如晋国靠近中原有位置优势。往往楚国刚刚和某国确立盟约,没等楚国享受几天当大哥的滋味,这些属国一一都被晋国重新抢去,而楚国重新争夺回这些国家所要付出的成本远大于晋国。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春秋后期诸侯形势图

结语:

晋楚争霸是春秋时期最为激烈的一场争霸战争,双方围绕对中原地区的控制权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因此给中原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摧残了其国家的稳定发展,诸如宋郑等国在晋楚两大国之间疲于应付。

但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还是一场留有余地的较为文明的战争,它不像后来战国时代的血淋淋的丛林战场。晋楚之间最热衷的也只是争夺霸权,而往往不会对这些小国赶尽杀绝。

中国最早的两极格局:双雄并峙九十年,强如秦国也是陪衬

在这场斗争之中,晋国是优势方,他占有天时、地利、人和等诸方面因素,因此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

但晋国自身的政治存在严重的缺陷,使得晋国作为春秋最强大的霸主却突然崩溃,而天下形势因此大变。

楚国虽然稍显不足,但楚国贵在有庞大的体量已经稳固的政治,使得楚国能一直笑傲春秋战国五百年乱世风云。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