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为什么鲁迅的《呐喊》,都没有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

2020-12-21 17:27

鉴于《呐喊》在当今社会的某些方面仍存在现实意义,我想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假定“唤醒”之后有个限定词“当时”。

题主的问题包含着两个信号,一个是肯定鲁迅先生《呐喊》的唤醒作用;一是认为当时的国人麻木不仁并未从普遍意义上被唤醒。

可以肯定的是:当时的国人有醒着的,也有醒不过来的。“醒着的”也不都是鲁迅先生唤醒的,“不醒的”也不完全因鲁迅先生没能唤醒。

那么剩下来要解决的问题就是:鲁迅的《呐喊》这么的具有唤醒的强大作用,为什么还是有麻木不仁的人继续保持着迂腐、陈旧、愚昧的恶习,而不能走上崭新的民众觉醒呢?

下面我就从鲁迅本人、《呐喊》这部作品、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当时民众的觉悟能力这三个方面来浅显的分析一下。

首先,从发出呐喊的人——鲁迅来看。前几年有本很畅销的书叫做《南渡北归》,如果你也看过就会发现,书中谈了很多文化界重量级大师,鲁迅在其中所占的比重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假如想客观的了解当时的情况,还需要多听多看来自各方的信息。

从语文课本上鲁迅的议论文可以看到,当年他曾经和很多文化人进行过文学骂战。

骂战这东西,至少应该在水平差不多的两个人之间才能你来我往的展开对吧?否则,上去就有一个“阵亡”了,还怎么你来我往。

我的意思是,他的对手大概也可以从侧面证明他的量级。

开出鲁迅对骂过的名单,还是很令人“欣慰”的,都是文学史上有名有姓的人物:胡适、梁实秋、陈西滢、高长虹、章士钊、王平陵、周扬、徐懋庸、苏雪林、沈从文、施蛰存、林语堂、成仿吾、冯乃超等等。

但是,同时另一个问题也摆在了我们面前,那就是:骂战显示了他的言论在文化界就有不少人不支持甚至是反对呢!

后来,鲁迅成了文学泰斗。有了“鲁郭茅巴老曹”的排名。这个排名赋予了鲁迅很崇高的地位,也随之产生很高的对他能力、影响力的期许。我想,咱们的这个问题大概多少和这种期许有些关系。

鲁迅在当时,不见得有今天我们以为的那样的地位。

“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能力或许他并没有。

其次,从《呐喊》小说本身来看。小说集《呐喊》收录了鲁迅于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14篇短篇小说,其中包括我们熟知的《狂人日记》、《孔乙己》、《药》、《阿Q正传》、《故乡》等等著名篇章。

今天,这些小说几乎每个中国人都熟悉,大多数语文课上都学过。所以,鲁迅呐喊了什么,我们都很清楚。

下面的这段对话是鲁迅和钱玄同的,前一句是鲁迅说的,后一句是钱玄同。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铁屋的希望。”

对话的两个人都明白,靠着这呐喊是不能彻底唤醒国人的。

下面这一小段也是来自于鲁迅的《呐喊自序》:

在我自己,本以为现在是已经并非一个切迫而不能已于言的人了,但或者也还未能忘怀于当日自己的寂寞的悲哀罢,所以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

即便是鲁迅自己,他应该也清楚唤醒民众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这其中颇有一份明知不可为而为的勇猛。

下面我们就以我们都熟悉的《故乡》为例,进一步分析鲁迅对于自己发出的这些呐喊的自我认识。《故乡》的最后两段是这么写的:

我想到希望,忽然害怕起来了。闰土要香炉和烛台的时候,我还暗地里笑他,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什么时候都不忘却。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只是他的愿望切近,我的愿望茫远罢了。

我在朦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上面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么?”这里的“希望”是什么?作者鲁迅借着小说主人公的口说出了自己的心里话。鲁迅的“希望”是像闰土、杨二嫂这些被封建礼教迫害的面目全非的人觉醒,希望改造旧社会、旧秩序;希望创造新的社会为他们带来新的生活。

到最后“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一句说明他要勇敢尝试大胆前行的决心。

决心是决心,但是对于前景他不怀疑么?如果不怀疑怎么会有“害怕”之说呢?怎么又会说是“手制的偶像”呢?

无论哪个时代出现的时代问题、人性问题都不是一个人或者几个人靠奋不顾身就能解决的问题,呐喊不呐喊是一回事,唤不唤醒是另一回事。

孔子和孟子不是带着学生到处跑,想要推行仁义道德么?结果呢?孔孟没做到的,又凭什么要求鲁迅能做到呢?

鲁迅勇敢的发出深刻而有力的呐喊是千真万确的,这呐喊之声被听到和被接受则是他完全无法控制的东西。他能不顾个人得失和安危勇于呐喊,已经不负“民族脊梁”的称谓了。

最后,从《呐喊》所处的社会背景和民众的觉悟能力来看。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是个动荡不安的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溥仪下台,中国受尽了帝国主义的掠夺和欺凌。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日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中国屈辱的近代史让当时的社会和人民陷入混乱的苦难和挣扎中。

现实是:积贫积弱的中国,扭曲混乱的社会,和被各种压迫强行奴役着的普通民众。

好容易辛亥革命成功了,又陷入疯狂的军阀混战。

今天直奉大战,明天直皖大战,打过来打过去,社会动荡,百姓遭殃。

老百姓是真苦啊!

咱们再想想闰土,他不曾经也是一个带着银项圈精神抖擞的少年么?他愿意自己是那个猥琐寒酸的模样么?以闰土为代表的一部分大众,他们有能力从鲁迅的呐喊中找到自己的方向,自觉地改善和提高自己么?

当权的为了自己的权力没时间关照老百姓的觉悟问题;有觉悟的没有能力左右局势;受苦的没能力自己觉悟。极少数的人能看清局势,更少数的人能发出呐喊,而大多数人依然保持麻木不仁……

我们不得不说,那个混乱的时代有识之士辈出,他们勇于揭开黑暗的面目,勇于向反动势力挑战,勇于不屈不挠的斗争。即便是今天,他们的忘我精神依然能够震撼和打动我们。

鲁迅是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敢于发出振聋发聩的呐喊。

虽然,他自知无法靠一己之力来解决社会痼疾,虽然他的《呐喊》也的确没有彻底唤醒麻木不仁的国人,但是他努力了。而《呐喊》这本小说,本身就是一个凭证!

囿于个人有限的认识能力,关于这个问题就做以上浅显的解答吧。希望我的回答对于题主有些许价值,同时不足之处还望师长、朋友们不吝指教!

谢谢阅读,我是襟亚。

(图片均来自于互联网)

——end——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