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2023-05-27 20:18
  教书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要任务,作为育人的德育教育当然是学校工作的首位。在对学校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占学校工作的大部分时间是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 为大家带来的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在物理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是由中学教育目的决定的,也是物理课程标准所明确要求的,物理学本身具有德育教育的因数。中学物理德育的具体任务应包括:激发学生对科学事业的热爱,有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有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献身的精神;培养学生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刻苦钻研持之以恒的精神;培养学生有实事求是及谦虚谨慎的作风,掌握科学的方法论,形成科学的世界观等。而教学中德育因素的深入挖掘和教育契机的随时捕捉,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也是一种教育的艺术。

  一、明确中学物理学科的德育目标,做到有向渗透。

  中学物理教材中有许多课文不是给学生方法论、世界观的有向引导,就是给学生某种高尚情感的感化、积极思想的陶冶和人生观的启迪,因此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就成为渗透德育的方向,这些教育,在常规施教中应落实在四个方面。

  1.辨证唯物主义教育。物理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是建立辩证唯物主义思想的重要基础之一。新课程中处处蕴藏着体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基本规律的内容。物理学的发展史告诉我们,人们对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认识是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认识是物质的产物,不是唯心论所说的是思维的产物。物理学的发展是个继承与突破交互作用的辩证过程,既包含着进化式的量的积累,又包含飞跃式的质的变革。教师在向学生介绍物理学史时,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并使学生逐渐学会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方法分析处理问题。

  2.爱国主义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结合教材有关章节穿插介绍中国在物理学方面的内容,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了解祖国文化和物理学上的卓越成就,树立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可以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今昔对比,引导学生热爱祖国。在新中国成立后短短几十年里,中国在理论物理方面提出的原子核结构的层子模型,超导的研究与实践,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尖端技术方面,原子弹、氢弹、洲际导弹的研制成功,人造卫星的发射与回收、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纳米技术的研究开发、载人航天飞机试验,都处于国际前沿。从而使学生树立起为祖国科技发展和繁荣奉献终身的雄心。中国当前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距离我们的远大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还有必要对学生进行一些国情教育。

  3.意志品格教育。一个学生良好的意志品格的形成,需要社会、家庭、学校诸方面的教育和训练,而物理教学则是形成良好意志品格的重要阵地。在物理教学中,主要是进行科学态度的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态度,刻苦学习、勇于进取的精神和遵守纪律、团结协作的作风。物理学是一门体系严谨,结构紧密,科学性极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中能受到良好的科学素养的训练。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验课中,可以培养学生严格操作、认真实验、实事求是的态度和创造性思维品质,树立爱护仪器的主人翁思想和团结协作的优良品德。如,英国科学家焦耳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经三十余年实验研究,通过几百次实验,尝试了五次重大的失败,终于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4.创新教育。创新意识是指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那种自觉的、顽强的、勤奋的甚至冒险的精神。创新是在未知中求索,不可能一帆风顺,或可能是“千呼万唤不出来”,更有许多创新成果是在逆境中诞生的,经受了无数次失败和打击,有的甚至使人心力憔悴。例如,爱因斯坦敢于突破牛顿“绝对时空观”的框框,终于导致相对论的诞生;发明电报的美国发明家莫尔斯本是一位画家,他花了七年的功夫,参透了“踩着别人的脚印是永远也不能走在前面的”这一哲理,寻找新路,才终于制造出了电报机,为人类通信揭开了新的一页。由此可见,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不竭的动力。

  二、改进教法,提高艺术,做到灵活渗透。

  不同教材,德育方法迥异,要灵活生动渗透德育,须讲求教学方法的艺术。

  1.德育渗透应力求“新”。有些老素材要陈话新说。比如,旧中国发明的火药却填进了英帝国的炮膛,成了轰开我国南大门的“帮凶”;古人发明的造纸术,活字印刷却被用来与侵略者签订不平等条约,从新角度渗透“四大发明”,可消除学生的逆反心理,收效更佳。

  2.德育渗透应做到“灵活多样”。物理竞赛、课外实验、参观访问也是进行德育的好阵地;教学中利用图表、挂图、录像、幻灯、专题讲座等能增强德育的趣味性、可接受性。

  3.德育渗透应掌握“分寸”。不能过多引用哲学名词,把物理课上成政治课,例如,只说明电场磁场是一种特殊物质,物质是以多种形式存在的,有的看得见摸得着,有的则看不见摸不到,寥寥数语却蕴含了“世界物质性”的思想。

  总而言之,学校教育的目标具有多向性,实现德育目标在其中居于相当重要的位置。中学物理教育属自然科学范畴,但同样肩负着德育教育的神圣使命。因此,我们在进行物理教学中,必须重视德育教育,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重德育的渗透,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之才。在物理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教育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课题,需要每一位物理教师深深地思考,在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注重德育教育,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才能真正达到教书和育人的有机统一。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中学教学的任务是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在素质教育中思想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培养其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更高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素养。在这样一个教育目标下,高中物理教学以其学科的特点和它具有的丰富教育因素,在素质教育中可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一、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物理教材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对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思想,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和优良的道德品质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现将物理教学中德育的主要内容归纳如下:

  1、物理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物理学史集中体现了人类探索和逐步认识物理世界的现象、特性、本质和规律的历程,通过挖掘物理学史,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国物理学科领域的辉煌成就,中国是具有四大发明的文明古国,曾以超人智慧创造了灿烂辉煌的中国古代文化,如我国古代学者在光学研究上有过杰出贡献,远在2400年前,《墨经》里就系统地记载了光的直进,影的形成,光的反射,平面镜和球而镜成像现象,这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向学生介绍我国古代的力学,电磁学等方面的成就,激发学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通过图片、幻灯、多媒体等手段简介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超导、微电子、核物理、航天技术等方面的迅猛发展,可以增强学生爱国热情,唤起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教育和激励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学习,将来报效祖国,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物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物理教学中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物理学内容充满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许多物理概念和规律本身就是哲学观点的具体反映,如:力的概念是物体对物体的相互作用,因此受力分析必须坚持力的物质性的观念,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自然界总能量守恒,这是绝对的,无条件的,但某一种或几种能的转化和守恒(如机械能守恒)却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其中包含了对立统一规律,共性和个性关系等,再如“光的本性”内容中,光的波粒二象性的本质反映了对立统一规律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灵魂,光的本性的发展史体现了否定之否定规律,而爱因斯坦的光子说的提出表现了光的波动理论与光电效应事实的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动力等。因此物理教师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在感受的基础上,用适当的方法加以点拨,使这些蕴藏的物理知识中的哲学思想,自然地发生“升华”,顿悟出相应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有利于加深对物理本质的了解,有利于克服思想方法上的片面性,有利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2、利用实验教学,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

  实验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和手段,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实验教学又具有更大的自由和创造空间。教师通过实验教学既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的习惯,培养爱护实验仪器的作风,又要加强个性品质的培养,物理实验除了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外,还有课外小实验,小制作等。通过演示实验,可以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通过学生分组实验,可以引导学生自我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其动手,动脑能力,以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通过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小实验,小制作,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才能的机会,从而不仅增强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启发学生热爱生活,探求科学,关心世界使其个性心理健康地、良好地发展。

  3、物理教学中的意志品质教育

  在物理课教学中,适当补充和增加一些物理学史实,既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可加强学生的意志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在物理学中,每一个物理量单位的后面隐藏着科学家多年心血、汗水、挫折和失败,每一条定律,定理都是许多科学共同努力,探索的结晶,每位科学家的生平都是一段具体的品德教育好素材。如通过介绍教材中阅读材料“安培”,使学生明白安培的一生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除了与他青少年时期的刻苦学习有关外还与他始终兢兢业业、锲而不舍地努力工作分不开,再如通过补充开普勒三定律的发现过程,使学生了解正是由于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精细观察和德国天文学开普勒的精密分析、计算及大胆设想,才使得开普勒三定律尤其是第三定律得以建立,进而为牛顿最终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奠定了基础,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以适应未来社会的各方面需要。

  三、物理教学加强德育的途径

  1、运用教材进行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最基本的途径。从科学知识中提炼思想教育内容,找准渗透德育的最佳结合点,不失时机的渗透德育。

  2、通过课外活动进行教育,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必要的途径。如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工程,不仅可以从现场看到电站工作原理,而且可以体会到创业的艰难,体会到学科学、用科学造福人类的乐趣,利用时事报告会的形式,使学生深深懂得要使祖国强盛,科教才能兴国的道理。

  3、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感染学生是增强道德教育最直接的途径。教师的言谈举止直接影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模范的师表感染学生,使学生在知、情、意、行方面受到熏陶,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

  总之,学生处于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结合物理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而且对以后继续学习乃至终生学习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中学教育目标对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素质的发展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因此学校教育必须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中学教育大纲规定:“通过中学阶段的教育工作者,使学生达到以下目标: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的志向;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的文明行为;具有诚实正直、自尊自强、勤奋勇敢、开拓进取等品质和一定的道德判断能力及自我教育能力,成为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

  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一直钻研中学物理学科内容。根据教育目标和教学大纲,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和知识信息的传递方式,规划出一个面向全体受教育者,而深化教育目标的教学内容体系,从而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我们以此原则来确定物理学科的具体教学内容,从而使物理教学与德育工作的联系越来越紧。

  一、中学物理教育教学内容与德育目标之间的关系

  1.道德习惯养成与教育关系

  中学生是一个充满活力、充满发展、充满可塑性的年龄阶段。在身心健康、个性、品德等方面都在高速发展,在此发展阶段,不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是长期养成的过程。判断人的主观意识是受长期教育形成的心理积淀所左右的,无论是在物理教学中,或在教学外,都必须坚持以高度的精神境界和完美的人格塑造为最高目标,以达到良好习惯养成的效果。

  2.教育功能与育人关系

  中学物理教学是整个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其他学科一样,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使命,这是学校教育总任务所规定的

  二、中学物理教学内容渗透德育工作的几个方面

  1.继承民族、人类发展而遗留下来的宝贵科学财富

  在整个中学物理教材中,我们学习的所有知识是人类遗留下来的宝贵科学遗产,这些遗产是许许多多科学前辈一生奋斗的结晶。在这些遗产中,除了要使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外,同时还要潜移默化其钻研科学精神,奉献科学精神。在使学生明白,学习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是使之为人类的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2.渗透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唯物辩证主义思想

  物理是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自然界最普遍、最基本的物质运动形式和物质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物理学知识本身就贯穿着丰富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体现着自然辩证法。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学习物理学知识的过程;是从实验观察开始到思维加工、总结出规律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来运用。即学习物理有三个环节:(1)观察、实验;(2)思考;(3)运用。这正体现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两个“飞跃”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常识――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挖掘物理教材的教育因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的教育,促进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形成,使学生养成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来科学对待问题、解决问题。

  3.渗透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际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结合物理知识的讲述,有意识地介绍人类科学发展史、古代科学技术成果、中国当代科技成果,这一些都始终贯穿整个中学物理教材的始末。

  例如,讲简单机械时介绍我国古代的杠杆利用;讲声现象时介绍天坛的建立,以培养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在介绍我国近代科技成果时,讲述我国掌握的“两弹一星”的科技成果以及“中国环流器一号”的顺利启动,启迪学生认识中华民族的强盛,激励学生努力进取。

  4.渗透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和劳动教育

  在中学物理教材中,我们学过许多定律、定理。每一个定律、定理都是科学家长期辛勤劳动、总结,相互合作而得到的结晶,在讲述定理等规律时,结合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规律,从中感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感悟其遵守纪律、相互协作、爱护公共财物的优良品质,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理想、集体主义精神和热爱劳动的精神。

  例如,在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中,教师须要求每一组的几个同学必须共同思考、互相协作和仔细观察,才能使实验圆满成功。使每个学生从中感受到劳动的喜悦和团结的力量,及时总结出失败的教训,为今后的道路畅通而作出较好的品德铺垫。

  当然,中学物理教材中方方面面都渗透着德育思想。

  三、中学物理教学中德育渗透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寓德育教育于课堂教学中

  “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的基本方针,我国的中学教育内容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教育大纲所定的,而德育离不开知识,中学物理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因素,渗透性很强,我国的学生在校时间为80%~85%,所以我们老师在备课时,要备学生、备教材、备大纲,更要有意识地备德育渗透点。从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可知,学生在理解知识的过程中容易接受思想感情教育。

  例如,在《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此实验,同时在实验中渗透德育目标(转载 于:www.DYhzdl.cn :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然后,引导学生从所观察的众多现象中总结出规律,使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能力、集体主义精神得以提高。在讲述教学内容时向学生介绍法拉第的一生,从法拉第对科学执着追求的一生中的许多事例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理想前途教育及劳动教育等。

  从此可看出,德育教学工作可以渗透整个物理课堂教学的始末。

  2.寓德育教育于课外活动和校外活动中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中学物理教学大纲指出:“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活动,对于加深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发展他们的特长,使他们学得更好、更活,提高他们的活动能力和思想品德,都是十分有益的。物理学科必须要理论联系实际,在课堂学习以外,要走出课堂和校门,到工矿、到工地和农村中去参观学习,使学生把学到的书本知识和生产实际联系起来。同时,也定期组织课外科技活动。”

  例如,阅读与物理有关的科普读物,指导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举办科普报告会。开展小制作,小发明活动;创作、设计物理实验仪器、教具等。这样能使学生自己去感受思想品德教育,提高思想品德修养。

  以上一些仅仅是针对物理学科教学内容的共性所提,但应该因人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地调整教育内容与策略,以达到德育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最佳渗透。

【初探初中物理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