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刘建华:我用《岁时都江堰》,叙说都江堰、天府的一切

2023-01-22 18:35

刘建华:我用《岁时都江堰》,叙说都江堰、天府的一切

成都平原西北边缘的岷江出山口处,都江堰水利工程举世闻名,是全世界迄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且在一直使用,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2000多年来,它以优良的防洪灌溉功能使成都平原成为水旱从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人根据太阳周年认知天气、气候、物候的规律和变化所形成的完整的知识体系和应用体系,这个被国际气象界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的时间认知体系,早已浸入到中国人的文化基因中,指导着传统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你是否想过,当都江堰与二十四节气相遇,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日前,四川省作协会员刘建华“三遗”之城都江堰系列之《岁时都江堰》由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发行出版。该书共10万余字,经过作者近20年的积累,按照春、夏、秋、冬四季更替,对都江堰、川西坝子和成都平原24节气的物候、气候、文化、民俗、农事、自然等进行细微书写,浓缩了哲学思考。该书的出版,补充了都江堰的岁时记录,亦是对地方文化的有力构建。

刘建华是四川营山人,目前在都江堰市政协担任文史委主任。2003年来到都江堰,用他的话来说,“从此,这儿就是我的第二家乡,也是我文学的家乡。这儿的千秋古堰、河岸山林、庄稼草木、雪山熊猫、川西坝子、大地天空等等,于我同等亲切、和善、友爱、慈祥。我的情思、我的爱意、我的灵魂在家乡时间的转盘上飞翔,旋转,淬火,轮回……家乡没有辈分顺序排列,没有孰轻孰重之分。营山和都江堰,我永远的生命堡垒,精神墓穴!”

到都江堰后,刘建华被拥有世界自然遗产、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三大遗产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强烈震撼,惊叹于她的高科学水平,惊叹于她的壮观,惊叹于她为天府之国默默地提供庇护和濡养。于是,他发出由衷成都赞叹:“都江堰,一首万古长歌。一座时间之母乳喂养的城市。一座永远年轻蕴透着日月星辰、圣洁灵魂的城市。一座永远绽放着‘三遗’光芒的城市。”

二十四节气自西周开始,至今已沿用2000多年。2016年11月,二十四节气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这首在中国广为流传的节气歌,彰显着二十四节气独有的“中国式浪漫”。“爷爷背诵过,父亲背诵过,我儿时背诵过,也给孩子们讲起过,他们已老去,我们渐渐在变老,你们慢慢长大,而这首《二十四节气歌》依然透着青春的朝气。”刘建华坦言,“岁时,是神农氏和先民躬耕在中国田野里的驿站。大地上每一个乡村,都弥散着岁时的芬芳。我们的祖先带着我们以及子孙在都江堰的涛声里生生不息。二十四节气是天籁、地籁、人籁共同演奏的盛大交响曲。”于是,对优秀传统文化有超强感受力的刘建华就这样将都江堰与二十四节气完美地合二为一,《岁时都江堰》也就此诞生。

《岁时都江堰》为刘建华“三遗都江堰系列”之一,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的二十四个节气编排。从立春、雨水到立夏、小满,再到霜降、大雪,在《岁时都江堰》中,刘建华通过梳理历代典志、笔记、文集、书信、诗词等典籍,将岁时民俗典故一一道来,加以日常的细微观察,内容不仅包括物候、气象等变化,还有农事、庄稼之生产劳作,可谓包罗万象。稻田工作者、作家周华诚给予该书这样的评价:“这是一部地方的光阴志。建华兄居于都江堰,四季之中,细心留意光阴变迁,耐心观察周遭草木变化,并且一一记录在案。他犹如一位自然环境的科学家,态度是严谨而理性的,工作是有条不紊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光阴短长,皆在文字中了。而他的光阴观察,是对地方文化的有力构建。……中国人度过时间的方式,多数是在劳作之中完成的,而节气是在生活的刻度上结绳记事。我们在今天重温节气之美,追溯传统文化的因子,更重要的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传承,是一种文化精神的继承。在这种继承里,当下的人从而确认了自己东方背景的文化身份。 ”

《岁时都江堰》的24个篇章利用了散文特点,笔触挥洒自如,在时序的渐进中,抓住节气变化的特征,写出了都江堰丰富的山川地貌、风物景观、民情风俗、人文历史,既有宏观景物上的大写意,又有微观景物上的工笔细描,丰沛而又精彩。正如都江堰市作家协会主席黎民泰所言:“刘建华另辟蹊径,用二十四节气给都江堰‘画像’:广袤的乡土蕴藏了‘立春’的脚音,连绵的草色灌注了‘雨水’的晶莹,玲珑的鸣虫聚集了‘惊蛰’的力量,山更‘清明’,人更‘芒种’,收获的麦粒里弥漫着‘小满’奇异的芬芳……经由这来自天地灵气的濡染和彩绘,都江堰的山水、河流、草木、鱼虫,还有稼穑和人,全都活了起来,亮了起来,充盈而又饱满。”但刘建华却说:“《岁时都江堰》叙说都江堰、天府的一切,也讲述那个‘深山老林’的故事。吾不求文学的突围和建树,但求自然万物的对语,生命轨迹的刻录,灵魂故乡的咏唱,精神家园的建造。喝了家乡灵韵的水,我应该吐出如花秀美的文字和金属质地的诗句,长出火焰一般的羽毛和翅膀。……叙述岁时之都江堰,我只选择了辛丑年的春天到壬寅年的春天,这是漫长人生的一个时间断面,每一年,每一个四季,每一年的二十四节气都在变化,这只是我为巴蜀文化提供时间表达微不足道的一点点。在万吨的孤独里,我都能听见家乡二十四节气的呼吸和心跳。四季如磁铁,吸引我朝着自然灵魂的深处前行!”

是的,刘建华对都江堰的爱无以复加。其好友,也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副主席王国平称:“他不仅爱都江堰、青城山、灵岩山、二王庙、伏龙观、柏条河、蜀仙湖、永寿田园、灌区映像、七里诗香、青城湿地湾、拾光山丘、问花村……这些具体的物事,他亦爱那些细微的东西,比如天空飘过的一朵云,比如宝瓶口的风,比如柏条河边的水麻、构树,比如金融中心草坪的四叶草、狗尾巴草,比如张二孃家艾蒿馍馍的芬芳、伊妹的依伊布舍素食的清香、黄露的田园牛扒、王小琴的黑金花茶,甚至包括二十四节气里稍纵即逝的物候变化。当然,他更爱都江堰的人。他爱一切,然后把它们一一记下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我看到的都江堰这座城市最美的‘流水账’、人生四季最闪光的‘流水账’。像浩浩荡荡的都江堰水一样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深情的文字从不断流,对都江堰的情感永不出轨。这些文字是一个诗人写给一座城市忠贞不渝的‘情书’。”如此有温度的“流水账”让人感动,如此炙热的“情书”让人热泪盈眶!

在刘建华眼里,二十四节气从不抽象,而是作用于田野里的植被、作用于劳动大众而得以显形的。比如在“小满”当日,他这样写道:“《都江堰市民俗志》说:小满,作物盈满,古代忌讳遇到甲子、庚辰两日。甲子庚辰蝗虫起,农人最怕。过了小满,收插相杂,坝区一片繁忙,男女老幼都要不失时机地下田劳作,不误农时,确保秋后多收。满,既可指籽粒之熟,也可指雨水之盈。小满节气是收获的前奏,‘三夏’大忙的序幕由此拉开,农事即将进入一年中最繁忙的阶段。当下最大的农事就是抢栽秧子,水稻是大春主要粮食作物。小满时节,一曲优美的栽秧民歌正响彻川西坝子、巴蜀大地。”如谷雨:“呵,好安逸,这幽润可亲的谷雨。今年,算得上最早得到吉祥喜气的谷雨粒子儿了,这清透明润的谷雨,恰似临盆的女儿,新鲜的嫩嫩的气息,令我深呼吸,再深呼吸……谷雨如刚刚开坛的女儿红,气味幽醇而绵长。”如芒种:“芒种,就像人生驿站的一次抵达,是生命本意的一次收获,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我们不能止步不前。院子里,柏条河边再也听不到鸟儿的婉转歌声,她已‘鸣就功成’,便默默告退,明年的她将如约而来,因为川西坝子、天府大地因她而美丽。千秋古堰,滔滔的秦时水正日夜奔流不息……”再如清明节,让人联想到放水节,但刘建华先讲起“冻桐子花”的故事,随即谈起张恨水在《蓉行杂感》中写都江堰的桐花,可见其阅读视野的宽阔。此外,《岁时都江堰》的诸多字里行间,还处处彰显着刘建华颇具巧思的笔触:“远处的赵公山,披着黛褐色的宽胧大袍,眼睛微闭,双手轻松摆放于盘腿之上,祷念着心中宏大的祈愿和经语。在它背后的火烧岗则披着洁白的轻纱,放射着雪佛的圣洁光芒。似乎那祈愿和经语,与那雪佛的圣洁光芒有着不解和解不了命定的渊源和缘分。”作家朱晓剑认为,在这样的节气里,他又出去走走,发现乡村之美、风物之美。这种叙述密度极大,而文章又表达得很节制,让人读了欲罢不能。像这样的内容,在整本书里俯拾皆是。如许的篇幅,可当小品赏读,宜细斟慢酌,因这已构成了都江堰节气的美丽图景,正适合“慢读”。

我们以往均是从灌溉水系的角度去理解都江堰。中国作协散文委员会会员、四川省作协副主席蒋蓝表示,刘建华的《岁时都江堰》不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更为落地、充满岁月枯荣的视野,那的确是一个充满“微物之神”的广袤田畴。这对于人们深刻理解何谓天府文化,意义深远。蒋蓝谈到:“当我读到作家刘建华的散文集《岁时都江堰》时,心头不禁流过一阵往事的暖流。尤其是看到他以都江堰作为对二十四节气的观测点,水泽漫流、树林崛立的成都平原与岷山山脉俯冲而下的余脉,置身这一地缘、气候的交汇处,成为了刘建华 ……他如此认真地进行田野考察,如此精微地观察节气交替,如此敏感地感知天道循环,如此孜孜以求地写作,去努力完成自己的心向往之的一座‘纸上建筑’,并实现一个人对天府之国核心区域的农时观察。”

刘建华爱都江堰这座城市爱得深沉、爱得执著、爱得痴迷。在《后记》中,刘建华说:“叩拜李冰,叩拜古堰之水,叩拜天府大地,叩拜民族祖先。感恩天地,感恩自然,感恩先人,感恩父母。慎终而追远——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天、地、人息息相通。我们是种子,也是果实。我们的根脉不断,源源延续。《岁时都江堰》,只是一座小小的桥。我想看着都江堰的孩子们从桥上慢慢走过……‘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向天地致敬,就是向父母致敬!向岁时节令致敬,就是向生命的原乡致敬!我的气血和骨血就在这里,‘三遗之城’——都江堰!我将努力在这光芒和灵魂里铿锵行走,或者慷慨死亡……从此时此刻起,将爱进行到底!”(读者报全媒体记者 何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