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2022-10-25 15:38

《爱的二八定律》未播先火。

一段不到两分钟的预告,足足带出了十几个热搜,给人一种剧已经播到高潮部分的错觉。

#杨幂的原声台词#

#许凯神奇的朋友圈#

#二八姐弟恋氛围感绝了#

#杨幂许凯当街热吻相拥#

#杨幂把幂式穿搭带进组里#

#杨幂许凯爱的二八定律ost歌单#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新浪微博

紧急改档也丝毫不影响粉丝为自家偶像打call,文案也都是整齐划一的溢美之词。

圈内狂欢,圈外哑然。

路人忍不住开启吐槽模式:

“关键词XX演技、XX台词、XX好苏、XX好嗑......”

“满屏炒姐狗”“热搜包月的水平”“在热搜上看完整部剧”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更有意思的是, 另一部分所谓的“纯路人”,甚至开始评价演员的演技了。

“演技好差”“台词不行”“有点油腻”“没什么创新”......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微博

荒诞吗?

也不奇怪。

毕竟,这招在内娱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几乎每一部新戏,我们大概率都能看到如此模版式的套路:

堆砌辞藻的赞美、色彩鲜明的emoji表情、精心PS的美图......

几乎每个词条下方,也都是大型混战现场。 粉丝安利,路人吐槽。

发展到现在,这种营销模式已然成熟,还大有愈演愈烈之势。

或许就是因为这招仍然凑效,即便只是“皇帝的新衣”,也足以让无数人趋之若鹜。

今天她姐就来给大家盘一下, 热搜榜上都有哪些连明星自己看了都尴尬的营销。

(本文重点是盘点营销方式,不上升演员本人)

经典尬吹系列

尬吹演员的套路,其实很好识破。

这类套路,通常披着“演技”的包装外壳,活跃在榜上。

曾经最简单的句式,就是带着“演技”这一题眼。

其他的造句就行——

“XX炸裂演技”“XX整容式演技”“教科书式演技”。

这属于演技尬吹的第一阶段。

比较粗犷,直截了当,不需要额外点缀形容词。

如今,在尬夸演技上,又卷出了“造新词流”。

比如, 「般配式演技」。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新浪微博

大概是两人各演各的,没有任何男女之间的情感流动。

一个「般配式演技」强捧力度到位了,其他具体的CP暧昧氛围感,就让网友自行脑补吧。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白切黑演技」。

图源:微博

别误会哈。

这里的“白切黑”,不是在剧里换身行头,表演AI、漂亮面瘫。

而是特指演员表演的层次感。

但再仔细一看,这层次感在哪? 转变又在哪?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刚柔式演技」。

图源:微博

直白点就是, 猛男落泪。

基本上是能哭就行。

可这些不是人类基操么?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类似的还有拉丝般演技、体验式演技、救命式演技、剧抛脸演技......

发现了吗?

这些“仅粉丝可见的演技”,都有一个共同点:

外延很广,可解释空间很大,但内涵很薄。

简单说就是,“不明觉厉”。

像哭戏、台词、眼技、吻戏和打戏,这种“名场面”的桥段,会被单独拎出来放大。

哭戏の进阶——

哭得眼泪少,是“隐忍式哭戏”“破碎感哭戏”“无声哭戏”;

哭得眼泪多,是“水龙头式哭戏”“洗脸式哭戏”“眼泪制造机”;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微博

哭得很卖力,是“哭戏爆发力”“哭戏感染力”“哭戏让人心疼”。

图源:微博

吻戏の花活——

地板吻,电梯吻,浴桶吻,奶油蛋糕,牙膏吻;

图源:微博

空中吻,水里吻;

旋转跳跃,我闭着眼吻......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但问题是,不是怎么亲。

而是亲得索然无味, 一张冷漠脸没有任何情绪。

甚至比不上吴磊吹游泳圈来得深情。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眼技の拉扯——

两眼一瞪,是“眼技牛逼症”;

两眼一红,是“眼技感染力”;

眼珠一转,是“眼神拉丝”“眼神开车”......

就算“状态是一张白纸”,也都是白得特别好、白得可塑性强的好演员。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微博

这招放在没有作品的空窗期,同样适用。

先开启外形营销,穿搭少不了,硬照能夸,生图也能吹。

从漫画腿到天鹅颈,从蝴蝶锁骨到神仙脚踝,身体各个部位轮番来一遍。

关键是,以前吹偶像爱豆的颜值,还努力学习韩饭吹彩虹屁的功力。

比如,“腰是夺命三郎的弯刀”“腿是塞纳河畔的春水”“四海八荒第一美男子”“战损美学天花板”......

现在越进化反倒越不费力了—— “绝了”两个字瞬间解决。

不管是甜美造型古典型还是异域风情,只要是美,从颜值、身材到造型,都可以无差别使用。

还可以跟“氛围感”“故事感”“脆弱感”等等,组合使用。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新浪微博

这些尬吹词汇,就像是同一流水线上的产品、社交媒体上的“牛皮藓广告”。

说让观众伤筋动骨吧,也谈不上。

但污染眼睛呢,也的确有一手。

强立人设系列

除了营造帅哥美女氛围,还要充分利用热搜刷存在感。

刷存在感的终极目的也只有一个——

立人设。

爱读书的来个机场偶遇书单合集,操作简单且速成。

图源:微博

在「人造天赋」上,也可以这样“化腐朽为神奇”。

抓个鸡,天赋异禀;

打个台球,震撼本人的天赋。

图源:微博

连头圆都圆得“有智慧”。

图源:微博

为了论证得有理有据,粉丝甚至不惜用上了量角器。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明星们的头圆不圆,有没有抓鸡、台球天赋,我真不知道。

但是热搜是真的可以冲上去。

从学霸、铁憨憨,到吃货、笨蛋美女/帅哥,再到搞笑女/男......

你永远猜不到,明星们下一个会上热搜的“面孔”是什么。

明星在娱乐圈里快速积累人气和热度的不二法门,还有 “捆绑营业”。

流量之王“炒CP”维持曝光,吃尽“1+12”的福利。

名气小的刷个脸熟,糖精喂饱观众也能红。

更别提“四小花旦”“四大花旦”了......都是“捆绑营业”的常规操作。

近两年,内娱还兴起一个新招式——

谁热“蹭”谁。

就像奥运的时候也是一堆明星蹭奥运冠军热度,频繁冒出#xxx说xxx很棒#这样的热搜。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微博

俗话说得好,凡事讲求适度。

立人设这事也是如此。

恰到好处时,是增色;

用力过猛了,便可能被舆论反噬。

有人“炒CP”吃尽红利,就有人秀恩爱败光路人缘;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网络

有人读最多的书单,就有人因无知被钉在耻辱柱上;

有人平时搞腼腆男孩人设,背地里生了个孩子;

有人平时搞深情男孩人设,背地里打掉了个孩子;

有人平时是个30多岁的恋爱脑女孩,背地里丢了俩孩子;

有人平时是个一天喝8杯奶茶的吃货,背地里只吃白水煮青菜......

总之,娱乐圈什么都缺,就不缺人设以及人设翻车。

建议发起一个话题,名字就叫#那些疯狂立人设翻车的明星#。

让人看不懂系列

如今明星上热搜的方式,越来越难捉摸。

热搜榜上充斥着各种看不懂也不太想看懂的热梗。

就拿最容易让人看不懂的影视剧举例。

从海报、预告片再到高光剧情cut,被凝缩为快速的、猎奇的且适合观众“吐槽”的词条。

怎么冲突怎么来,怎么刺激怎么造。

不知道的猛一看,还还以为娱乐圈又冒出了什么丑闻,又或者发生了什么重大社会新闻。

李思雨怀疑陈一鸣出轨

安迪一天八个套

蓝心洁牺牲

图源:微博

角色的剧情造一个不明所以的词条出圈还不够,明星本人的热搜词当然也不能落下。

无奖竞猜。

看到以下热搜,你第一时间联想到什么?

#景甜可能是假女人#

#鞠婧祎一个人可以演七仙女#

图源:新浪微博

揭晓答案?

1.景甜在剧里女扮男装。

2.鞠婧祎穿了七种不同颜色的衣服。

每次看到这样的词条,她姐的感觉就如同回到了数学考试现场。

明明每个字都看得懂,合在一起,就是让人两手一摊、困惑不堪。

除了这种,各大平台隔三差五就会跑出来这样的热搜,给大家制造“反转式惊喜”。

比如“XX倒贴”“XX不放屁”“XX不洗澡”.....

大家因为好奇心点进去,却发现根本不是什么八卦类了,而是一片溢美之词。

图源:微博

还有一连串追不上、分不清的“冉冉新星”。

但要真问,就会发现很多人根本没听过娱乐圈有这号人。

呼兰在《脱口秀大会》就吐槽说:“一半的明星都是通过热搜认识。”

但认识后更生气, 生气白瞎了自己的时间,生气怎么什么人都能上热搜。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脱口秀大会》

拿热搜当朋友圈

能吹的都吹遍了,能蹭的都蹭完了。

绞尽脑汁、黔驴技穷,只能转变战略。

于是乎,热搜榜上尽是各路“牛鬼蛇神”轮番作秀。

像“XX出道一周年”“XX工作室成立一周年”“XX参加海选八周年”......

实在没活整,“学会骑自行车一周年”也不是不能拿出来庆祝一遍。

图源:微博

周年庆已经从盛世狂欢,演变成了烂大街的戏码。

而当这样的词条,跟“汶川地震14周年”这样的词条出现在同一页面,则更是一瞬间讽刺效果拉满。

但即便如此,狂买热搜的依然不在少数。

从明星瘦了胖了、整容医美这些肉眼可见的大变化,到脚踝线条、眉毛形状这些小细节。

同样霸屏微博热搜的,还有明星鸡毛蒜皮的破事。

哭了、笑了,一口面包嚼32下,骑自行车对比,解二元一次方程,科目二过了(重考了5次)......

就连上几次厕所都能冲上热搜。

图源:微博

按照这个路线,下一个冲上热搜的会不会是“XXX一天吃三顿饭”?

榜下的人想上去,榜上的人想下来。

近两年,娱乐圈可谓是一瓜未平一瓜又起。

各路明星网红动辄恋情曝光、怀孕、结婚、离婚、出轨、嫖娼等话题,轮番霸榜。

然后在社交媒体上道歉、澄清、撤词条时,他们无关痛痒地附上一句:

“无意占用公共资源。”

这热搜,杨幂自己尴尬吗?

图源:微博

好事就大肆宣传,坏事就“无意占用公共资源”。

吃瓜群众迷惑了:不想占用的到底是啥“资源”?

说白了,还是因为好事宣传了能赚钱,坏事占用资源后难捞金。

归根结底还是为了一个名和利。

所以这才有了那么穷尽辞藻的尴尬词条和多花样百出的营销套路。

其实,营销无可厚非, 营销本就是个中性词。

好的演技、好的作品也需要有人吆喝才能让人知道。

这是一个酒好也怕巷子深的时代。

只是娱乐圈越来越多令人生厌的炒作方式,让营销成了无脑炒作的代名词。

本是为了好作品吆喝、好演员添彩的方式,如今成了少数人的圈地自嗨。

这种无节制的自嗨,长此以往毁掉的不只是明星,还有行业的标准。

被裹挟其中的内娱的明星们,逐渐滑向“薛定谔的演技/美貌/才华”。

观众也在这种徒有吆喝,难见真章的阵仗中,审美被拉低,智商被欺辱,品味被降级。

以上循环往复。

不仅会让圈子的风气越来越向无聊的营销倾斜, 也真的占据了太多“公共资源”——

而满屏的热搜之下,真正值得大家关注的东西,却被淹没在一片虚假狂欢中。

而这一切的尽头,似乎只有一个结果。

那就是把所有人的日常,都变成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在《毫无意义的工作》中对人类从事的事情的一种糟糕的想象——

bullshit(狗屁)。

营销的人,被营销的明星,围观营销的我们。

都在这巨大的循环中,品味着这自欺欺人又毫无意义的一切,和无尽的荒诞和虚无。

真的看累了这一套。

想借用演了一辈子戏的蓝天野老师的一句话,送给所有沉迷于这一套虚假叙事的人:

“不要装腔作势,不要弄虚作假。” 她刊

监制 - 她姐

作者 - 可楽锅

微博 - @她刊iiiher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