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余华的《活着》对现在的我们有什么意义?

2020-12-14 22:41

地主少爷福贵嗜赌成性,终于赌光了家业一贫如洗,穷困之中的福贵因为母亲生病前去求医,没想到半路上被国民党部队抓了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回到家乡他才知道母亲已经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带大了一双儿女,但女儿不幸变成了聋哑人,儿子机灵活泼……

然而,真正的悲剧从此才开始渐次上演,每读一页,都让我们止不住泪湿双眼,因为生命里难得的温情将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

《活着》在国外受到了相当高的礼遇,有的传媒甚至认为这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寥寥无几的、可以与世界级大师比肩的优秀作品。笔者认为,《活着》的写作已经超越了一般意义的美学高度,达到了生活的哲学层面。

余华在《活着》中的笔法和思路没有和当时的其他作家一样进入时代共时性的常规创作,没有把精力集中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方面,也没有着力刻画在改革大潮中,随着时代环境的改变而层出不穷的新生事物及人物内心在时代洪流中发生的嬗变。他的写作方式更为原始,更为真实,更接近生活的本真状态,更能以直接的方式抵达人的内心,让人震颤。

《活着》中的主人公们,大多没有安邦济世的崇高理想,而是面临着最残酷的生存危机,他们平静而苍白地活着。福贵一家,妻子家珍的死,是因为她的操劳过渡,她是家里的二把手,她有病了也不愿意休息,她休息了,一家人的温饱问题将很难解决,她带病劳动,根本没有医治的条件,直到最终卧床不起离开人世。那是一个生存艰难的年代,活着,就是他们所有的梦想。他们不是为了使自己活着,便是为了使他人活着,有时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让他人活着。活着,最为原始的要求,无限接近生命的底线的最低生存标准。女儿凤霞的死,是因为凤霞在生产过程中拼命努力,为了孩子苦根的活着,而油尽灯枯。女婿万二喜的死,是为了维持爷儿仨的生活,万二喜不要命地工作,不安全作业,没有避开危险,被水泥板压成了肉饼。儿子有庆的死,是那个舔肥臀的医生一手导致,给长官的女人输血,为了确保她的安全,就完全不顾穷人孩子的死活,为了让官太太活着,不惜忽略一个才十三岁的阳光少年的健康和生命。外孙苦根的死,更直接与贫穷的生活有关,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余华在文章里悲情地描述“苦根是吃豆子撑死的,这孩子不是嘴馋,是我家太穷……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难得能吃上”。的确,在那个时代,活着,很难。努力地活着,基本上就是生活的全部内容。这部小说真实刻画了历史,值得一读,因为知史方能明鉴未来。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