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今天是冬至日,为什么会把每年12月22日定为冬至日?有何缘由?

2021-11-12 16:13

首先,问题本身有一点小小的错误,冬至日是每年12月22日左右,并一定是12月22日。冬至日像清明节一样是一个“活节”,并没有固定于特定的某一日,有的年份冬至日是12月21日(如2016年)。那么为什么在12月22日前后设立一个冬至日呢?主要有以下四点缘由。

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中国是一个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业大国,为了指导农事,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根据太阳的运行情况,制定出了一种补充历法,那就是“二十四节气”。冬至日就是“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节气。

“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商代,发展于周朝,到了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完全确立。正是因为冬至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员,所以在以农业为主的古代中国十分受到人们的重视,这种重视也通过文化传承,流传至今。

特殊的天文现象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日中的“至”可以理解为“最”或“极”。冬至日这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度,处于北半球的我国白昼最短,黑夜最长,影子的长度最长,得到的阳光照射也是最少的(比南半球约少50%)。而自这一天之后,一直到夏至日之间,我国的白昼会越来越长,黑夜则会慢慢变短。

正是由于每年12月22日前后这一天有这样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所以在天文历法先进的古代中国,古人们才把观察到出现这一现象的那天定位冬至日。

冬至为岁首过新年在秦汉之前的商周时代,那时候的历法规定,每年的冬十一月为正月,而冬至日则成了人们庆祝岁首,过新年的时候。汉书里面写道:

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夏至阴气起,君道消,故不贺。所以先秦时代的人们为了迎接新的一年到来,在冬至日这一天,举行庆祝活动。

秦汉之后,冬至日虽然不在作为过年日,但却成为了宫廷和民间祭天祀祖的日子,所以对冬至日的重视并没有减少。

各种契约的签订和履行之日在中国古代,古人让渡田地、房产、物什等,都是在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商量约定好,并付一部分的钱财作为定金。而进行正式的交割,签订契约,补清尾款往往是在冬至日这一天。

为什么会在冬至日这一天进行呢?第一,经过秋收之后,冬至时气,家家五谷丰登,有足够的钱粮来进行买卖;第二,此时隆冬正盛,农事较少,进行买卖交易,时间上也是充足的;第三,冬至自古就有辞旧迎新之意,此时签订契约、交割物产,有良好开端之意,图个吉利。

正是因为冬至是契约的签订履行之日,所以这也使冬至日的地位更加稳定,以至于在以后的传承中不会消失。

(文/若木 图/网络)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