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武穆遗书》真的有么?岳飞有写过别的书么?

2020-12-17 02:32

岳飞是绍兴十一年(1142)被害的,20年后由宋孝宗平反,孝宗于淳熙五年(1178)才追谥岳飞为“武穆”,岳飞自己写本书叫“武穆遗书”岂不成了笑话?鄂王之封是宋宁宗时候的事,所以“武穆遗书”的原型《岳武穆王武艺要论》肯定也非岳飞亲撰。

1986年,岳飞第二十七代后裔岳进,参加了全国民间武术表演大会,以岳家拳荣获金奖,使岳家拳法重现江湖。次年岳进将岳家拳术秘籍古抄本捐献给国家,这便是所谓的“武穆遗书”重见天日。岳进也亲自手抄了一份《岳武穆王武艺要论》,其中以九大论述介绍岳家武术精髓,这个抄本也被传为真实的“武穆遗书”。这其实是炒作的噱头,这个岳家武术秘籍介绍了岳家拳、枪的技术特点和练习方式,以及岳家武术的概论。这与小说里的“兵书”没有一点关系,从内容上看,说它是“武功秘籍”倒还恰当一些。

金庸笔下的“武穆遗书”是说岳飞以毕生军事经验总结出来的兵书,因其作战对象主要是金人的铁骑,这个兵法非常适合对抗蒙古大军的入侵。所以小说《射雕英雄传》中,金国王爷和中原志士都为寻找武穆遗书而大动干戈。武穆遗书的称呼也是出自金庸,至于历史上有没有岳飞留下的兵法著作,正史与演义小说、民间传说中都未提及,也就是说“武穆遗书”这个流传甚广的东西是金庸创造的!

由于武穆遗书名声大,所以岳飞后裔捐献出来的岳家拳法被冠以“武穆遗书”原型的称号。要知道金庸的《射雕英雄传》最初连载于《香港商报》的时间为上世纪50年代,岳家拳谱重见天日是在80年代末。在正史未记载,野史演义未提及,家史不外传的前提下,金庸的文学创作完全是金老先生丰富想象力所至,当岳家拳谱露出公众视野后,以“武穆遗书”原型定义可就是本末倒置了。

至于岳飞真正留下的遗作,《金陀粹编》算是记载最为详细的了。岳飞平反后,其三子岳霖开始收集资料,是为矫枉过正,为父亲被歪曲的历史做辩证。但岳霖未修成此书便去世,临终前拖其次子岳珂续作,即岳飞之孙。岳珂收集宋高宗御札、朝廷命令、岳飞表奏、战报、诗文等资料的同时,又将旧事真相以及被诬始末编成《鄂国金陀粹编》和《鄂国金陀续编》两书。

历史学者研究岳飞事迹时主要参考四大史料,即《宋史》、《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还有《金陀粹编》。前三者因政治因素和修史年代、地域限制,多有疏漏,所以岳珂整理的这部“家史”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至今围绕岳飞的热点争论多是由此书引出的,比如《满江红》是否为岳飞所作,因岳飞遗作在《金佗粹编·岳王家集》中传载详细,而《满江红》不在其列,所以这就引出了正反两派学者的争论。

而“武穆遗书”之兵法传承也未出现在《金佗粹编》中,这个没有什么争议,毕竟岳飞一生征战沙场,即使有心修书,也未必有时间。古代修书是一项耗时耗力的大工程,但也不乏一些实战将领把作战心得编撰成书的。例如明朝抗倭英雄戚继光,留下《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两大著作,前者是总结东南抗倭经验,后者是总结蓟镇练兵经验,著书的战争大背景是阵地驻防性质,稳定性高。而岳飞一生的作战履历多为长距离征伐,没有稳定性可言,这种作战模式根本不适合著书。再者戚继光活了60岁,岳飞39岁被害,留给岳飞修书的空闲可能只有赌气辞官回家的那段时间。

综上所述,岳飞将自家拳法枪术写成秘籍是有可能的,这与兵书的要求不同,也可以当做岳家军日常训练的指导方案。但古代兵书不是一朝一日能完成的,而是需要长年累月的战争积累,再集中时间编撰成书的,岳飞显然不具备这种条件。更重要的是没有任何史料记载过岳飞修书的事件,所以“武穆遗书”只是金庸笔下的杰作,而非事实,所谓原型也无从对应。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