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北宋末年的梁山和方腊,到底哪个阵营厉害?

2020-12-01 02:10

在《水浒传》中,梁山的整体实力比方腊强一点。具体的说,方腊军中的顶尖人才,如司行方,厉天闰,邓元觉,方杰,王寅,石宝等人的战力不输梁山五虎级将领。但中层以下,也就是梁山八骠乃至小彪一档的中下层将领,方腊集团就远不如梁山了。

比如说,钱振鹏是方腊军中除了顶尖人才之外最厉害的将领之一,但对阵关胜,三十合即被打败;号称万夫不当的白钦,也只能跟梁山排名第54的吕方打个平手。

钱振鹏、白钦在方腊军中已经是中层顶尖战力了,他们尚且不经打,那就可以想象方腊的几个大将军,江南十二神,二十八星,到底是什么水准。

不客气的说,方腊的中层武将,撑死了就是梁山小彪,乃至不入流角色的水平。

另外除了武将,方腊集团的文官和士兵素质也不如梁山。方腊建国称帝,他麾下有一套成体系的文官班子。但《水浒传》的作者对这方面的描写很粗糙。

方腊的文官体系中,除了一个娄丞相外,其他文官连名字都没有。士兵虽然多(兵力远超梁山几倍),但大多不堪一击。

比如苏州一战,李逵、鲍旭、项充、李衮等二百余人混入城中,项充一刀杀了个官,李逵砍翻了十几人。守水门的五百方腊军居然一哄而散。守军除了郭世广拼死抵抗,与宣赞同归于尽之外,自三大王方貌以下,均毫无斗志,争相逃命。

还有独松关战役,梁山前期吃了大亏,但后来孙新、顾大嫂、李立、汤隆、时迁、白胜六人越过独松关放火,守军元帅厉天闰看见此情此景,居然带着三万人马落荒而逃,被卢俊义的一万五千人追杀了四五十里。

另外杭州之战,乌龙岭之战,睦州之战,昱岭关之战,也都是如此。梁山略施小计,守军便不战而逃,溃不成军。

所以说,就总体而言:虽然方腊的顶尖人才不输梁山,兵力也比梁山多得多,但士兵大部分都是胆小鬼,动辄被十几个潜入的特务吓得不战而逃;中层不经打,没几个拿得出手的;文官也不顶什么用。

如果梁山对方腊,是摆开阵势对决一场,那结果八成就是梁山完胜。

理由就是前文所述,双方干部和基层士兵的整体水平不在一个档次。

不过,以上只是根据《水浒传》小说中的虚构内容做的对比。如果按照真实历史,梁山给方腊提鞋的资格都没有。因为历史上的方腊,那是正儿八经,建立了政权,当过皇帝的豪杰。

北宋宣和二年,方腊起义。当时,方腊身边的追随者就高达五十多万人(包括没有战斗力的妇孺)。方腊地盘最大时,领有杭州等六州五十二县。约相当于现在安徽、江苏南部、江西东北部,以及浙江省全境。起义规模极大,堪称是震动东南。

为了镇压方腊,北宋朝廷调集了京畿禁军和陕西六路西军(都是当时的精锐),共计十五万人,才把方腊起义彻底镇压了下去。所以不恭维的说,方腊起义在中国历史上的历次农民起义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而反观当时的梁山起义,则完全不能比。

历史上的梁山起义,大致经过很简单。

北宋宣和元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招募义军,聚众起义。有了人马后,宋江率众攻打黄河下游一带的京东东路,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同年,宋徽宗闻知,便采纳一个叫侯蒙的地方官的建议,颁旨招安,想招揽宋江。但诏安未果。于是,宋徽宗便命令地方官前往征讨。宋江打不过,就避其锋,在山东一带打游击,与官军周旋了一年多。

宣和三年二月,就在官军与方腊厮杀时,宋率军袭取淮阳军(今江苏省睢宁县),随后乘船进抵连云港。当地的地方官张叔夜知道后,便招募了上千人的敢死队,并根据宋江当时在海上活动,偶尔登岸骚扰的习惯。制定了一个在海边设伏,诱敌深入,团灭宋江义军的计划。

当年五月,宋江出现在海边,准备登岸骚扰连云港。张叔夜按照计划,先派出一支炮灰部队出击,引诱宋江与这帮炮灰交战,同时命令一支精兵埋伏在海岸边,待宋江上岸后烧船,断他后路。宋江对此浑然不知,等他杀得兴起之后才发现,自己被包围了。而船也被烧了,没法跑了。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撄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觇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史·张叔夜传》最后,宋江打不过官军,又没法跑,所有人就此被俘。起义遂被镇压。

宋江起义,大致经过就是如此。很简单,他和方腊,一个是委派地方官征剿,一个是调中央精锐征剿,这差距简直不要太明显。

另外关于宋江起义,历史上还有一个争议。

那就是宋江到底有没有参与征剿方腊余党。

按照中国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委员余嘉锡先生的考证,宋江被俘后没死,接受诏安,参与了朝廷征剿方腊余党的战斗(当时方腊主力已被镇压,仅存余党还在活动)。

理由有几点出处。

一是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引《中兴姓氏奸邪录》中的记载:“宣和二年……以(童)贯为江浙宣抚使,领刘延庆、刘光世、辛企宗、宋江等军二十余万讨之。

二是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引《林泉野记》中的记载:宣和三年……(刘)光世遣谍,察知其要险,与杨可世遣宋江并进,擒其伪将相,送阙下。

三是杨仲良《续资治通鉴长编纪事本末》中的记载:(征方腊攻帮源洞)王涣统领马公直并稗将赵明、赵许、宋江,既次洞后。

如果这些记载属实,那宋江被俘后,就是参加了镇压方腊的行动。

但也有人认为当时有两个叫宋江的人,起义的宋江和征讨方腊的宋江,不是一个人。如果这样算,那他就没有参加。

至于到底有没有,史料记载不详细,没办法给出确切结论。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