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三十六计”一说,源于何时?有何依据?

2020-11-04 22:18

“三十六计”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但成书时间大致可以推断,最早不会早于明朝,明末清初的可能性最大。

“三十六计”一词的出现和流传情况目前可见的典籍文献里,“三十六计”一词最早出现是在南北朝时期。

《南齐书·王敬则传》中记录了这样一个故事:

敬则仓促东起,朝廷震惧。东昏侯在东宫,欲议叛,使人上屋望,见征虏亭失火,谓敬则至,急装欲走。有告敬则者,敬则曰:“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后世所说的“三十六计,走为上策”,就是语出于此。

“檀公”到底是谁,书中并没有明确记载,但有此称呼的,最大可能就是南朝刘宋名将檀道济。

之所以说檀道济的可能性最大,是因为他曾经有过一个“唱筹量沙”的典故,和“走为上计”十分相像。

话说,南朝檀道济率军北伐魏国,在最初阶段十分顺利,胜多败少。但就在这个时候,因为一时不慎,其军粮被敌军焚毁,一时间军心不稳。

而军中又出现了叛徒,向魏国透露了这一重大军情。

檀道济见此情况,知道此战已经没有胜算了,如何安稳撤军是一个难题。于是苦思冥想之下,生出一计。

以沙土假装粮草,以部分士兵装作饱食状态,以示粮食并不短缺,迅速稳定了军心。而敌人见此,也认定向其透露情报者为间谍,将其斩杀。

檀道济缓缓撤军,进退有度,敌军摸不清底细,担心为檀道济诡计,并没有追击。

这就是著名的“唱筹量沙”的故事,和“走为上计”是同一结果。所以王敬则所言的“檀公三十六策”,当是指的这件事。

然而,此时仅仅只有一个名称,并没有见到其他计策的记载,所以“三十六”这一数字当为虚指,并不是真的有具体内容。

马南邨在《燕山夜话》中指出,“三十六”是太阴“六六”之数,表示诡计多端,这一说法很有道理。

“三十六计”其他计名的出现可以推断其成书时间如今所流传下来的“三十六计”其他计名,基本上都是在元明时期的文学作品当中,尤以小说、评书、话本等通俗文学居多。

恰恰这一阶段是我国文化史上的一个总结期,很多前人的著作,不仅是文学上还是科技上,都出现了总结前人精华思想的潮流,明代的兵书数量也是非常多的。

所以,《三十六计》初步成书,很有可能就在明代。

从内容上来看,《三十六计》最终的编写形式和明代兵书《韬钤内外篇》非常相似,都是借《周易》的卦辞来阐释。

比如第三计“借刀杀人”的描述是:

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很明确地指出,“借刀杀人”这一计策的思想来源是周易当中的“损卦”:

损下益上,其道上行。是论述“损”和“益”转化关系的一种思想,引导态度不明的“友军”与敌人斗争,双方受损,这对自身是有益处的,既能减损敌人力量,又可以让友军和我方同仇敌忾。

这样的编写形式在明代有相同作品,很有可能是同一时期的编写风格。

在《洪门志》记载的“反清复明”事迹中,曾出现过“三十六着”的名称,“三十六着”的名字大部分都和现行《三十六计》相同。

所以,《三十六计》的最终成书最大的可能就是在明末清初时期。

《三十六计》的作者是谁,至今也不知道。但其作为兵书来说,并不以兵法理论和用兵行军之道为主,而是专门讲述“奇谋诡道”,也是别树一帜的。

未来在黑夜隐匿,于此静待晓光。我是待晓儿,专注于文化的科普与解读,欢迎关注与交流。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