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2024-03-13 17:11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戊戌政变的真相,就是慈禧太后面对越来越偏离根本的维新派变法,不得不亲自回去扶正大清的走向。

只是慈禧太后一开始是支持变法的,那么她为什么要发动“戊戌政变”,这才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

公元1895年4月,乙未科进士正在北京参加会试,在等待发榜的过程中,迎来了《马关条约》即将签订的消息。

一时间,关于条约内割让台W和辽东半岛,以及赔款二亿两白银的内容,让众位学子群情激愤,更有台籍举子痛哭流涕。

随后,康有为写了一万八千字的“上今上皇帝书”,联合了一千多名举人,到“都察院”上书,史称“公车上书”。

(该段史实存疑,有史料揭秘,这场上书是上层及各地官员发起的,跟康有为没有关系,而康有为的上书,根本就没付诸实践,书也没到光绪帝手中。)

虽然后来这次上书被朝廷拒绝,但不久后,光绪帝便开始了浩浩荡荡的变法运动,史称“戊戌变法”。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一、

不管是哪个版本的“上书”,其实就阐述了四个观点,前三个是为了应对此前的甲午中日战争,后一个才是变法图强:

“下诏鼓天下之气、迁都定天下之本、练兵强天下之势、变法成天下之治。”

我们在历史教科书上学到的,公车上书是以康有为为首组织的,且后续的变法中,康有为也是维新派领袖人物。

实际上,这种理解有偏差:

当年的康有为好像在内线太监那里得到了消息,说自己中了进士,毕竟考了这么多年了,实属不易。所以,他更担心如果自己出头闹事,会不会被取缔进士名额,甚至会伤害到自己的前途。

故,公车上书,并非康有为主导,实际上,从这一年的二月份开始,各地的官员就开始给朝廷上书,反对跟日本和谈,前后大约有2000名各级官员参与。后来他们更是发动了赴京赶考的举子,差不多有1500名学子签名,联合上书,提出的观点就是前面讲的“拒和、迁都、练兵、变法”。

而且变法过程中,康有为的存在感也极低,真正实施变法的大臣,主要就四个人:

一个是光绪帝的老师,一品大员翁同龢,他是变法的中坚力量。其次便是光绪帝封的“军机四卿”——杨锐、刘光第、谭嗣同、林旭四人。还有一个杨深秀,当时的官职应该是山东道监察御史,也是积极参与变法,为维新派领袖人物。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二、

别看这几个人品级不高,但在当时确实是掌握了实权,梁启超曾经讲过“军机四卿”(四章京)“名为章京,实为宰相”。

而康有为是什么品级呢?

是“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妥妥的六品官职,而且还不是专职的官,是没有特定岗位的。他后来吹嘘自己可以直接给光绪帝上书,实际上确实是吹嘘,他给光绪帝上书还是得经过都察院。

虽然有一次跟光绪帝亲密接触的机会,但他一嘴的广东普通话,身在京城的光绪帝根本就听不懂。

网上扒康有为黑料的文字有很多,这里就不过多强调了,总之,康有为并没有组织公车上书。或者组织了,但没有引起轰动,至少不像教科书中写的那样,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从此走上了历史舞台。

而且整个变法过程,基本跟康有为就不搭边,因为后来戊戌六君子都死了,再加上流亡海外的康有为自我吹嘘,显得康有为成了变法主力了。

再有,康有为流亡海外的这段时间,是满嘴跑火车,骗了很多钱,作为先进思想的代表人物,他还娶了六个老婆。据《新编古春风楼琐记》此书记载,康有为岁数大了后,想重振雄风,试图去更换猩猩的睾丸……

扯远了,我们回过头来看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按照历史课本上讲的那样,是因为戊戌变法触犯到了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利益,于是被她叫停,还砍了戊戌六君子,软禁了光绪帝。

那么事实真相真的如此吗?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三、

首先,第一个真相便是,慈禧太后是支持变法的,至少从她的言行举止中是没有体现出反对变法:

要知道戊戌六君子中,有三个人就是慈禧这边的后党大臣推荐的,张之洞推荐了杨锐、刘光第,而荣禄推荐了林旭。也就是说,杨锐、刘光第、林旭其实是标准的后党,也就是教科书中的“顽固派”。

而且后来给这六君子定罪的时候,可不是因为瞎变法而定的罪,而是定的结党营私,至于这个“私”是什么,一会儿会讲到。

光绪帝下发《明定国是诏》,是经过慈禧太后点头同意的,而且整个变法的过程,都是向慈禧太后汇报的。光绪帝更是专门跑了12趟颐和园向慈禧太后请示变法事宜,整个变法过程都是在慈禧太后的支持下才得以实施。

甚至于,变法中一些太过激进的想法,慈禧太后都予以纠正,以便减少刺激那些当权者,使得变法能顺利进行。

要知道慈禧太后虽然重权,但思想上还是比较开明的,之前的洋务运动也是她的支持下才轰轰烈烈搞起来。见识到了甲午战争的惨败,慈禧太后也想大清通过变法,变得强大起来,这种变法图强的诉求并不比光绪帝低。

既然这样,那么为什么到了变法后期,慈禧太后还是干涉变法了呢?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四、

一方面,变法确实伤害到了一群老臣的利益,他们天天跑颐和园找太后哭诉,次数多了,太后也会动摇。

另一方面,变法派也确实有点小儿科,毕竟没有执政经验,有些条款,根本禁不住推敲,慈禧太后必须出来拨正。

当然,最重要的原因,还是下面这一条,这也是戊戌变法失败的另一个真相:

由于英国和日本都是君主立宪制,都在保留了君王前提下,实行的变法,并成为世界上的强国。所以,维新派的谭词同就向光绪帝建议,建议大清聘请日本前总理伊藤博文、以及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做大清国的国策顾问。

也正是由于聘请了这两个外国人,害了维新派,害了光绪帝……

伊藤博文和李提摩太,这俩人向维新派提出了一个建议,这个建议就叫“合邦之议”,随后维新派的杨深秀将该提议汇报给了光绪帝。

“合邦之议”主张中、日、英、美四个国家合并成一个国家,并从中选出最有能力的100个人,由这100个人共同掌管四个国家的税收、军事、外交等国家大事。

有个老臣名叫杨崇伊,这个人政治敏感度很高,敏锐地嗅到了该项提案的严重性,“ 合邦之议”八字还没一撇呢,他就跑到颐和园汇报给了慈禧太后。

慈禧太后一听就怒了:

英国人、日本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一旦这项政策推行,那么大清的国策,税收、外交、军事,将统统都由外国人掌控,大清不就真亡了吗,这还了得?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五、

正是由于慈禧太后感觉到,变法如果再这样下去,大清就要亡了,所以才急忙从颐和园回宫,叫停了变法,并下令逮捕康有为等人。

但是,变法嘛,都是为了图强,戊戌六君子的罪过不过是主张不行,也不至于落得命丧菜市口的下场,而光绪帝顶多算经验不足,也不至于软禁他啊?

这就涉及到戊戌变法的第三个真相了:

慈禧太后一开始叫停戊戌变法,并没有真的下定决心杀六君子,也没有想软禁光绪帝,真正让她下定决心的原因,是荣禄的汇报。

当年,曾经流传这么一个谣言,说秋天去天津阅兵的时候,慈禧太后和荣禄,将会扣押光绪帝,并废掉他。

不知道这个谣言是不是维新派自己传出来的,还是为了警示光绪帝,以便发布更利于皇帝统治的新政。总之,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康有为信了!

康有为信了之后,决定先下手为强,便派谭词同去见袁世凯,目的是说服他出兵包围颐和园,逮捕慈禧太后,一举奠定光绪帝执政基础。

很多历史书也罢,电视剧也罢,都讲,就是因为袁世凯去告密了,才惹怒了慈禧太后,才导致变法的失败。

实际上,慈禧太后叫停变法在先,袁世凯从北京回天津,越想越不对劲,或许也听说了慈禧太后叫停变法之事,这才把谭词同找自己的情况汇报给了上级荣禄。

荣禄一听,这还了得,马上跑到北京告知了慈禧太后,这才让太后气愤难忍,戊戌六君子几乎审都没审,就给拉到菜市口咔嚓了。

光绪帝也很生气,这些是他根本就不知道,但嫌隙已经产生,不管他怎么解释,也确实解释不清,慈禧太后更不会听了,这个黑锅光绪帝是背定了。

慈禧太后那是相当的委屈,哀家一把屎一把尿把你养大,视为己出,亲自给你换尿布,亲自教你做人做事的道理,还把整个大清都给了你。你就这么对待你的亲爸爸,竟然联合外人,冲哀家下手,要捉拿哀家?

或许光绪帝没有想过通过变法实现自己的“私”,但是维新派却不这么想,他们还是想通过变法帮光绪帝夺回实权,当发现这个想法落空之后,他们想到的,便是捉拿“老佛爷”。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没曾想,老佛爷没捉住,反而葬送了自家性命,同时还连累了光绪帝!
这就是戊戌政变的真相!

参考资料:

《清史稿》、《走向共和》、高阳的《两朝帝师翁同龢》、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从甲午到戊戌》、姜鸣的《天公不语对枯棋》、余音的《百年黄昏——回到戊戌变法历史现场》

清朝在当时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不变法亡政,变法亡国。

众所周知,马关条约是由李鸿章代表中方去签订的,而日方代表便是伊藤博文。而在当时李鸿章、伊藤博文都有“东方俾斯麦”之称,心里其实早较着劲呢。作为战胜国一方的代表伊藤博文很得意,便问李鸿章如何评价自己,李鸿章心里肯定不舒服啊,心里想在清朝这种僵化的体制中,你未必能比我做的好。李鸿章便邀请伊藤博文来中国担任外相,说白了李的意思就是:你来试试你就知道了,伊藤博文便说,等他在日下野之后,便去中担任外相。李鸿章心里也明白,那是气话。那能真让他来中国试试啊。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谁知道戊戌变法维新派真的提出邀请伊藤博文来中担任外相,并且伊藤博文真的来到了北京。

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之后,曾经发誓这辈子不踏入日本国土,李在后来访问欧洲各国归来之后,需要换船,一听说要让他在日登陆换船,勃然大怒,最后怎么解决的呢?两条船之间架一个木板,李鸿章就这样换了船,要知道李鸿章当时已经是七八十的老人了,可见李鸿章和日本仇恨有多深。回到戊戌变法,光绪邀请伊藤博文来中国,将李鸿章置于何地?李鸿章当时虽然被罢免闲居,但他的北洋系还在啊,任用伊藤博文岂不是打李鸿章的脸?梁启超在后来的《李鸿章传》也说过,当时清朝最强的军队还是要数李的北洋,你光绪、维新派就没考虑过这个问题,国家稳定还要靠人家李鸿章,你把人家的死对头拉过来,李鸿章和他的北洋脸上能有光吗?寒了北洋的心,你国都没了?还谈何变法。李鸿章的能量有多大?你看看后来的“东南互保”。慈禧、光绪出逃,就一个芩春煊还搭理了一下慈禧,谁搭理慈禧了?甚至,北洋已经有人在活动拥李鸿章为总统了,从李鸿章出访欧洲各国所受到的礼遇来看,洋人也会支持李鸿章,李鸿章推翻清朝只是在于他想不想的问题,就这么一根清朝的定海神针,光绪和维新派把他当落水狗。可见维新派什么水平。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戊戌变法包含什么废科举、裁冗官、练新兵这些都是不切实际的。废科举、裁冗官有用吗?有用,废科举,提倡新式学问肯定好,问题是封建王朝就是靠这些读书识字的人来做榜样来统治万民,你把科举废了,这些人怎么办?事实上,清朝就靠这些人撑着了,把唯一的拥趸拒之门外,裁冗官,能省下这些人的俸禄,可裁撤了他们,让他们去干啥?去造你清朝的反吗?科举选士本身就是笼络人心的手段,这是逼这些人去造反。连你维新派很多人都是靠科举成为官员的,竟没有一人能看到这一点。练新军简单,可将领何在?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后,为何没有迅速再组建起来,就是因为缺乏军官。要知道,北洋水师的管带们都是留过洋的。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中日合邦、把新疆卖掉以筹款奋发图强,这些没有实施不说,可没一条都能提现维新派的水平,戊戌变法就是书生的一厢情愿。就当时背景来看,慈禧叫停戊戌变法是对的,戊戌变法不是威胁到慈禧的利益了,是要把慈禧的提款机给变没了。

所谓能臣、能人,是在固有的体制中,能把他要做的事做到极致。王安石和张居正正是这种例子的正反面。当然,戊戌变法的本质是爱国。像著名的谭嗣同曾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有之,请自嗣同始!”而负责监斩的官员之后真的成了新法的支持者。

我是@史争朝夕 ,我们一起学习历史,关注我看我更多作品吧。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维新运动在戊戌年春夏之交已经达到最高潮。

9月14日这一天和往常一样,光绪皇帝在按先前的计划在乾清宫召见北洋水师学堂总办候补道严复及办理其他事务之后,至颐和园乐寿堂向慈禧太后请安,并准备就懋勤殿等事务向慈禧太后当面请示。

一、密谋应对

几天来被革职的礼部尚书怀塔布夫妇利用与总管内务府太监李莲英的特殊关系,不停地向慈禧太后哭诉自己的委屈,并离间太后与光绪帝的关系,称“皇上为左右荧惑,变乱朝政,求老佛爷作主”。而那些被怀塔布收买的大小太监们也可能因为新政的改革最终将侵害他们的利益,他们也随着怀塔布在慈禧太后面前肆意诋毁由光绪皇帝主导的新政改革。

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慈禧太后的判断。光绪皇帝在向慈禧太后请安后,慈禧太后劝告他在人事处理上不可操之过急,不要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轻易罢黜,不要将那些年轻的汉人政治新锐提拔到政治高层,更不能改变大清王朝的既成体制,由这些所谓“通达英勇之人”去议政。

对于慈禧太后的指责与劝诫,光绪皇帝有些能够接受,有些则不免进行了解释与辨白,这反而激怒了太后。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在太后看来,光绪皇帝的态度正好验证了几天来怀塔布等人在她面前的那些离间。于是慈禧太后毫不客气地批评光绪皇帝:“小子为左右荧惑,使祖宗之法自汝坏之,如祖宗何?”

太后的愤怒终于勾起了光绪帝的满腹委屈,他边哭边向太后说:“时事至此,敌骄民困,不可不更张以救,祖宗在亦必自变法。臣宁变祖宗之法,不忍弃祖宗之民、失祖宗之地,为天下后人笑,而负祖宗及太后之付托也。”

两人不欢而散。光绪皇帝根本无时间也无心情向太后提及与讨论于内廷开懋勤殿的计划,遂极其郁闷地返回自己的住所玉澜堂。

与慈禧太后发生言语冲突的当晚,光绪皇帝想了很多,也想得很苦。他虽然对太后的误解感到委屈,但他依然认为太后是大清王朝的靠山,是中国政治的最后把握者,他期待重臣能够从中斡旋,期待太后在明了真相后的谅解。

正是怀着这样一种心情,光绪皇帝第二天(9月15日)召见杨锐,与杨商讨对策。杨锐表示:“此陛下家事,当与大臣谋之。臣人微言轻,徒取罪戾,无益也。”为了克服杨锐的恐惧,光绪皇帝特别向杨锐下达了一份密诏,以便杨锐将来因此而获罪的时候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解脱。

诏曰: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老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登用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累次降旨整饬,而并且有随时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

即如十九日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情形也。朕亦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早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

果使如此,则朕位且不能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渐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英勇通达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等与林旭、谭嗣同、刘光第及诸同志等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候朕熟思审处,再行办理。朕实不胜紧急翘盼之至。特谕。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这份密诏就是后来康有为所奉的“衣带诏”的原本。从这份密诏,可以看出:

(1)帝后的言语冲突,是那些被罢黜的“老谬昏庸”大臣在太后面前哭诉引起的,太后希望皇帝今后处理人事方面更加谨慎,不要动辄罢黜这些大臣,以免闹得人心惶惶;

(2)慈禧太后指出提拔汉族出身的政治新锐要谨慎;

(3)光绪皇帝虽曾坚持己见,但太后以为这是政策的底线,不容讨论;

(4)皇帝感到自己权力不足,如果一味坚持,帝位且不能保,也就谈不上维新事业了;

(5)皇帝希望杨锐等军机四章京筹商一个办法,既能继续维新事业,又不拂逆太后的旨意。

有了光绪皇帝的密诏,杨锐提出四点建议供皇上参考:

第一,重建皇权中心的权威与秩序,由慈禧太后郑重其事地举行一次授权仪式,亲挈天下以授之皇上”。而皇上应该确认太后在政治决策中的至上地位,同意太后拥有政治决策的最终否决权,“应宜遇事将顺,行不去处,不宜固执己意”。

第二,建议对所有将要进行的改革方案通盘考虑,宜有先后次第。

第三,建议在新政推行期间“进退大臣不宜太骤”,以免在政治上引起不必要的纠纷与反弹。

第四,鉴于帝后冲突的原因都是偏信了康有为的意见,杨锐建议光绪皇帝一定要尽快与康有为脱离关系,否则祸患不得平息。杨锐的原话是:“康不得去,祸不得息。”

退朝后的杨锐急邀与自己关系比较密切的同僚林旭交换看法,对于林旭过于听信康有为的偏激主张提出了批评,“责林甚切”,林旭“默然无声”,似乎同意杨锐的判断与建议。

9月17日上午,光绪皇帝在颐和园召见林旭。关于这次召见的详细情况史料缺载。不过,这次召见确实为后来康有为等人的行动提供了一个明显的助动力,那就是在光绪皇帝召见林旭之后,清廷极端反常地“明降谕旨”,责成康有为迅速出京,不得迁延观望,将杨锐的“去康”建议具体落实。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林旭退朝之后即赶到康有为居住的寓所通报情况,不料康有为外出未归,林旭遂留下一张便条离去,告诉康有要事通报,明早再来。

第二天一大早,林旭如约拜访康有为,向他通报了自己昨天面见光绪皇帝的情况,并口述光绪皇帝的口谕如下:

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之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速外出,不可延迟。汝一片忠爱热肠,朕所深悉。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将来更效驰驱,朕有厚望焉。特谕。

林旭作为唯一在昨天与光绪皇帝见过面的直接当事人的转述引起了康有为的高度关切,他肯定觉得这件事太不同寻常了,清政府既然以光绪皇帝的名义明降了谕旨,何以又让林旭面传口谕呢?朝廷究竟发生了什么事?难道光绪皇帝已经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所控制而不得自由了吗?

他一面草密折谢恩表示要“誓死救皇上”,请林旭复命,并奏报自己肯定将在第二天启程赴上海督办官报;一面招来谭嗣同、梁启超、徐仁镜、徐仁录及乃弟康广仁以及袁世凯的重要幕僚徐世昌等一起商量应对之策。

康有为凭记忆向他们转述了光绪皇帝先后向杨锐及林旭颁布的两道密诏,认为光绪皇帝主导的新政已经在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势力的反扑下彻底失败了。与会者抱头痛哭。激于义愤,他们决心不惜牺牲自己去拯救皇上,并由此将他们心目中的慈禧太后由先前的守旧势力头目设想为真正的敌人,讨论的结果是尽快准备武力或设法动用清朝已有的军队解决问题。

对和平变革步履维艰早就不耐烦的康有为很早就期待军事解决问题。先是,随着九月天津阅兵日期的日趋迫近,各种政治传闻层出不穷,他愈益担心守旧势力可能会借天津阅兵的机会除掉光绪皇帝,拥戴慈禧太后重新出山。

至光绪皇帝下决心开懋勤殿征用通达时务之士以议新政的时候,康有为连日草拟一份极端重要的奏折,建议光绪皇帝仿日本的军事体制,建立属于自己统帅的参谋本部;将光绪二十四年改为“维新元年”,以新天下耳目;又建议光绪皇帝“变衣服而易旧党心志”;请光绪皇帝迁都上海。光绪皇帝被康有为这些见解所吸引,“上皆然之”。

掌握军队需要相当的时间,这一点康有为和他的追随者都很清楚。政治局势的日趋危机迫使康有为等人作出极端冒险的决策。他们一方面继续设法拉拢袁世凯或其他军队领导人,还利用会党进行军事冒险。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按照康有为等人的计划,只要他们能够调集一批绿林好汉,由这批绿林好汉出面发难,劫制慈禧太后,迫使慈禧同意放权或放手让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这样他们的新政计划就可以继续进行。

一旦被劫制的慈禧太后拒绝合作、不愿放权或不愿放手让光绪皇帝进行政治改革,他们就可以将慈禧太后废黜。

康有为的这些计划得到了谭嗣同等人的回应。

二、游说袁世凯

康有为认为,在清军已有的将帅之中,袁世凯夙驻高丽,知外国事,讲变法,过去也曾附和他一起办过强学会,知其与董福祥、聂士成等一介武夫迥异。

思想上的契合,使康有为觉得袁世凯是最理想的人选,所以早在新政开始之初,他就有意识地派徐致靖的侄子徐仁录与袁世凯进行联络,以期将来在军事方面有所凭借。

9月11日,康有为代署礼部右侍郎徐致靖草拟了一份保荐袁世凯的密折,盛赞袁世凯家世将门,深娴军旅,于近代西方各国兵制及中国现在应行内政外交诸政策,无不深观有得,动中机宜。由袁世凯负责训练的新军不仅在中国诸军中出类拔萃,而且获得了诸如俄国、日本一些军人将领的赞赏。

光绪皇帝在阅读了这份保荐奏折之后命令:“电寄荣禄,著传知袁世凯即行来京陛见。”并且他下令按程序将徐致靖的这份保荐书“恭呈慈览”。

9月16日黎明时分,光绪皇帝在颐和园毓兰堂召见袁世凯,垂询军事方面的问题甚详。袁世凯均据实回答。当天的召见本身没有多少内容,君臣之间的对话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原本对此次召见甚有期待的袁世凯颇感失望,他在退下之后即奏曰:“九月有巡幸大典,督臣荣禄饬臣督率修理操场,并先期商演阵图,亟须回津料理。倘无垂询事件,即请训。”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光绪皇帝就此传下话来,嘱袁世凯待四日后请训,不会耽搁天津方面的事务等。随后,光结皇帝任命袁世凯为侍郎候补,专责训练新式军队。

第二天一大早,袁世凯来到颐和园谢恩,当面向光绪皇帝表示自己无寸尺之功,受破格之赏,惭怵万状。光绪皇帝笑着说:“人人都说你练的兵、办的学堂甚好,此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

9月18日晚,袁世凯因接到回防天津小站的命令,正在准备请求提前请训的奏折时,谭嗣同在夜幕沉沉中匆匆前来拜访。谭嗣同首先对袁世凯的提升表示祝贺,紧接着就告诉袁有密语相告。

袁世凯告诉谭嗣同,因为刚刚收到天津方面的电报,得知英国兵舰数艘在大沽口海面游弋,正在准备具折次日请训,请训后即回天津。听了袁世凯的说明,谭嗣同引入正题道:“外侮不足忧,大可忧者,内患耳。”世凯急询其故,嗣同乃云:“公受此破格特恩,必将有以图报,上方有大难,非公莫能救。”

袁世凯闻言失色,急忙向嗣同辩白道:“予世受国恩,本应力图报称,况已身又受不次之赏,敢不肝脑涂地,图报天恩,但不知难在何处?”

谭嗣同于是直截了当地告诉袁世凯,根据他们所获得的情报,荣禄最近向慈禧太后献策,将废立弑君。袁世凯表示愿闻其详。谭嗣同遂出一草稿,如名片式,内有关于荣禄“谋废立弑君,大逆不道,若不速除,上位不能保,即性命亦不能保。袁世凯初五请训,请面付硃谕一道,令其带本部兵赴津,见荣某,出硃谕宣读,立即正法。即以袁某代为直督,传谕僚属,张挂告示,布告荣某大逆罪状,即封禁电报局、铁路,迅速载袁某部兵入京,派一半围颐和园,一半守宫,大事可定。如不听臣策,即死在上前……”



谭嗣同还自信地告诉袁世凯:“我雇好汉数十人,并电湖南召集好许多人,不日可到,去此老朽,在我而已,无须用公。但要公以二事:诛荣某、围颐和园耳。如不许我,即死在公前。公之性命在我手,我之性命亦在公手。今晚必须定议,我即诣宫请旨办理。”

袁世凯看到谭嗣同的“腰间衣襟高起,似有凶器”,于是知道谭嗣同不从他这里得到准确的回答决不会轻易离开,稍加考虑,告诉谭嗣同:皇上“九月即将巡幸天津,待至伊时军队咸集,皇上下一寸纸条,谁敢不遵,又何事不成?”

谭嗣同对曰:“等不到九月即将废弑,势甚迫急。”

袁世凯道:“既有上巡幸之命,必不至遽有意外,必须至下月方可万全。

谭曰:“如九月不出巡幸,将奈之何?”

袁曰:“现已预备妥当,计费数十万金,我可请荣相力请慈圣,必将出巡,保可不至中止,此事在我,你可放心。”

谭云:“报君恩,救君难,立奇功大业,天下事入公掌握,在于公;如贪图富贵,告变封候,害及天子,亦在公;惟公自裁。”

袁世凯闻言而怒,信誓旦旦地告诉谭嗣同:“你以我为何如人?我三世受国恩深,断不至丧心病狂,贻误大局,但能有益于君国,必当死生以之。

谭嗣同说:“自古非流血不能变法,必须将一群老朽全行杀去,始可办事。”

谭嗣同离开之后,袁世凯的心情无论如何也难以平静。他反复筹思,如痴如病,原准备天亮前递折请训然后提前一天返回天津的计划也只好告吹。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9月20日晨,袁世凯按照原先的计划赴宫中请训,请训之后,袁世凯回到天津,即赴总督府向荣禄汇报北京之行,略述内情。因有人来谈其他事务,袁世凯约明日再来详谈。

第二天一大早,荣禄迫不及待地“枉顾”世凯处详谈一切。袁世凯比较如实地向荣禄描述了谭嗣同夜访的全过程以及自己的看法。由于谭嗣同夜访的主题是杀荣禄、围颐和园,所以袁世凯在描述的过程中,重申这只是谭嗣同、康有为等“群小结党煸惑”,并不代表光绪皇帝的意思,甚至可以有把握地说,光绪皇帝对于这些阴谋并不知晓。

对于谭嗣同的这些指控,素来沉着的荣禄大惊失色,大呼冤枉:“荣某若有丝毫犯上心,天必诛我。近来屡有人来津通告内情,但不及今谈之详。”袁世凯也向荣禄明确表示:所谓杀荣禄、围谋顾和园的计划“与皇上毫无干涉,如累及上位,我唯有仰药而死耳”。

荣禄、袁世凯筹思良久,迄无善策。不料至傍晚,却从北京传来有关慈禧太后重新训政、康有为革职以及缉拿康广仁等方面的电报。也就是说尚未待袁世凯,荣禄动手,北京方面已由慈禧太后为主导,成功地控制住了局势。

三、伊藤博文来华

9月11日上午,伊藤博文一行抵达塘沽;14日,抵达北京。伊藤博文在中国最敏感的时间访华,伊藤博文的此次中国之行不可能不带有政治目的。

他在晋见光绪皇帝之前曾与正在北京的英国记者莫里循有过一次长时间的谈话,据莫里循的印象,“伊藤访华的目的可能还没有人知道”。根据莫里循的记忆,伊藤博文向他谈了至少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中国的内政即正在进行的维新运动,二是日本与中国联盟的可能。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在北京,伊藤博文拜访了庆亲王奕劻及总理衙门大臣崇礼、廖寿恒、张荫桓等。谈话涉及中国维新事业的进程。

康有为虽然不相信两宫的矛盾还有调和的余地,但李提摩太的告诫也不能不引起他的注意。所以,他此时除与其门徒积极地准备以武力手段解决问题外,也参照李氏的建议,寻求调和两宫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第二天午后,康有为专程拜访伊藤博文,两人进行了长达三个小时的谈话,其基调就是请伊藤出面说服慈禧太后支持改革。

伊藤表示有机会谒见太后时,当尽忠告。伊藤博文的友好态度给予康有为心理上极大的满足,他不禁当面称颂伊藤曰:“君侯能为太后逐一言此,则一席话足救我中国四万万人,岂惟敝邦幸福,东方局面,地球转运,实系在君侯焉!”伊藤也不禁夸赞康氏谓:“公等赤心,仆所敬必以尽心于敝邦者,移以尽忠于贵国也。”

伊藤博文出于礼貌与同情答应了康有为的一系列请求,但伊藤内心恐怕已经相当清楚,他可能没有时间或者说没有机会拜谒中国的实际最高领导人慈禧太后,所以他的这些答应并没有多少实在意义。

9月20日上午11时许,伊藤博文如约来到勤政殿拜谒光绪皇帝。从日本方面随行人员公布的记载看,二人对话主要是礼节性内容,大体上是外臣觐见礼节、外交辞令,实质性对话比较简单。

由于伊藤博文特殊的身份与背景,加上那时传媒业不是太发达,他的活动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京城内外传言四起,或云伊藤博文将于某日被皇上召见,伊藤将向皇上呈递改革的条陈;或有京朝大小官员连日上奏请朝廷聘请伊藤博文为中国政府顾问;更有传言称庆亲王奕劻与端王等一起赶赴颐和园,哭请慈禧太后训政,以防止皇上擅自做主聘请伊藤为中国政府的顾问,到那时,恐怕大清王朝“不复为太后有矣”!

这些传言虽然没有多少真实的根据,但在当时已经极度紧张的政治气氛下,肯定会对时局的演变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杨崇伊后来据此奏请慈禧太后重新训政,或许都与这些传言有着密切的因果关联。

四、康有为仓皇出逃

谭嗣同夜访袁世凯的可能性结果,康有为等人早已料到。所以当谭嗣同前往袁世凯的住所详谈的时候,康有为已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这天晚上,他在南海会馆“尽却客”,收拾自己的行装及书籍文稿,一且消息证实,即按照光绪皇帝的谕旨所指示的那样,离京出走,赶赴上海。

当天夜里12时左右(子刻),内城门开,他遂与杨深秀等人分手,入城至金顶庙容闳的寓所,与当晚早些时候就已到达这里等候谭嗣同消息的梁启超会面。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等了3个小时左右,深夜3时许(也即9月19日凌晨3时许),与袁世凯长谈而并没有获得实际结果的谭嗣同按照原先的约定来到金顶庙容闳的寓所,向康有为梁启超及容闳通报与袁世凯谈话的情况。

谭嗣同的判断不太乐观,他们得出的一个共同结论是袁世凯不可能“举兵扶上,清君侧”。虽然这一结果也在他们的预料之中,然而一旦被证实还是不免令人失望。康有为决计按照先前已确定的计划,尽早离开京城,赶赴上海,另想办法。

9月19日晚,翰林院侍读黄绍箕为康有为设宴饯行。席间,他们互相通报了相关情况。黄绍箕告诉康有为,据他所得到的消息(其实都不过是传言),现在局势非常危险,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对康有为非常恼火,估计荣禄可能会采取非常措施加害于康先生。

为了康的安全,黄建议康易西服出京,直奔山东,不要经过荣禄的辖地天津;或易僧服避入蒙古。黄绍箕似乎相信,康有为只要躲过了荣禄的捕杀,就没有大的危险。黄绍箕的信息与建议当然同样引起了康有为的重视,这更促使他必须尽快离开北京这个是非之地。

饯行宴后,康有为郁郁寡欢地回到了南海会馆。不一会儿,林旭来谈。林旭告诉康有为,据他所知道的消息,英国与俄国今天已经开仗,今天晚上慈禧太后也突然提前从颐和园返回宫中。

这一新的变化自然引起康有为的注意,他又开始侥幸地认为,外交危机的突然到来,或许能够缓解国内的政治冲突。他觉得慈禧太后等那些守旧势力无论怎样痛恨他们这些维新派,也不会在外交危机的严重关头发动政变,于是“稍为安心”,对于已经确定的离京出走计划又表示了犹豫。

在弟子门生的强烈要求下,康有为同意留下梁启超、康广仁等人继续在京城“谋救”皇上,他个人于9月20日天未明时凄凉离京出走。

五、新政终结

9月18日,掌广西道监察御史杨崇伊上奏折,恳请慈禧太后“即日训政”。秦折所列举的几点理由主要有:

其一,文廷式创设大同学会,“外奉广东叛民孙文为主,内奉康有为为主”;

其二,康有为与其弟康广仁、梁启超来京讲学,“将以煽动天下之士心”,“两月以来,变更成法,斥逐老臣,借口言路之开,以位置党羽”;

最重要的是其三,指责光绪皇帝听信康有为等人的蛊惑宣传,企图引用东洋故相伊藤博文。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奏折称:“风闻东洋故相伊藤博文即日到京,将专政柄。臣虽得自传闻,其应如响。伊藤果用,则祖宗所传之天下,不啻拱手让人。”这份奏折显然使慈禧太后深感不安。

据记载,慈禧太后“原定初六日还宫,皇上于初三日代传懿旨,忽于初三日酉刻进城,诸务仓促未备。所以匆匆还宫者,为监视皇上见伊藤也。”可见,慈禧太后临时改变计划,提前自颐和园回宫,赶在光绪帝接见伊藤时在屏后监视政情是很紧张的。难怪光绪帝与伊藤的会见外交辞令式的客套居多会见程式行礼如仪。

慈禧太后于9月19日夜提前还宫,表明她完全接受了杨崇伊奏折,决心恢复“训政”。20日中午,她在屏内监视了光绪帝与伊藤博文的会见。在迫使光绪帝接受“训政”后,21日一大早,慈禧太后返回颐和园。

同日,她以皇帝名义发布两道谕旨:

一、工部候补主事康有为结党营私,诱言乱政,屡经被人参奏,著革职。并其弟康广仁,均著步军统领衙门拿交刑部按律治罪。

二、现在国事艰难,庶务待理。朕勤劳宵旰,日综万机,兢业之余,时虞丛脞。恭溯同治年间以来,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皇太后两次垂帘听政,办理朝政,宏济时艰,无不尽美尽善。因念宗社为重,再三吁恳慈恩训政。仰蒙俯如所请,此乃天下臣民之福。由今日始,在便殿办事。本月初八日,朕率诸王大臣在勤政殿行礼。一切应行礼仪,着各该衙门敬谨预备。

遵照清廷的决定,步军统领衙门于同一天早上派缇骑数百人分别包围了南海会馆及张荫桓的官邸,抓到了康有为的弟弟康广仁及康有为的门人并仆人等多人,并查获康有为收到的书函百余封、门簿一本等文件。

同日晚,杨崇伊把慈禧“训政”的消息带到直隶总督荣禄处,并在天津获悉了袁世凯所述谭嗣同有谋围圆明园、劫制皇太后的密谋,次日,赶回北京,把消息捅给了庆亲王奕劻。奕劻立即报给了慈禧太后。

当慈禧太后得知审讯康广仁的报告后火速赶回宫中,据说抵达宫中的时候已在21日深夜或22日凌晨时分。返回宫中的慈禧太后立即在便殿召集紧急会议,庆王、端王、军机御前大臣跪于案右,光绪皇帝跪于案左,慈禧太后并设朱杖于座前,疾声厉色责问皇上:“天下者,祖宗之天下也,汝何敢任意妄为?诸臣者,皆我多年历选,留以辅汝,汝何敢任意不用?乃竟敢听信叛逆蛊惑,变乱典型。何物康有为,能胜于我选用之人?康有为之法,能胜于祖宗所立之法?汝何昏聩,不肖乃尔!”

听了太后的指责,光绪皇帝战栗对曰:“是固自己糊涂,洋人逼迫太急,欲保存国脉,通融试用西法,并不敢听信康有为之法也。”太后闻言厉声怒曰:“难道祖宗不如西法,鬼子反重于祖宗乎?康有为叛逆,图谋于我,汝不知乎?尚敢回护也!”太后复厉声问:“汝知之乎,抑同谋乎?光绪皇帝战栗对曰:“知道。”太后曰:“既知道还不正法,反要放走?”皇上即云:“拿杀。”

清廷立即决定,一是电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荣禄及上海道蔡钧等,着荣禄于天津火车站及塘沽一带严密查拿康有为行踪,若康有为从天津逃走,着蔡钧等在康抵达上海时立即抓捕,务必不要让其避匿租界;二是责成步军统领衙门加强对紫禁城、西苑及颐和园三处的警卫力量,严防康党门徒狗急跳墙,借机生事。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9月23日晨,慈禧太后在勤政殿举行重新训政的正式典礼,接受光绪皇帝及百官的恭贺。典礼毕,慈禧太后复于便殿召集群臣继续审问光绪皇帝,并将所查抄皇上书房中及康有为寓中奏章、说帖等件,逐条审讯,以诸臣质之。

内有杨锐、林旭述光绪皇帝催康有为迅速出京之函,慈禧太后大怒,问皇上,皇上不敢认,推托为杨锐的意思。其实,慈禧太后此时已经从荣禄那里获知袁世凯的报告,对康有为、谭嗣同的密谋已有大概的了解,但她似乎还不知道此事与光绪皇帝是否真的有牵连,所以她问皇上康有为的这一计划究竟是什么意思。

康有为的谋围颐和园、劫制皇太后的计划,其实根本就没有明白告诉过光绪皇帝,因此光绪皇帝也就很难说出康计划的真实企图,只得将此计划的责任推到康有为一人头上。

这实际上意味着光绪皇帝的立场正在发生急剧转变。24日,上谕宣布张荫桓、徐致靖、杨深秀、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先行革职。至此,戊戌年间以康有为“谋反”罪名而受牵连人员已增加至十人左右。

军机四章京的被捕,特别是光绪皇帝最为信赖的大臣张荫桓的下狱,实际上势必追究光绪皇帝的责任。

在这种情况下,光绪皇帝在事实上也已经无法正常工作。然而传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国不可一日无主,在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光绪皇帝领导或指使康有为等人谋反弑后的情况,下,慈禧太后也无法罢黜光绪皇帝的地位,也无法很快找到个能够多替代光绪皇帝的入。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因此光绪皇帝既不能引咎辞职,也无法处理朝政。9月25日,皇帝表示:“自四月以来,屡有不适,调治日久,尚无大效。京外如有精通医理之人,即著内外臣工切实保荐候旨。其现在外省者,即日驰送来京,勿稍延缓。显然,光绪皇帝借身体有病为由,检讨新政开展以来的作为,带有自责之意。

此后,在慈禧太后的主持下,为稳定大局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第一,严惩与康有为案有关人员。9月29日,公布了康有为罪行,宣布处死康广仁、杨深秀、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第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

第二,任命、调动中央和地方政府要员,组成新的负责机构。除荣禄、徐用仪的任命外,又调启秀为礼部尚书,赵舒翘为刑部尚书,裕德为理藩院尚书;任命前革职官员怀塔布为都察院左都御史兼总管内务府大臣,赏袁昶在总理衙门行走等。一些地方官员也相应作了调配。

第三,撤销新政期间的若干举措。首先恢复先前一度下令裁撒的詹事府、通政司、大理寺、光禄寺、太仆寺、鸿胪寺等衙门,裁撤《时务官报》,废止士民上书。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除京师大学堂继续兴办外,其他新政事业大多废止。慈禧太后还颁发懿旨,规定乡会试及岁科考等悉照旧制,仍以四书文、试帖、经文、策问等项分别考试;经济特科,易兹流弊,即行停罢。

第四,实施加强社会控制的措施。首先宣布康有为“学术乖谬,大背圣教。其所著作,无非惑世诬民、离经叛道之言”,命令将康有为所有书籍板片,由地方官严查销毁,“以息邪说而正人心”。

湖南是新政最为活跃的地方,清廷特别对湖南采取措施,命令张之洞执行:“湖南省城新设南学会、保卫局等名目,迹近植党,应即一并裁撤;会中所有学约、界说、札记、答问等书,一律销毁,以绝根株。”

对于报馆,重申严禁:“近闻天津、上海、汉口各处,仍复报馆林立,肆口逞说,妄造谣言,感世诬民,罔知顺忌,亟应设法禁止。”认为报馆主笔都是斯文败类,不顾廉耻,各地地方官要严行访拿,从重惩治,“以息邪说而靖入心”。对于维新时期的各地学会,也命令禁止。

第五,停止阅兵,加强练兵。为了防止万一,在处死谭嗣同等六人后,清政府又明令停止原计划于10月在天津的阅操。懿旨强调,现在时事艰难,以练兵为第一要务,特别任命荣禄为钦差大臣,节制提督宋庆所部毅军、提督董福祥所部甘军、提督聂士成所部武毅军、候补侍郎袁世凯所部新建陆军,以及北洋各军,统一事权,认真督练,俾使各军悉成劲旅。

慈禧太后出园训政,光绪皇帝养病,康有为、梁启超出逃,戊戌六君子被杀,荣禄调任中央主持政府日常事务,新政期间的新生事物,除了保持京师大学堂外,其他大多复旧。

慈禧太后说:“我朝圣圣相承,宪度修明,尽美尽善。至于厚泽深仁,难以枚举。”大体上,整个社会运转和政治操作,恢复旧时模样。

此均标志着轰轰烈烈的百日维新运动彻底结束,中国在沉闷与失望中结束了1898年。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在戊戌变法刚开始的时候,慈禧太后还是比较支持的。(慈禧当政48年,如果不支持,变法根本搞不了100天!)那么,后来又为什么发生戊戌政变的呢?

康有为曾这样说:“反维新运动,是西太后和光绪皇帝间争权的结果。

梁启超分析政变原因则言及有两大弊端:“其一由西后......久蓄废立之志;其二由顽固大臣痛恨改革也。

也就是说,刺激戊戌政变发生的主要原因是帝后的权力之争,但也不可避免地掺杂了一部分政见之争。

慈禧当政48年,不能不说她对权力有一种由衷的嗜好。当初她同意变法的时候,其实就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把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赶出朝廷,让他回家养老去了(翁同龢其实不属于顽固保守派,他本人是倾向于变法的,也为维新摇旗呐喊过);把自己信任的荣禄安排在执掌京畿军权的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的位置上;收回二批以上大臣的任命权,准备再天津阅兵。

这样一来,就把军权、人事权都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预先让荣禄有兵,大概是慈禧怕维新分子把光绪引上于自己不利的道路,以防“帝党”借变法之机扩大自己的力量。但是,在光绪帝及康梁看来,“为荣相请训时,太后两次密语者,即天津阅兵将行废立也。”

慈禧天津阅兵的安排,深深刺激了维新派,他们认为慈禧这是打算废掉光绪,而光绪废掉,变法也就会戛然而止,所以,在康梁主持下,就有了召见袁世凯等一系列活动。

对于阅兵,慈禧开始并没有废立之心。直至八月初二日,庆亲王、端亲王一起到颐和园哭求太后训政,且信誓旦旦地说:“伊已定初五日觐见俟见机一洩,恐天下不复为太后有矣......”

慈禧这个人的掌控欲是很强的,她总是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周围所有人的举动,即便是到了其生活的最后几年,美国画师卡尔为她画画时,她都要派御前翻译官德龄监视。

而光绪即便在亲之后政以后一般事事都要请懿旨,但这一次竟然自作主张把一部的尚书、侍郎六人统统免职,把一个“七品小京官”破格升为四品。第二天,不仅又破格提拔了四个小臣,而且赋予更大的权力。

七月十二日,光绪又突然将李鸿章免去总理衙门大臣,虽李鸿章因甲午一战声誉受损,但毕竟是慈禧的得力干将。与此同时,光绪在康梁等人的建议下,召见袁世凯。也许他并不是有意要做什么或是想和太后作对,但他所做的无疑已向慈禧的权威直接发起了挑战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这当然是慈禧所不能容忍的。

慈禧的这种态度变法,可以从历史记载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光绪到颐和园朝旨,太后责难说:“九列重臣,非有大故,不可弃,今以远间亲,新间旧,徇一人而乱家法,祖宗其谓我何?

说到底,光绪和维新派后来的一系列动作,触动了慈禧敏感的神经,在侵夺慈禧的人事任免权,挑战她的权力威信。

政变的另一主要诱因则是路线问题。

1898年的争论并不是集中在要不要改革的问题上,而是集中在是推行康有为的激进主义还是继续坚持温和的自强路线的问题。

慈禧自执政以来,一直奉行比较温和的保守自强路线,在洋务运动中,自强运动已经坚持了近40年,而维新派要将法尽变,将顽固守旧分子尽除,这不仅是她心理不愿接受,而且不符合她的权力制衡观。

在当时的社会大背景下,慈禧还不能接受“俄顷尽废二千年来相蒙旧制”,况且当时的国情决定改革并非是一蹴而就的。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慈禧也是可以扯起“变法”的大旗的,清末十年宪政,比起维新变法来说更激进,更深化,程度已经到了把埋葬清王朝的程度了。而这其实也是慈禧在庚子事变后维持自己摇摇欲坠的统治, 不得已的选择。

从光绪的一系列人事罢免开始,政变就必然要发生了。维新派企图发动军事暴动,尤其是伊藤博文的来华,促成了政变的发生。

维新派要发动军事暴动,就要选将,他们打算在袁世凯、董福祥、聂士成三人中选,经过商议,认为后二者“一介武夫”,难当重任,最后认定袁世凯才是“将才”,遂有了9月14日袁世凯入京,16、17两日光绪接见袁世凯,以及18日谭嗣同秘访住在法华寺的袁世凯,商议的也就是政变这个事情。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维新派自以为密谋是在秘密进行的,但实际上很早就被慈禧所知晓了。

早前,御史杨深秀同文悌在宫内值班,文悌 反复向杨深秀说慈禧的坏话,骂她专制,还慷慨背诵徐敬业《讨武氏檄》,扬言谁敢做当今的徐敬业,他就愿意做骆宾王。这人举例都举得不吉祥,徐敬业骆宾王死得悲壮啊。

杨深秀听了很受感动,便向康有为提及此事,康让杨小心文悌的为人,然而,杨深秀终为文悌感动,泄露了维新派准备军事暴动的秘密。两面三刀的文悌立马掉头跑去颐和园告发了维新派。

9月中旬,慈禧频频活动,使得康有为等人的军事准备加紧进行。维新派一面与袁世凯接触,让他去领导天津新军入京包围颐和园,同时还准备了一干“死士”,让毕永年率领,进颐和园捉拿慈禧太后。

9月14日晚9点,康有为向毕永年发布命令,让他赶紧集中死士,近日发动“围园捕后”;9月16日晚8点,康有为、谭嗣同又找毕密谋,让他去袁世凯军营中与袁世凯一起行动,并且说这是光绪的意思。

其实,慈禧不仅从文悌的告密中知晓了维新派策划政变的密谋,同时,在光绪接见袁世凯的时候,总是有慈禧安排的人偷听。

慈禧一直密切注视维新派的上述活动,剑拔弩张,待时发动政变。恰在此时,日本前首相伊藤博文来华访问,促进了慈禧发动政变,向维新派举起 屠刀。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1898年秋,伊藤以个人游历身份先去了朝鲜,9月8日由朝鲜来清国,9月11日到达天津,荣禄听说伊藤博文来华疑虑重重,怕有“非常之变”,而那几天,维新派也在劝关系请外人为顾问,帮助变法,伊藤博文就是首选对象。

而保守派最怕外国人参与引起国际争端,9月12日,荣禄将伊藤接入天津直隶总督衙门,又在北洋医学堂设宴招待,让袁世凯和聂士成作陪。席间,荣禄借故溜出去,电告慈禧,让保守派作出对策。

9月16日,康有为和军机处的维新章京分别与进京的伊藤博文谈话,谈及的全是变法之事,伊藤答应康有为,愿在光绪与太后之间作出努力,促成变法。一阵活动之后,维新派决定聘请伊藤作变法的顾问官,光绪同意,决定9月20日召见他,同时决定9月20日召见英国人李提摩太,一样就职顾问官。

伊藤与维新派的种种活动,刺激到了保守派,他们下定决心,要在9月20日内光绪与伊藤接触之前先行下手,发动政变。

9月18日,保守派骨干杨崇伊向慈禧上密折,请求太后“训政”。密折说:东洋伊藤到京:将专政柄“,只有请太后”训政“,天下才可”转危为安“。9月19日,荣禄由天津赶往北京,参与政变密谋。当晚,慈禧由颐和园赶回紫禁城,宣布”训政“,幽禁光绪帝,发动了政变,至此,百日维新宣告失败。

犹太人的前世今生,在离开耶路撒冷1800多年后,为何又要回来建国?

应许之地,如果你曾经接触过这个词,或许就能理解为什么现在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会如此纠葛了。两个种族在争夺同一片领土,是否该有个先来后到的道理?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一、先看看以色列早期的神话,图个乐吧。

在西方世界,上帝有多个称呼,在基督教中,上帝被称之为耶和华,而在犹太教中,上帝则被称之为雅威。也许是翻译的问题,亦或是流传的时候,哪个大教主喊错了上帝的名字,也就这么各论各的了。

总之在犹太教中,上帝也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夏娃是亚当的一根肋骨变的!),这两位也在伊甸园里偷偷吃了禁果,估计滋味不错,所以没事儿就瞎吃,结果被上帝发现了。

上帝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亚当和夏娃就失去了伊甸园的居住权。被赶出来的亚当和夏娃成为了凡人,凡人在没有追求的时候最喜欢干嘛?当然是生孩子!既然已经没法成神了,那就好好生孩子吧!

于是乎人类就这么出现了(特指西方人,跟咱们没啥关系,咱是女娲捏出来的)。过了很久以后,上帝俯视人间,吓了一大跳,这都是啥玩意儿啊!

原来上帝发现,亚当和夏娃生仔的速度太快了,而且生出来的家伙由于近亲结婚,大多数充满了邪恶感。这下上帝要出手了,结果自然也就不简单了。

不过人间也有上帝安排的卧底,一个叫诺亚的家伙就是卧底。上帝打算用洪水毁了人类世界的时候,还不忘通知一下这个老伙计,让他搞条船逃生。

你别说,上帝做事还蛮讲规矩,前段时间以色列在轰炸一栋楼的时候,不是还提前打了个电话,让楼里的老百姓先走嘛!估计就是跟他们的上帝学来的。

上帝叮嘱诺亚,你小子可以带上你的老婆,你儿子和你儿媳妇儿,还有单纯一点畜生包括小鸟,也可以带上7公7母,不单纯的畜生只能带1公1母。

也就是说亚当和夏娃的后人中,就剩下诺亚这一脉传承了下来,其他人都被上帝给清洗掉了。看来上帝的水平也很一般啊,搞洪水杀一片太过分了吧?咋不定点打击呢?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二、以色列人得到了所谓的应许之地。

诺亚他们家不知道在船上传承了多少代,等到洪水退去后,再次回到了陆地上。到了第十代子孙亚伯拉罕的时候,又出新的幺蛾子了。

由于人类繁衍的速度有点小疯狂,显然没搞计划生育。所以稍微聪明一点的人,就会想着搞个小宗教来吸引一帮糊涂虫来给自己上贡。

这哪成呢?可是洪水那一招用过了,再用未免有点太损了。于是上帝就偷偷找到了亚伯拉罕,告诉他:你小子带着你的后人信奉我,我给你一块地盘让你建国。这块应许之地就是迦南。

亚伯拉罕流着哈喇子连连点头,从此他们家就开始信奉上帝。但问题来了,亚伯拉罕当时还没有子孙,因为他的媳妇儿撒拉一直怀不上孩子。

这事儿上帝也愁坏了,毕竟亚伯拉罕要是断子绝孙的话,那他的计划岂不是落空了?应许之地不就白给了嘛!

不得不说撒拉很通情达理啊,她主动把自己的女仆夏甲送给亚伯拉罕做小老婆。于是在亚伯拉罕85岁的时候,夏甲给他生了个大儿子叫以实玛利。

结果打了个盹的上帝一看,不对啊,我要的是撒拉生的儿子!可这个时候亚伯拉罕已经99岁了。大哥啊,你要玩我也不能这么玩啊!99岁你让我咋生孩子!

别担心,上帝给你解决一切问题!于是乎在亚伯拉罕100岁那一年,他90岁的老婆撒拉还真的给他生了大儿子,叫以撒。显然以撒就是亚伯拉罕的嫡子,专门负责信奉上帝。

  1. 亚伯拉罕的大儿子以实玛利,虽然年长,但是是庶出,他的后代就是现在的阿拉伯人。
  2. 亚伯拉罕的二儿子以撒,虽然年幼,但是是嫡子,他的后代就是现在的以色列人。

那么你觉得应许之地迦南到底该给哪一系来掌管呢?由于以撒是天选之子,所以在撒拉的威逼之下,亚伯拉罕就把小老婆夏甲和夏甲的儿子以实玛利给赶走了,而亚伯拉罕的所有财产,都归以撒继承。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三、以色列的流浪历史。

以撒作为亚伯拉罕的嫡子,自然成为了合法继承人。真正牛的还不是他,是他的儿子雅各,这哥们可不是卖车的,他是以色列人的老祖宗。一口气生下了12个儿子,便成了厚礼以色列的12支派先祖。

雅各在跟天使摔跤,被胖揍了一顿,甚至还缺了一条腿的情况下,得到了一个新名字,那就是以色列!

第一次迁徙,从迦南前往埃及。

儿子一多地盘就不够分了,于是这些孩子们有点出息的,都想要出去自己打一片天下。比如说雅各的小儿子约瑟,就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约瑟跑埃及打短工,莫名其妙就成了埃及的宰相,你说牛不牛?恰好当时迦南地区在闹饥荒,儿子这么出息,干嘛不去投靠呢?于是乎,以色列家族集体从迦南地区迁徙到了埃及。

第二次迁徙,从埃及前往迦南。

约瑟活了110岁,他们家的人挺能活的。可以说约瑟在的时候,以色列家族有人罩着,那日子过得风生水起,简直就是埃及的奴隶主。

可是等到约瑟挂了以后,悲惨的事情也就发生了。由于他们是外来人,所以埃及贵族们将其打压成了新的奴隶,就这样,以色列人在埃及做了400年奴隶。

一直到公元前13世纪左右,一个叫摩西的家伙出现了!这位老兄很牛掰,他受够了做奴隶的生活,一不小心就宰了一名正在殴打以色列人的埃及士兵,从此走上了流亡生涯。

摩西很聪明,他记得阿拉伯沙漠中有个叫米甸的地方,那里有以色列人的亲戚。所以他就屁颠屁颠地跑去了,结果在这里娶了白富美(祭司的女儿西坡拉),走上了人生巅峰。

本来小日子过得很好,结果有一天上帝跑来找摩西:臭小子,你在这儿爽了,你的族人还在埃及受苦呢!

从这一点我们可以看得出,上帝越来越懒得直接管人类的事情了,他似乎希望人类自己管自己就行了。于是乎摩西深受启发,就跑回埃及带着一票以色列人,离开了埃及,回到了迦南之地。

不过他们似乎缺少地图导航,在路上晃荡了40年之久,直到他们的第一代人全部挂了,他们的后代才回到了迦南。此后以色列人便长期生活在了迦南之地。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四、以色列联合王国。

雅各的12个儿子里,最小的儿子叫便雅悯。便雅悯这一派系的后人中,也出了一位牛掰的人物,那就是扫罗。

扫罗联合起了以色列的12个分支,真正意义上统一了以色列,并且在公元前1050年,于迦南地区,建立了所谓的以色列联合王国。

不过这个统一的王国只传了三代君主就嗝儿屁了。第一代是扫罗,第二代是大卫(米开朗基罗的著名雕像就是这哥们),第三代则是所罗门。

所罗门这家伙虽然是亡国之君,但是他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那就是将首都耶路撒冷,建立成为了圣城。这地方我们太清楚不过了,耶路撒冷不仅是犹太教的圣城,也是基督教、伊斯兰教的圣城。

所罗门一走,以色列联合王国在公元前950年左右就分裂成了南北两个国家。北边的依旧叫以色列,而南边的则改名为犹大王国(真会起名字)。从此以后,以色列人就走上了被人欺负的道路。犹大人后来被称为犹太人。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五、犹太人的千年蛰伏史。

由于搞分裂,所以以色列和犹大王国长期没有交集。这日子就比较难过了,过去大家一起对付外敌还比较吃力,现在要独自面对正在茁壮成长的外敌,那日子能好过吗?

于是乎,犹大王国能延续300多年,的确是一个奇迹。早年犹大王国一直向埃及称臣,后来发现亚述王国有点小强大,所以他们又跑去向亚述王国称臣送礼。

没多久巴比伦王国又冒出来了,打碎牙齿往肚子里咽的以色列人这回不答应了。发誓要跟巴比伦王国斗争到底,结果在公元前586年,被巴比伦给灭了。犹太人被掳掠到了巴比伦做了70年的奴隶。

等到波斯灭掉巴比伦王国以后,犹太人终于可以回到迦南地区了。不过他们是作为波斯的百姓回来的。马其顿帝国灭了波斯以后,犹太人又跑来跟着马其顿帝国混了。

罗马共和国灭了马其顿帝国以后,犹太人的迦南地区一眨眼,就成了罗马共和国的行省之一。此后犹太人一直都沦为拜占庭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等国家的百姓,这期间没有真正独立过。

一直到了近代,1922年,大英帝国占领了迦南地区,此后犹太人长期在欧洲各国寄居,并没有建立所谓的国家,其中德国的犹太人是相当多的。

“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

总结:复国之路。

二战以后,各个国家都在想方设法地复国,犹太人一下子觉得,自己也应该团结起来,成立一个国家才对。再这么寄居在其他国家,总是会被人欺负,他们可不想再次沦为纳粹手底下的亡魂。

于是乎他们便开始在全世界各地寻找建国之地。最终他们决定在上帝的“应许之地”迦南建立自己的国家,可是阿拉伯人在迦南地区已经住了很多年,虽然当时巴勒斯坦还没有建国,好歹这里也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

所以双方就这么干架了,一直干到了现在。在1948年,犹太人在迦南地区建立了以色列国,漂泊在世界各地的数百万犹太流民,开始回到这片土地。

本文由问答百科整理:2条关于朝鲜副外相访问蒙古的问题「“戊戌政变”的真相,究竟是怎样的?」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朝鲜副外相访问蒙古人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