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地黄汤帖原文及译文 地黄汤帖的介绍

2023-08-23 14:29
《地黄汤帖》,又名《新妇地黄汤帖》、《新妇帖》。现存墨迹本是唐人摹本。

文章目录:

  1. 地黄汤帖的介绍
  2. 晋。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里面说的是什么啊?
  3. 王献之有名的碑帖
  4. 地黄汤帖的法帖释文
  5.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并王献之行书《地黄汤帖》解读

一、地黄汤帖的介绍

《地黄汤帖》,知穗又名《新妇地黄汤帖》、《新搭漏卜妇帖》。现存墨迹本是唐人摹本,晚清搜握时期流入日本。

二、晋。王献之《新妇地黄汤帖》里面说的是什么啊?

  地黄汤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该药的尺牍,与王献之《鸭头丸帖》同。

  东晋王献之《地黄汤帖》,又名《新妇帖》。系王献之的草书作品。现存墨迹本是唐人摹本,晚清时期流入日本。此帖在《淳化阁帖》、《大观帖》、《三希堂法帖》、《筠清馆法帖》等历代著名丛帖中多有摹刻,受到广大学书者的重视。用笔外拓,笔画圆腴而纵逸。整幅字富有节奏感,开头“新妇”两个字是行书刚落笔速度较慢,写得凝重端稳,“服”字以后,渐明碧渐放开,到第二行用笔已经很洒脱,笔画连绵宛曲,提按自然,轻重变化,充满韵律感,墨色浓淡、枯润相间,使得全帖个有散朗舒展的特点。全篇书风柔韧兼备,沉着轩昂,一气呵成。

  王献之的遗墨保存很少,故只能从碑帖拓本中见其书艺。《宣和书谱》曾著录献之遗作近九十件,而王羲之则有二百四十三件法书为宣和内府所藏,可见当时献之传世之作就已比其父少得多。而且,“二王”墨迹均有真伪之争。今人沈尹默曾谈到:“献之遗墨,比羲之更少,我所见可信的,只有《送梨帖》摹本和《鸭头丸帖》。此外若《中秋帖》、《东山帖》,则是米(芾)临。世传《地黄汤帖》墨迹,也是后人临仿,颇得子敬意趣,惟未遒丽,必非《大观帖》中底本。……献之《十二月割至残帖》,见《宝晋斋》刻中,自是可信,以其笔致验之,与《大观帖》中诸刻相近。”,“体多媚趣,妍润圆腴”,“世传《地黄汤帖》颇得子敬意趣,惟未得遒丽。”

  原珍藏于宋内府,高宗赵构题签。为《淳化阁帖》卷第十所收。经贾似道,明代文徵明、王宠、文彭,清代孙承泽、吴荣光、罗振玉递藏后,于明治四十四年(1911)十二月三日,通过文求堂归中村不折(1866—1943)所有。卷末有文彭、常生、成亲王、英和等六家观记题跋。吴荣光获此帖时,模刻于所辑集帖《筠清馆帖》。刊于《雍睦堂法书》、日本《书道全集》(四)。2006年春见于上海博物馆《中日书法珍品展》。

  关于地黄汤,见《圣济总录》卷一五一收载:

  地黄汤方剂组成: 生地黄(切,焙)60克 黄芩(去黑心)15克 当归(切,焙) 地榆(锉) 柏叶(炙) 艾叶(炒)各45克 伏龙肝 蒲黄各60克

  用法:上八味,粗捣筛。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3片同煎,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主治:妇人血分有热,月经不断,绵绵不已。

  六味地黄汤

  主治:滋阴补肾,可治疗肾阴不足所引起的虚火牙痛、牙齿松动及口舌生疮。

  组成:熟地15克,山茱萸肉12克,山药12克,丹皮10克,泽泻10克,茯苓10克。

  制法:上药加水适量共煎,去渣取汁。

  服法:每天1剂,分两次服。

  六味地黄汤可抑制衰老,经科学研究发现,人胚胎组织肺细胞,在经过六味地黄汤的处理,可多活十二代。一般而言,这种从人胚胎上取得组织经处理而成的培养细胞(叫做原代细胞)不同于传代细胞。这种原代细胞最多传二三代即退化,有的很快就会死亡。由此可见中药名方——六味地黄汤有一定的抗衰老作用。

  研究人员为了解补肾和补气方剂对抗衰老的影响,选用补肾的六味地黄汤和补气的四君子汤进行研究,发现六味地黄汤对人类胚胎细胞确有抗衰老的作用,而四君子汤则无此拦槐历作用。经六味地黄汤处理的肺培养细胞提高细胞抗氧化酶的活性,避免受到过氧自由基的攻击,进而延长细胞存活的代数。六味地黄汤虽然对人类胚胎细胞有抗衰老的作用,但并非越多饮越好。虽然,在实验室的试管内有此成效,但人体复杂,一般简搜人还是要经中医师的辨证论治,因人之禀赋阴阳虚实治宜,才能使六味地黄汤收到最好的疗效。

  有人常服六味地黄汤方制成丸剂逾20馀年,年届百岁时,尚体健神清,耳聪目明,发丝乌黑如染,三餐如常,寝寐尚可。实为服食养生之良方也。

三、王献之有名的碑帖

王献之有名的碑帖作品分别为:《地黄汤帖》、《东山松帖》、《廿九日帖》、《中秋帖》、《送梨帖》、《鹅群帖》、《鸭头丸帖》。

1、新妇地黄汤帖

唐人摹本纵25.3厘米,横24.0厘米,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藏。

2、东山松帖

又名《新埭帖》、《东山帖》,纸本墨迹,4行,33字,纵22.8厘米,横22.3厘米。收藏于故宫博物院。

3、廿九日帖

3行,30字,唐人摹本,纵26厘米,横11厘米,收藏于辽宁博物馆。

4、中秋帖

3行,22字,纵27厘米、横11.9厘米,现藏故宫博物院。

5、送梨帖

2行,11字,此帖存疑较大,柳公权认为是王献之作,而《宣和书谱》收录于王羲之名下。

6、鹅群帖

8行,50字,此墨迹可能是米芾临摹本。

7、鸭头丸帖

2行,15字,26厘米见方,藏于上博。可能也是临本,老米造。

四、地黄汤帖的法帖释文

①地黄汤拦团乃一中药名,这是有关药物的尺牍,与王献坦羡之《鸭头丸帖》同。

②眠食:睡眠和饮食。亦概指生活起居。《南史·陆澄传》:“行坐眠简信橘食,手不释卷。”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未审入秋来眠食何似,伏维万福!”

五、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并王献之行书《地黄汤帖》解读

        古人云:楷如立,行如趋,草如走(跑),趋,即走之意,走潇潇洒洒地走,悠悠闲闲地走,而行书字体正是在书写便利的同时腊指悔具备了潇洒飘逸活泼多姿的特色,行书又分行楷、行草两种,偏于楷书,称为行楷,偏于草书,称为行草。

        王羲之、字逸少晋代人。其行书结体用笔均出于自然而又极尽变化确立了后世行书结体典范,后代行书大家无不取其道行之。

        王献之行书间架结构九十二法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王献之,字子敬,王羲之第七子。猝四十三岁。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并称为“二王”。

        献之行书,较之羲之行书于纵横变化中更富俊美飘逸之感。无论是用笔,还是取势,均神态安然恣意,动静相加。由于行书是一种随意的书体,故字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驻笔、连带下笔、顺按上笔的接法、折前折后等都应充分展现,另外墨的枯润、笔画方圆、刚柔、轻重亦应在字中显露出来。

        献之行书,较之羲之行书于纵横变化中更富俊美飘逸之感。无论是用笔,还是取势,均神态安然恣意,动静相加。由于行书是一种随意的书体,故字点画的起笔、行笔、收笔、驻笔、连带下笔、顺按上笔的接法、折前折后等都应充分展现,另外墨的枯润、笔画方圆、刚柔、轻重亦应在字中显露出来。

        欹侧生势是行书最显著的特征之一。献之行书继承这一风格又邓以创造,为后世树立了行书的典范。欹侧主要是指夸张字中某一部分,或削减字中某一部分,加大横画斜度,或抬高字形右上逗岁角,或调整字间架组成正斜比例,使字轮正形出现参差错落、俯仰欹侧之势,并具备婀娜多姿、峭拨开张的艺术类。

        行书结构不仅要流动,还要和谐统一。这就需要解散楷法。行书是从楷书发展而来,但不能象写楷书一样一笔一画、中规中矩。首先体势上该放纵时就放纵,该挥洒时就挥洒,字形要有大有小,有正有斜,有长有扁,避就揖让,错落间插,字间布白,均要统筹安排,平衡贯气,使字在和谐中洋溢着流动。

        行书之所以区别楷书,最主要的在于其点画相连。这种连带主要表现为连带和牵丝萦络。其中牵丝又包括有迹牵丝和无迹意连两种。连笔是指首尾相邻笔画连在一起,一笔写成,牵丝是无论笔画多远,均可以粗细弯直笔道连络。象点与点、横与横、竖与竖、点横、竖撇等笔画的串联。有些虽不迹牵连,亦笔断意连。连笔和牵丝均是作为行书强化联系的手段,而意连迹连同样相辅而行的作用。这样字才会气脉相通,给人以行云流水,延绵不绝之感。

          行书虽然说是“楷书之小讹”,但毕竟是另一种书体,省变、草写是区别楷书、草书的另一种方法。行书写得快,有许多是因为省变了字的某些部件、偏旁,还有些是草写部件、偏旁。但是无论是省变或草写字的部件、偏旁,均要在不影响字的主干部件或不影响字的轮廓的前提下进行。

        行书的偏旁部首较之楷书变化多姿。由于行书书写快捷、流动,故在偏旁部首中常舍去繁难费时、凝重的写法,以简单凝练的几笔或一笔概之。另外同样一字偏旁还有多种写法,这是行书大家在长期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有些甚至与原偏旁写法相差甚远,还有偏旁在结字中所占位置多少、上下、距离远近也要与主体保持一致,以免破坏整个字的美感,这就是学习行书为什么必须熟练掌握偏旁的原因。

        王献之《地黄汤帖》有着太多的光环。原珍藏于宋内府,宋高宗题签。卷末还有文彭、成亲王等题跋。后世如王铎都进行了多次临摹学习。“王献之代表作之一”“王献之生前最后一件作品”“点画精谨,追求自然”等评价不一而足。

      《地黄汤帖》又名《新妇帖》,纵25.3厘米,横24.0厘米,共计44字。常见的为唐摹本,现藏于日本东京台东区书道博物馆。刻本则有淳化阁帖、宝晋斋、宝贤堂、玉烟堂等几种版本。

        地黄汤乃一中药名,《地黄汤帖》其实是一封书札:新妇服地黄汤来,似减。眠食尚未佳,忧悬不去心。君等前所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可尔?进退不可解,吾当书问也。意思是“我媳妇服用地黄汤后,病情似乎有所缓解,但睡眠和饮食还是不太好,我还是担心。你们先前所讨论的事情,想必已经谈到了。谢生没有回来,这是为什么?他进退无常,实在令人无法理解,我要写信去问问他。”

        可见,这是王献之“无意于佳乃佳”的力作。

        纵观此帖,我想用“遒拔雄健、逸气纵横”来形容较为贴切。

        “新妇”书写较慢,从容不迫,稳重为主,“服地黄汤”至“减眠”则似乐曲般舒展开来,“食尚”又趋于安静,接下来“未加”“论事”“想必及”“谢生”“未还何”“进退”直至最后的“问也”,一个又一个的字组,一个又一个的节奏将全篇的发展脉络清晰地展现出来。

        在用笔上面,王献之将其外拓和内擫笔法发挥到极致。例如“谢生”二字,“谢”明显自王羲之而来,内擫笔法,而到了“生”字又马上跳到了外拓,转换自如。内擫的字不多,还有“尔、可、问”等。而外拓的字更多,例如“前、论、事”等,“进退”二字的弧线引人注目。无论是外拓还是内擫,王献之都将线条的力量感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我们可以将此帖放大很多倍来写,仍然是撑得住的。

        而此帖的细腻之处则更是处处可见。方圆结合,折为方,转成圆。例如“妇”字右边的两个横折,“汤、尚”等在同一个字中出现方笔和圆笔,让笔法更加丰富。发力点清晰自然,如“新”字前一笔到下一笔的过渡,下一笔的准备让人能使上劲。字法结构稳中出“奇”,例如“似”字左右的呼应,“未”的两横,“佳”的两竖无不让人拍案叫绝。“想必及”三字笔画繁密,穿插自如,不知是否影响到后世的王铎傅山呢?“未还何”提按自如、一气呵成。当“解”字最后一竖拉出来时,我们感受到的是晋人的放纵和飘逸!

        力量是可以练的,惟逸气不是纯粹由技法练出来,它一定是一种感悟。虞世南在《笔髓论》里谈到“书道玄妙,必资神遇,不可以力求也。”黄庭坚在《论书》中给我们指了一条路:多取古书细看,令入神,乃到妙处。惟用心不杂,乃是入神要路。

      王献之终年43岁,此帖相传是王献之盛年生前最后一幅作品,可以说凝结了他一辈子对书法的理解,应该达到了其书法艺术的顶峰。

        临摹此帖须凝神静气,不激不励,将力气凝聚于毫端。纸张不要过于光洁,以免点画油滑,染俗。笔画和牵丝必须区别开来,提按得当又不滞笔。另外,作为训练手段,我建议把这件作品放大来临,一定会有另一番收获。

        王献之的真迹已不存在,我们只能通过摹本或刻本来学习。当然,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唐摹本和刻本之间还是有不少区别。中央美院博士龙友研究后发现:“墨迹本精美、细致,刻本更加质朴,章法的冲突更为强烈。这两个版本的差异让我们意识到,可能有一个版本与原帖的风貌已经相去甚远了。”“墨迹本中的“眠”字基本由直线组成,在几个转折处都形成了锐角,这样的形状大大弱化了书写时的流动性,给人十分尖刻的感受。相反的是,刻本中的笔画大多自然而圆融。受书写速度的影响,书写动作主要以圆形运动为主,王献之在书写时连续翻转的动作,将原本会出现的三角元素巧妙地遮蔽掉了。可以说,此处与《丧乱帖》中的“纸”字的转折部分,如出一辙!”有了对比,大家就可以在不同版本的临习中有所取舍。

        其实,当我再看《地黄汤帖》时,我的脑海中就浮现出赵孟頫来,风格这么接近,有些字如“未还何”放到赵孟頫的尺牍中也是很搭的,有些字如“想必及”的书写习惯跟赵孟頫那么接近,这件作品有没有可能是赵孟頫所为呢?这些还是交给考据专家去论证吧。

【此文发表于2021年8月4日《书法报》(有删节)】

1、《廿九日帖》 

2、《舍内帖》

3.《东山松帖》   

4.《新妇地黄汤帖》

5.《鸭头丸帖》     

6.《夏日帖》

7.《月终帖》         

8.《天宝帖》

9.《集会帖》       

10.《阿姑帖》

11.《阿姨帖》     

12.《薄冷帖》

13.《阮新妇帖》   

14.《黄门帖》

15.《告仲宗帖》   

16、《鹅群帖》

17.《中秋帖》     

18.《患脓帖》

19.《敬祖帖》     

20.《十二月帖》

21.《承服帖》     

22.《授衣帖》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5条关于地黄汤帖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地黄汤帖的内容请站内查找。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