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教师读书三问:为何读,读什么,怎么读? | 新网师岷县线下学习中心

2022-12-26 09:01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热爱读书的学友:

大家下午好!

很荣幸能够在这样一个重要时刻做关于读书的主题分享。

我在2021年春季经米小刚介绍加入新网师学习,未入新网师之前,时间有很多,遗憾也有很多;加入新网师时间少了,每天却过得比较充实。究其原因,是自己愿意在经典中找寻教育的意义,愿意站在理想的边缘,观察现实教育场景中的是是非非。毕竟,新网师是一个理想的教育公益组织,所谓的理想,不是我们用来实现的目标,理想真正的价值在于照亮现实,然后寻找到为了教育的真善美而努力的理由,并孜孜以求地去践行。

既然今天是新网师岷县线下学习中心揭牌仪式,我想跟大家谈一点关于读书问题的粗浅理解,有不当不对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为什么要读书?

读书的目的是要解决思维的问题。

任何一个人都有思维的能力,那么,我们的思维是如何发生的?

思维的本质是知识和记忆。思维是在新情景和长期记忆库共同作用下的高速运行,新情景具有共时性,长期记忆库具有历时性。当大脑接收到新情景的刺激之后,就会在长期记忆库中调取相关知识以帮助决断或者行动。

一个人的思维敏捷,不是说这个人聪明,而是在他的长期记忆库中储藏了大量的知识背景,这些知识背景像一幅地图,能够快速地指引思维到达目的地。以往我们对这个问题是误解的,用这样一句话经常表扬孩子:你其实很聪明,只是不努力。这句话导致的结果是给孩子造成假象,不再丰富和更新自己的知识库,反而用表面的伶俐误导家长和老师。

正因为个人长期记忆库中储藏的知识具有极大的个性特征,以至于个人的思维受制于个人的长期记忆库。形成了个人的思维假定,有些思维假定还被个体赋予了“必要性”,这在一定意义上让每个人都成为井底之蛙。

读书的真正目的在于不同的思想碰撞,从而让个体具备反思和观察自己与他人思维假定的能力,改变个人的认知图式,以更加全面的眼光感受和理解世界、理解自己。

特别是在自媒体、大数据流行的乌卡时代(后疫情时代),信息茧房束缚个体思维的可能性更大,就越需要通过经典来破解这一谜团。

二、教师需要读什么书?

魏智渊老师在《教师阅读地图》一书中对教师所读书籍类型做了分类。分为人类文化知识书籍、专业知识书籍和本体性知识书籍。

这三类书籍之间有一个合理的比例搭配,人类文化知识书籍占比20%,专业知识类书籍占比30%,本体性知识书籍占比50%。一段时间之内,自己在复盘的时候,可以按照这一比例进行对照检查。以语文老师为例,以学期为单位,一学期如果要读人类文化知识书籍两本的话,专业知识书籍就需要读三本,本体性知识书籍就需要读5本。人类文化知识类书籍如《论语》(米小刚校长潜心钻研)等,专业知识类书籍如《给教师的建议》(刘瀚主任潜心钻研)《教育心理学》等,本体性知识书籍如《唐宋词十七讲》《古老的回生》《语文教学之学理》“参与式语文教师培训资源”系列等。

为什么要这样做出书籍分类和比例分配?是因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要形成合宜的大脑。构筑合宜的大脑的目的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这才是教师专业阅读和专业发展的落脚点。

三、如何读懂一本经典?

但凡经典都不是能够轻松读懂的,凡是经典都是用来解决根本问题的。于是,在新网师把经典书籍也叫做根本书籍,当然二者在概念上是不同的,经典书籍就历史价值而言,根本书籍就个体成长而言。因此,经典书籍一般都是高度抽象的,也就是当下流行的“专家思维”,我们作为读者,就是要把专家思维理解,并能够使其迁移,服务于当下的生活、学习、工作。

在新网师提倡知性阅读,知性阅读是相对于感性阅读而言的。感性阅读也就是消遣性阅读,随性阅读,没有明确的目的,不必为阅读付出专门的时间和精力。反之,知性阅读就是逐字逐句的啃读(包小清老师做的比较好),弄清楚知识原初的魅力。这就需要下一番大功夫,往往是要读懂一本经典就得需要读懂另外相关的十多本经典,这是一个悖论,但这个悖论很有意义,它是让一个人沉浸于阅读的最大动力之源,也就是新网师经常说的知识的魅力。

尽管这样,也有一些简单的办法可以使用。

1. 知性阅读。

知性阅读包括批注、对话、反思、实践。

批注要逐字逐句,有时候看似清晰的一个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就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例如:思维,这个概念在日常的语境中指的是一个人的思考状态或者思考结果。但在伯姆的《论对话》中,就需要借助于对话、思维假定、悬置、感受、新脑、旧脑、净思维等相关概念才能真正理解。

对话是在洞悉经典的思维假定的基础上,说出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而不是简单的批评和盲目的崇拜。这与批判性思维还不一样。

反思既包括自己对阅读过程中个人思维的反思,也包括自己对于阅读结果的反思。过程性反思一般以笔记的形式呈现出来,结果性反思一般以书评等形式呈现出来。

实践就是用理论指导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这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原因是当下的情境总是处于流变之中,具体的情境需要具体的策略和方法,一本经典不可能解决所有的现实问题。另外,教师的工作总是与人打交道的工作,这就决定了我们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模式经常要在科学理性主义和人文主义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每一个孩子有其独特的个性,复杂的家庭背景和不同的长期记忆库。可以说在教育上就从来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任何一个教育事件都有一个具体的教育情境。说到底,经典不是工具书,不是用来解决简单问题的速成手册,而是从根本上解决思维问题的指南针。当我们明晰了这样一个道理,面对经典就不会贸然问一句“这一本书有什么用”的问题了。

2. 做概念梳理。

我在阅读每本书的时候有一个习惯,把扉页当做这本书概念云集之地。但凡读到这本书中的重要概念,都把它罗列在这里,前边写概念,后边标页码。

一本书的概念一个扉页完全就能够整理完成。当同一个概念再次出现的时候,无需重复记录,只需要翻开以前标记的页码,进行复习即可。

一本书读完,隔上一段时间需要反刍的时候,就可以直接通过扉页上的重要概念来对整本书进行系统的理解了。

3. 做概念笔记。

除了在扉页上整理相关概念之外,电脑上需要建立起专门的文件夹,以某个概念命名。在这个文件夹中存放的就是自己所能看到的书籍上关于这个概念的相关知识和理解。

如果要用这个概念来解释一个现象的时候,只需要打开相关文件夹,在里面搜寻自己需要的材料即可。

这就是新网师所谓的深挖一口井,与其阅读时走马观花,不如沉下心来彻底弄清楚一个概念的来龙去脉。概念的意义就这样被读者给激活了。

4. 共同体阅读。

共同体的核心是对话,共同体的方式可以是线上也可以是线下。

面对同一本书,由于个人思维假定的影响,必然会有各种理解。当一个人不能正确观察到自己的思维假定的时候,争吵就会出现,共读会出现暂时的停顿,但这不影响对话的继续进行。

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线上交流研讨已经成为常规动作。也是未来人们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线上共同体共读的缺陷也是明显的,例如:缺乏面对面的真实感,个体的自我管理自由度较高,氛围的营造不够等。线下共同体共读是比较理想的模式,但也受交通、区域环境、时间等多种因素的制约。

共同体共读需要高人(李鑫局长、恩师李平老师、满书记等人都可胜任)参与,否则,共读就流于形式,不能深入。最为关键的是不能透彻理解书籍知识,导致大家读完一本书还是在重复自己的浅层次思维。

总之,教师专业发展中,阅读其实还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写作。但没有阅读,写出来的东西仅仅停留在感性层面,缺乏迁移性。阅读除了改变一个人的思维状态和思维能力之外,它的另一重要价值在于对教育现象的精准解释,可以说,阅读是教师写作的灵感之源、理论之源和动力之源。其实,真正能够解决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是教育写作。这是另一个话题,不再展开。

我今天的发言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我给新网师提建议

作者:米永丰

编辑:张明坤

审核:孙中兵 黄小瑜

点赞鼓励作者,分享传递知识▼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