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张仪与苏秦出道顺序,有先张后苏说,有先苏后张说,到底谁正确呢

2022-11-17 13:48

张仪与苏秦俩人虽然各自主张一纵一横,走的道路不一致,但因出师同门,在运用他们老师的纵横之技时却是殊途同归的。

他俩都能深刻领会《鬼谷子》中说的:“夫贤、不肖,智、愚、勇、,怯、仁、义有差,乃可捭,乃可阖,乃可进,乃可退,乃可贱,乃可贵,无为以牧之。”这番话意思是说:对于人而言,贤能不肖,智慧、愚蠢、勇敢、怯懦、仁和义的程度,都是不一致的。根据这些决定开放和闭合,可以进升,可以辞退;可以轻视,可以尊敬。顺应规律,在清静虚无中就可以统治他们。

苏秦的老师_战国时期的苏秦他老师是谁_战国时期苏秦的老师

鬼谷子的上述言语是其“捭阖术”的精华,即要想治理天下,必须掌握万事万物变化发展的根本规律,考察事物发展的阶段,遵循阴阳转化的规律;了解人们的心理活动,要根据每个个体的心理活动而采取相应的对策。

在分别游说六国合纵或者连横时,张仪与苏秦都充分了解当时各国的地理位置、国情处境及各国王的心理活动状况苏秦的老师,就是事先都下功夫做足了功课,针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国王个体应采取了各自不同的策略、谈话方式、说服技巧。

举个例子:同样是楚国,张仪利用当时楚怀王害怕秦国威逼让出黔中土地的心理,向他提出:可以向秦王建议不要黔中之地,请秦王派太子来楚国作人质,楚国派太子到秦国作人质,把秦王的女儿作为侍候楚怀王的姬妾,两国永结兄弟邻邦,不相互打仗的策略。诱骗楚怀王答应屈服秦国而违背“合纵”之约;

而苏秦在游说楚威王时,因掌握了他不服秦国强盛,妄想楚国称霸一方的狂妄心理,先献媚地称楚国土地辽阔、军队强大、粮草充裕,完全具备与秦国抗衡的资格,如不与其他五国合纵反而去接近秦国,则会首先被秦国攻陷(因秦、楚两国相邻),还要被迫割让土地,这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您还不会选择吗?楚威王经不住苏秦的诱惑,答应参加“合纵”。

类似楚国,张仪、苏秦两人出于各自不同目的,用老师传授的“捭阖术”等基本理论,分别成功说服六国或“合纵”或“连横”,可以说玩弄这些国王于股掌之中,当然,这些国王的心理素质也太脆弱了,太没有主见了,人云亦云啊。

战国时期的苏秦他老师是谁_苏秦的老师_战国时期苏秦的老师

对于先张后苏,还是先苏后张,哪种说法正确?作者认为没有必要过分去考证了。两种说法各有千秋,如非要选择一种,作者还是倾向于“先苏后张说”。毕竟“先张后苏说”,只有马王堆汉基帛书《战国纵横家书》作为佐证,这仅是一家之说,依据不够充分。而“先苏后张说”,具备《史记》、《资治通鉴》作为充分依据,更有说服力些。

再来就技术难度层面分析一下吧,苏秦的工作难度远远比张仪大,因为他面对的是六个国家,各国的情况、领导成员性格不尽相同,而且要将他们磨合在一起,这工作量确实很大,但苏秦出色地完成了苏秦的老师,经他游说完各个诸侯后,六国达成合纵联盟,团结一致。结果是秦国十五年没有敢出兵函谷关。而苏秦个人也被任命为从约长(合纵联盟的联盟长),并且担任了六国的国相,同时佩戴六国相印。

战国时期苏秦的老师_苏秦的老师_战国时期的苏秦他老师是谁

而当时秦国的势力相比其他六国都强,张仪是代表秦国去说服这些国家不参加合纵联盟的,其工作难度相对小些,因各国或多或少都惧怕秦国,他只要利用威逼利诱,甚至恐吓诈骗等手段往往就能成功。再加上,历史发展规律是分久必合,秦国统一中国已成为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张仪完全可以顺势而为。张仪同样也获得了成功,他二次担任秦国丞相,还在魏国出任过丞相。

总之,鬼谷子教出的这二位高徒都没有丢老师的脸,各自将纵横之术发挥得出神入化,共同上演了一场战国大戏。值得后人回味、研究。

这只是作者的一家之言,如大家对此话题感兴趣,希望共同参与讨论交流。

战国时期苏秦的老师_战国时期的苏秦他老师是谁_苏秦的老师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带您一起长知识!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