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健康养生 > 正文

红薯的功效与作用 红薯是什么作物?

红薯属双子叶茄目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植物。​红薯属于农作物,但是不属于农产品,也不是谷类作物,而是粮食作物中的薯类作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南北方都是有种植的,栽种的面积相对大一些。

文章目录:

  1. 红薯是什么作物?
  2. 红薯的别名
  3. 红薯又叫什么
  4. 红薯原产自哪里
  5. 红薯是什么意思

一、红薯是什么作物?

红薯属双子叶茄目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植物御携。

红薯属于农作物,但是不属于农产品,也不是谷类作物,而是粮食作物中的薯类作物,是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之一,一般南北方都是有种植的,栽种的面积相对大一些,它厅兄是一种短日照作物,日照时间太长的话是很难开花的,也是一种忌氯作物,使用会降低甜度。

红薯不是我国的传统农作物,它是属于引进的外来作物。

​红薯的原产地为。它属于一种热带作物,在1492年发现美洲新大陆以后,红薯便被带入镇伏伏欧洲,逐渐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传播。

红薯让肢是一种产量高,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大多数地区都有种植。红薯又称为甘薯,地瓜,甘储,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红薯是一年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呈现出的是圆形,椭圆形或者纺锤形的块根。红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在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红薯最早种植于美洲中部墨西哥、哥伦比亚一带,由西班牙人携至菲律宾等国栽种,红薯最早传进中国约坦者世在明朝后期的万历年间,从云南、广东、福建分三条线路进入中国,明代秀才陈振龙被称为“甘薯之父”。在明朝万历年间,福建有一个叫陈振龙的秀才(商人)在菲律宾做生意时在当地的田间地头里发现了一种叫“薯”的农作物,它不仅产量大,种植不受地域影响,还很美味,并且能填饱肚子,所以陈振龙希望能将此引嫌举进到我们国家,但是那时候那时候菲律宾在西班牙的统治之下,农业发展的比较好,菲律宾以保护物种为名,严禁将薯带到其他的国家种植。所以陈振龙便冒着生命危险,将薯藤缠在绑货物的绳子里,成功通过海关,并带到了我国。由于红薯相对水稻和小麦来说,受到天气因素和地域的影响较小,所以现在红薯这种农作物几乎是遍布于全国各地。

二、红薯的别名

红薯(学名:Ipomoea batatas (L.) Lam.,别名:山芋)旋花科番薯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它原产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广泛栽培。 其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吵坦,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轮碰桐或紫红色。它喜温、怕冷、不耐寒,喜光,

别称

红薯、山芋、、甜薯、白薯、番芋、番葛、、地罗卜

番薯喜温、怕冷、不耐寒,适宜的生长温度为22-30℃,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不同生长期对温度要求也有不同,芽期温度宜在18-22℃,温度过高过低都会影响出芽率。苗期温度宜在22-25℃,茎叶期宜在22-30℃,茎叶期温度不宜低腊坦于16℃,否则会阻碍其生长,甚至停长;若是低于8℃,则会造成植株经霜枯萎死亡。根块期温度宜在22-25℃。适宜的温度可以促进植株各生长期长势良好,确保根快数量及膨大。[4]

光照

番薯喜光,是短日照作物。植株生长过程中对光能要求高,属不耐阴的作物,从茎叶期开始光能时间长生长期就长、光合效率就越高,反之则会降低光合效率,影响植株生长。每天日照时间宜在8-10小时,充足的光照不仅可以促进开花、形成根块,而且良好的光照还可以使较多的养分积累到块根上,促使根块膨大。

三、红薯又叫什么

红薯又叫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等名字。

红薯的形状一般呈圆形或者纺锤形,它有很多的分枝,大多呈圆柱状 ,叶长一般是4到13厘米左右,宽大概3到13厘米,叶柄长大概2.5到20厘米。

红薯的生长习性

红薯喜欢温暖环境,但是它很怕冷,耐寒比较弱,最佳的温度一般在为22-30度左笑察搜右,红薯原产南没知美洲,目前世界的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广泛种植。

红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关系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碰历,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四、红薯原产自哪里

很多人喜欢吃红薯,那么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我国的呢,是谁带来的,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本文就来简单分享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红薯别称甜薯、红苕、甜薯、地瓜等,为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但红薯的原产地并不是中国,红薯起源于墨西哥以及从哥伦比亚、厄瓜多尔到秘鲁一带的热带美洲,16世纪初西班牙裂薯已普遍种植甘薯,西班牙水手把笑源枯甘薯携带至菲律宾的马尼拉和摩鹿加岛,再传至亚洲各地。红薯传入中国的时间约在16世纪末叶,从南洋引入中国福建、广东,而后向长江、黄河流域及台湾省等地传播,现今中国的甘薯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均占世界首位。

出生于福州府长乐县的一个中产家庭的陈振龙,是引进番薯的重要人物;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这一年春天,在吕宋岛,当一种叫“朱薯”的农作物进入陈振龙的视野时,他定然会回望四千里水路之外,家乡福建那漫山遍野的红土地。陈振龙年轻时考取过秀才功名。然而,在他生长的年月,一方面是科举艰难、“仕途壅塞”,另一方面,经商风潮弥漫于东南诸省,“中产子弟,什五游食在外”。不知道什么时候,陈振龙也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往来于闽省、吕宋之间”。

大批闽商前往吕宋,和西班牙人密切相关。在此之前,吕宋仅有华侨“约百五十人”。1571年西班牙船队征服菲律宾群岛后,大量采购生丝、棉布、陶瓷等中国商品。短短二十余年之内,“闽人以其地近,且饶富,商贩者至数万人”。西班牙人带来的,不仅有滚滚银币,还有原产美洲的一些农作物。史料记载,朱薯进入吕宋,约在1565年。征服诸岛后,“红夷常患粮米不足”,于是大规模推广种植。到1593年,这种开着淡紫色小花的藤本作物,在吕宋已“被山蔓野”。陈振龙看到,当地土著碰洞“随地掘取”、“以佐谷食”(《金薯传习录》)。

朱薯价格极贱,并且极易引种,陈氏父子发现,朱薯“子母相连,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枣”。福建巡抚金学曾得知后振奋不已,在旌表陈氏父子此行“事属义举”之后,他认为朱薯的引种,“虽曰人事,实获天恩”(《金薯传习录》)。当年冬天,来自吕宋的朱薯,被命名为“番薯”。

五、红薯是什么意思

番薯(学名:Ipomoeabatatas(L.)Lam.)别称甘储、甘薯、朱薯、金薯、番茹、红山药、玉枕薯、山芋、地瓜、甜薯、红薯、红苕、白薯、阿鹅、萌番薯。一年明如拍生草本植物,地下部分具圆形、椭圆形或纺锤形的块根,茎平卧或上升,偶有缠绕,多分枝,叶片形状、颜色常因品种不同而异,通常为宽卵形,叶柄长短不一,聚伞花序腋生,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粒,通常2粒,无毛。

番薯原产南美洲及大、小安的列斯群岛,全世界的热带、亚热带地区广泛栽培,中国大多数地区普遍栽培。

番薯是一种高产而适应性强的粮食作物,与工农业生产和橡稿人民生活关系激羡密切。块根除作主粮外,也是食品加工、淀粉和酒精制造工业的重要原料,根、茎、叶又是优良的饲料。

红薯(英文: sweet potato),学名:番薯(Ipomoea batatas (L.) Lam.)又名山芋、红芋、甘薯、番薯、番芋、地瓜(北方)、红苕(多地方言)、线苕、白薯、金薯、甜薯、朱薯、枕薯、番葛、白芋、茴芋地瓜、红皮番薯、山药(方言)、萌番薯 等。

红薯属管状花目,旋花科一年生草本植物,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叶片通常为宽卵形,长4-13厘米,宽3-13厘米,花冠粉红色、白色、淡紫色或紫色,钟状或漏斗状,长3-4厘米,蒴果卵形或扁圆形,有假隔膜,分为4室,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红薯块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质、油脂、纤维素、半纤维素、果胶、灰分等,若以2.5Kg鲜红薯折成0.5Kg粮食计算,其营养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红薯中蛋白质组成比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别是粮谷类食品中比较缺乏的赖氨酸在红薯中含量较高。此外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胡萝卜素、维生素A、B、C、E),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体吸收。

块根常除供食用外,还可以制糖和酿酒、制酒精,也可制取淀粉、提取果胶等,制取的淀粉可以制作粉条和粉皮,可以制作美味的菜肴。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遗憾的是,人们大都以为吃红薯会使人发胖而不敢食用。其实恰恰相反,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它的热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特殊功能。

红薯不仅是健康食品,还是祛病的良药。《本草纲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红薯蒸、切、晒、收,充作粮食,称做薯粮,使人长寿少疾。」《本草纲目拾遗》说,红薯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金薯传习录》说它有6种药用价值:治痢疾和泻泄;治酒积和热泻;治湿热和黄疸;治遗精和白浊;治血虚和月经失调;治小儿疳积。《陆川本草》说,红薯能生津止渴,治热病口渴。

红薯含有大量不易被吸消化酵素破坏的纤维素和果胶,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肠胃蠕动,从而起到通便作用。另外,它含量丰富的β-胡萝卜素是一种有效的抗氧化剂,有助于清除体内的自由基。实际上红薯还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

红薯的功效与作用

补气血

红薯对皮肤特别好,皮肤粗糙的人,常吃红薯皮肤会逐渐变得润泽。红薯是补气和血的,作用可以跟大枣相提并论,且没有大枣那么容易生湿热。脸色苍白的女孩坚持长期吃红薯,可以改善面部气色。

通便减肥

吃红薯能有效的阻止糖类变为脂肪,有利于减肥、健美。红薯含有大量膳食纤维,在肠道内无法被消化吸收,能刺激肠道,增强蠕动,通便排毒,尤其对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疗效。

抗衰老

抑制黑色素的产生,防止雀斑和老人斑的出现。红著还能抑制肌肤老化,保持肌肤弹性,减缓机体的衰老进程。

促进毒疮愈合

把轮档生红薯碾碎后,敷在热毒疮周围,有缓解疼痛的作用,生红薯本身具有消炎去毒、促进皮肤生长的作用,敷在毒疮的四周,能把毒疮内脓水逼出,促使毒疮尽快收口愈合。

抗糖尿病

研究人员发现糖尿病肥胖大鼠在进食红薯4周、6周后血液中胰岛素水平分别降低了26%、60%;并发现红薯可有效抑制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后血糖水平的升高;进食红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离脂肪酸的水平。临床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红薯提取物后,其胰岛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助于控制血糖。

利于心血功能

红薯富含钾、β-胡萝卜素、乎枯叶酸、维生素C和维生素B6,这5种成分均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钾有岁桐洞助于人体细胞液体和电解质平衡,维持正常血压和心脏功能。

防流感

红薯有助于抵御流感,防治感冒。红薯是β胡萝卜素的最佳食物来源,有助于人体制造足够的白血球,抗击感冒病毒侵入导致的感染。

防肺气肿

实验发现,吸烟的大鼠体内维生素A水平较低,容易发生肺气肿;而进食富含维生素A食物的吸烟大鼠则肺气肿发病率明显降低。为什么一些长期吸烟者活到90岁以上但没有发生肺气肿,可能与他们日常饮食中维生素A含量丰富有关。红薯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因此经常吃一些红薯,可以预防肺气肿。

抗癌

饮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营养物质是β-胡萝卜素(维生素A前体)、维生素C和叶酸,而在红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较丰富。丰富的赖氨酸和胡萝卜素,可促使上皮细胞正常成熟,抑制上皮细胞异常分化,消除有致癌作用的氧自由基,阻止致癌物质与细胞核中的蛋白质结合,促进人体免疫力的增强。

红薯的禁忌

红薯不能生吃

不少地方吃红薯时喜欢生吃,红薯的淀粉含量较高,生吃红薯会消化较困难,因此红薯要熟吃。高温加热不仅能促使可溶性纤维更容易消化,还能使糖链变短增加红薯甜味。

红薯不能单吃

单吃红薯的话,由于蛋白质含量较低,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所以吃红薯时应当配合其他的谷类食物。平常会将红薯切成块和大米一起熬成粥食用,其实这是更科学的。

红薯不能过量吃

红薯含一种氧化酶,这种酶容易在人的胃肠道里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气体,如果红薯吃得过多,容易引起胃胀、打嗝等症状。红薯过量吃还会刺激胃酸产生,使人感到烧心。另一方面,胃由于受到酸液的刺激而加强收缩,此时胃与食管边接处的贲门肌肉放松,胃里的酸液即倒流进食管,人就吐酸水了。

有黑斑的红薯不能吃

长有黑斑的红薯含有黑斑病毒,黑斑病毒很难被高温破坏与杀灭,如食用容易引起中毒,出现发热、恶心、呕吐、腹泻等一系列中毒症状,严重的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红薯的食用方法

蒸红薯

将红薯外面的泥洗净,不去皮,放入水中泡约1分钟后,放入蒸锅中。大火1分钟后,转小火25-30分钟,后关火,不开盖再闷约5分钟。开盖用筷子测试能轻松插入就说明红薯已熟,即可取出食用。

红薯与大米熬粥

地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大米淘洗两遍,加水放入高压锅或电饭锅熬煮。等到水沸腾之后,打开锅盖下入地瓜块,盖盖继续煮。等到再次沸腾时,如果是高压锅的,就由大火转为小火慢煮;如果是电饭锅,就把盖子打开煮。不管是哪种方式,都要用勺子或筷子不时搅拌,防止粘锅。同时要注意别让粥溢出来。当地瓜变得软烂、大米粘稠的时候,就可以关火或拔掉插头,将盖子留一条小缝,焖一下,就可以吃了。

干红薯条

将地瓜洗净,放入高压锅煮熟。取出放凉之后去皮再切成条,若是热的时候切是无法定型的。选晴朗的天气,在家里的阳台上把地瓜条晾晒几日,期间要不时地翻面,让地瓜能均匀地晾晒。大约四五天之后,就可以食用了。

红薯汤

先将红薯洗干净并去皮,然后将红薯切成小块。将红薯块放入已装有适量水的锅中,盖上锅盖。待水开后,放入适量冰糖,等红薯煮熟后即可。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5条关于红薯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红薯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