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财经 > 正文

南方观察|深圳“春耕”,深圳如何主动担当

3月28日,深圳市2023年春耕生产暨支农服务下乡现场会举行,地点在深汕特别合作区赤石镇新里村。

活动以“抓好春耕、支农服务、高质量保障粮食安全”为主题,对全市春季农业生产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

深圳市多部门齐聚深汕,共启春耕。新里村新翻的稻田一望无垠,白鹭纷飞,无人机与插秧机交替鸣响、繁忙作业,春耕生产如火如荼展开。

春到田间,万象“耕”新。

这场全市层面的春耕现场会为何在深汕举行?释放出哪些科技信号?深汕又该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图为深圳春耕现场会。朱洪波摄

深汕有主战场优势:

发挥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区域的“担当作为”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全国吹响了拼经济、抢机遇、提信心的“冲锋号”,开启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不久前,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名称为《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文件明确提到,守好“三农”基本盘至关重要、不容有失;要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而广东早已擂响乡村振兴的战鼓。2月13日,广东召开省委农村工作会议暨全面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动员大会。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图为深汕新里村插秧机正在作业。朱洪波摄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深圳也在此时赶农时、备农资,吹响粮食安全的奋进号角,为全力夺取粮食安全大丰收奠基铺路。

深圳市主要领导表示,深圳将以深汕特别合作区为主阵地,以省内协作为主渠道,加快打造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生动范例,努力在推动全省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先行示范、贡献力量。

事实上,深汕全力推进乡村振兴不仅恰逢其时,更具有地利优势。

深汕特别合作区作为深圳唯一拥有大片农村的区域,近年来不断强化着粮食安全的“深汕作为”。

作为深圳贯彻乡村振兴战略的主战场,深汕主动作为,去年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的粮食种植任务,全年完成粮食种植面积2.37万亩,完成率为109.2%;产量8221吨,完成率为130.5%。目前,正大力开展水田垦造、撂荒地复垦复耕、高标准农田改造和土地流转工作,夯实粮食安全保障基础。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图为深汕新里村田间的无人机在喷洒作业。朱洪波摄

做好科技赋能“乘法”

努力为全市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深汕贡献

此次深圳春耕现场会有一个明显特征,那就是“科技味”特别浓:一边是深汕广袤农田的美丽画卷,一头是种业、农技等现代科技元素。

不少深汕村民见识到了自动喷药无人机、智能控灌溉系统和植物灯等更多现代高科技产品,“靠天吃饭”“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农作观念也得到了更新。

为更好助力深汕发挥农业主战场作用,深圳市农促中心还在全省首次创建“深圳农技轻骑兵深汕服务驿站”,为深汕搭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聚集和技术服务平台。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图为深圳春耕现场会。朱洪波摄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党委书记柏连阳认为,深圳是国际化大都市和制造业强市,耕地面积少,无法大规模发展农业种植,而种业作为高度依赖科技支撑的领域,正是创新深圳的强项,大有可为。

自2022年9月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分中心落户深汕以来,专家组试种了近1600个品种,从中选取57份试种表现优异的“秋繁”品种,送至海南三亚进行“南繁加代”。

开展种源技术攻关,加快生物育种成果产业化,标志着深汕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迈出新步伐。

随着优质、绿色、高效的技术不断被带往田间地头,包括种业在内的高科技农业,正成为推动深汕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

新里村便是科技惠农的“受益者”。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深汕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从去年开始,新里村种植优良稻谷“粤禾丝苗”286亩,深圳市农科集团有限公司也将托盘育苗技术带到了新里村,一袋袋种子整齐播种在营养土托盘中,盖上遮阳保湿的塑料膜,不受外部多变天气的影响,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业内人士指出,深汕要做好科技赋能“乘法”,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发挥拥有大面积农村区域优势,为全市全省乡村振兴和农业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

南方观察 | 深圳“春耕”,深汕如何主动担当作为?

深汕大力推进科技兴农。

【策划】凤飞伟

【统筹】陶清清

【撰文】徐怀

读者群二维码。

【作者】 陶清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