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答 百科手机端

王羲之的书法地位是如何确立的?

2021-01-12 07:20

谢谢邀请!

王羲之书法地位在唐代就确立了!

王羲之书法兼善隶、草、楷、行各体,精研体势,心摹手追,广采众长,备精诸体,摆脱了汉魏笔风,自成一家,影响深远,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这幅作品也是他执爱之作,被历代书法家所敬仰,作为所有书写者临摹的典型字帖。就这篇“遒媚劲健、绝代亘古”的序文从中体现了他很多的书法风格千变万化,奇测多姿,一个“之”全篇各有姿态,无一雷同,用笔以中锋为骨,藏锋露锋含蓄毕露,互相衔接,或大或小,随手而出,蕴藏着作者深厚的笔墨技巧及高深的文化底蕴。

王羲之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从小就受到王氏世家深厚的书学熏陶,七岁就开始学书法,“临池学书,池水尽黑”,也受到卫夫人的真传书风,使王羲之书法有了姿媚风格和变古不尽的地方。后又学习钟繇、张芝等书法家的字体,让他的书法又融入了新的特点笔势,具有委婉含蓄,遒美健秀的风格。

王羲之的书法被推崇及地位的确立是从南朝梁开始了第一次学习高潮,第二次在唐朝,唐太宗李世民酷爱王羲之书法,极度推尊,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唐宋元明清没有哪位书法家不临摹他书法的,这样也可以看出他的书法风格收到后人一致好评。

王羲之的书法世人常用曹植的《洛神赋》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来赞美,传说王羲之小的时候苦练书法,日子久了,用于清洗毛笔的池塘水都变成墨色。后人评论说:“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凰阁”、“天质自然,丰神盖代”,因此被后人尊称为“书圣”。唐太宗李世民倡导王羲之的书风,他亲自为《晋书》撰《王羲之传》,搜集、临摹、欣赏王羲之的真迹,《兰亭序》摹制多本,赐给群臣。在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以九五万乘之尊而力倡一人之书者,仅此而已。宋代姜夔酷爱《兰亭序》,日日研习,常将所悟所得跋其上。有一跋云:“廿余年习《兰亭》皆无入处,今夕灯下观之,颇有所悟”。历时二十多年才稍知入门,可见释读之难。一千多年来无数书法家都孜孜不倦地释读临摹过,何尝不想深入王羲之的书奥,但最终只能得其一体而已,《兰亭序》可以说是由杰出的书法智慧所营造成的迷宫。

王羲之书法对书法界的影响,只看张旭的一句话就知道:“自智永禅师过江,楷法随渡。永禅师乃羲、献之得其家法,以授虞世南,虞传陆柬之,陆传子彦远,彦远仆之堂舅,以授余”。这句话包括了唐代几乎所有的大书家。张旭后来将这种楷法传给了颜真卿,以楷书四大家与宋四家为首的后起之秀之所以能在王羲之后期有如此大的成就,根本原因都是学王羲之的书道,夸张的说中国自东晋以来的书法只能分为王羲之前期和王羲之后期,他不但将钟繇发明的楷书和张芝的今草发扬起来,其流传的《十七》,《黄庭》,《兰亭序》,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永不可超越。

王羲之的字是刚柔兼济,刚强之美和阴柔之美二者是组合得非常好,恰到好处。后世张旭、怀素书法如果没有王羲之的字比较,他们的字就是完美的,但一旦和王羲之相比,就发现他们刚烈之处太多了,过于激烈,中和之美差了一些。还有用王羲之的高度来看待颜真卿,发现颜真卿的字稍微粗野了点。用王羲之的高度来审视欧阳询,欧阳询稍稍板滞了点,特别在行草书方面,稍微板滞生硬了点。用王羲之的高度来审视赵孟頫,赵孟頫稍微圆熟了点,方笔少了一点,阳刚之气稍稍弱了一点。所以用王羲之的高度审视其他书法家,都似乎感到某种不足,尽管后来的这些大家也都是一领风骚数百年,但面对王羲之,都得面北称臣。

个人愚见不当之处请斧正!

  附:二十多年前临的冯承素摹本《兰亭序》。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