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旅游 > 正文

黄山旅游攻略三日游自由行攻略 黄山在哪

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

文章目录:

  1. 黄山在哪
  2. 黄山简介

一、黄山在哪

黄山,是世界自然和文化双遗产,世界地质公园,中国十大名胜古迹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辖),是安徽旅游的标志。
黄山原名黟山,因峰岩青黑,遥望苍黛而名。后因传说轩辕黄帝曾在此炼丹,故改名为“黄山”。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临黄山时,曾对黄山的秀丽这样赞叹:“薄海内外之名山,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后被当地人引申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著名的 迎客松是安徽省的标志,也是中国对外的符号,黄山享誉有:"松树之都"之美誉。
黄山简介
黄山以漏塌变取胜,一年四季景各异,山上山下不同天,银搜档而且朝夕有别。初春:繁花似锦,五彩缤纷,漫山杜鹃,争奇斗艳,十里桃花,姹紫嫣红;盛夏:涌泉池清,峭壁飞瀑,层峦叠翠,绿荫遍地,奇花异草,芳香诱人;金秋:丹枫如火,山花流芳,层林尽染,凝紫飞红,绚丽璀璨;严冬:银装素裹,玉树琼楼,雾松冰挂,晶莹雅洁。黄山独特的花岗岩峰林,遍布的峰壑,千姿百态的黄山松,惟妙惟肖的怪石,变幻莫测的云海,构成了黄山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巨幅画卷,赋予了黄山的艺术魅力,塑造了黄山永恒的灵性、神奇的风采。后人据此又称为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域中植物1450余种;锋乱动物470余种,古寺庙亭阁,碑碣石刻200余处。


山岳风景区
黄山是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中唯一的山岳风景区,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五绝著称于世,与埃及金字塔、百慕大三角洲同处于神秘的北纬30度线上。雄峻瑰奇,奇中见雄、奇中藏幽、奇中怀秀、奇中有险。黄山集名山之大成;泰山之雄伟、华山之峻峭、峨嵋之清凉、匡庐之飞瀑、雁荡之巧石、衡山之烟云、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景区内奇峰耸立,有36大峰、36小峰,其中莲花峰、天都峰、光明顶三大主峰,海拨均在1800米以上。

二、黄山简介

简介:

黄山(Huangshan Mountain)是中国著名风景区之一,世界游览胜地,位于安徽省南部黄山市。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8米。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内,由于山高谷深,气候呈垂直变化。同时由于北坡和南坡受阳光的辐射差大,局部地形对其气候起主导作用,形成云雾多、湿度大、降水多的气候特点。

黄山集名山之长,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衡山之烟云,庐山之瀑,雁荡山余基之巧石,峨嵋山之秀丽,黄山无不兼而有之。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两游黄山,赞叹说:“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又留下“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可以说无峰不石,无石不松,无松不奇,并以 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著称于世。其二湖,三瀑,十六泉,二十四溪相映争辉。春、夏、秋、冬四季景色各异。

黄山还兼有“天然动物园和天下植物园”的美称,有植物近1500种,动物500多种。黄山气候宜人,是得天独厚的避暑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1985年入选全国十大风景名胜,1990年12月被联合国此渗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名录竖扒谨》,是中国第一个同时作为文化、自然双重遗产列入名录的。2004年2月入选世界地质公园。蜚声中外,令世人难忘。古今有很多黄山诗词流传于世。 

2007年5月8日,黄山市黄山风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扩展资料

黄山,简称徽或黄,安徽省地级市,古称新安、歙州、徽州,地处皖浙赣三省交界处,被称为“三省通衢”,西南与江西省景德镇市、婺源县交界,东南与浙江省开化、淳安、临安县为邻,东北与安徽省宣城市的绩溪、旌德、泾县接壤,西北与池州市的石台、青阳、东至县毗邻。1987年废除徽州建制,以境内山岳“黄山”之名设立地级市。

黄山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截至2015年末,下辖3个市辖区、4个县,常住总人口137.37万人。2015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30.9亿元,比2014年增长6.1%。

黄山市地处皖南山区,属中亚热带北缘、常绿阔叶林、红壤黄壤地带,地形以山地为主,境内最高峰莲花峰海拔1860米;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特点是四季分明,春秋短,夏冬长,热量丰富。 

黄山古称徽州,既是徽商故里,又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新安画派、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四雕、徽派盆景等影响深远,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徽菜是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黄山市境内的黄山为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为世界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2条关于黄山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黄山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