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芒种 范成大

芒种 范成大

品读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了解芒种。芒种,又名“忙种”,是二十四节气之第九个节气,夏季的第三个节气,干支历午月的起始。芒种,是“有芒之谷类作物可种”的意思。 乙酉甲申雷雨惊,

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

少忍数旬蒸米成。

——宋代:范成大《梅雨五绝》这是范成大的《梅雨五绝》,写得就是芒种时节的景象。既然是芒种时节、梅雨时期,所以“乙酉”就不可能指年份,按照推算,乙酉年应该是1165年,那时范成大39岁,还在做校书郎和国史院编修官呢(我简单解释一下,校书郎这个职务有点类似现在的编辑校对工作,专门校对史籍资料;而国史院编修官,在宋朝开始才有的,主要负责文献、历史修撰工作。)而他大部分关于田园的诗词都在晚年所作,时间和地点都不符,所以乙酉不是指年份,更不可能指月份,所以诗中的“乙酉”应该指的是乙酉日,而“甲申”则是指时辰,即下午三点到五点之间。第一句的意思即芒种那天下午三点到五点的时候雷声响动、雨水骤降。

“乘除却贺芒种晴”,这句又是什么意思呢?这里的“乘除”与现在的“加减乘除”的意思可以不一样,这里的“乘除”是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也就是说梅雨时节天气变化不定,一会下雨,一会又晴朗。所以,一二句表达诗人感叹芒种时节天气变幻不定,但只要天晴就是值得庆贺的事。

为什么呢?因为梅雨时节的雨总下个不停,难得有晴朗的时候。而一旦天晴,就要抓紧时间插秧了。插什么秧?当然先插“蚤籼稻”啦。“蚤籼稻”即“早籼稻”,一般在南方种的比较多,从诗中也可以反映出在宋朝,南方已经开始种籼稻了。没种过稻谷的人估计不太清楚什么是籼稻,其实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就是从籼稻开始选种的。籼稻米粒比较细长,饭比较松软,口感较好。

什么要种早籼稻呢?因为“少忍数旬蒸米成”。早籼稻比较早熟,所以诗人才说“少忍数旬”。只需要再忍耐些时日,心中的早籼稻就可以吃上了。从诗中可以看出,南宋时期,农民每到芒种时节,就到了青黄不接的时候,说明南宋时期,因为战争,农民并不富裕。这就是从诗中读出当时的社会背景。

从范成大的《梅雨五绝》中,我们提到了芒种。今年的芒种根据《中国天文年历》显示,将会这北京时间6月6日1时29分迎来“芒种”节气。

说到“芒种”,《月令七十二侯集解》:“五月节,谓有芒之种谷可稼种矣。”大概意思是说有芒的麦子要快点收,有芒的稻子可以开始播种了。当然,这个说法对于广东地区来说,不太适合。但是对于长江以南的地区来说,的确如此。所以范成大才说,芒种的时候,插秧先插蚤籼稻。

那么,我们就再读几首范成大的田园诗。我感觉范成大的田园诗堪比晋陶潜、唐王维。

范成大的田园诗大都是在退隐石湖的十年中写的。尤其是在淳熙十三年(1186年)写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最著名。这组诗共60首七言绝句,每12首为一组,分咏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的田园生活。而这六十首绝句,是货真价实写农村生活的,不像王维、孟浩然等田园诗,只是作为诗人静谧心境的外化而已,本质上说,王维孟浩然、甚至陶渊明,都没有真正深入农村、深入农民生活之中,他们的作品还停留这士大夫及隐士思想的层面。但是范成大则不同,他是真正全面、真切地描写了农村生活的各种细节,是名副其实的反映农村生活的田园诗。

范成大黄鹤楼诗

原题为:鄂州南楼。

公元1175年(宋孝宗淳熙二年)六月,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作为封建王朝的高级官吏,被委任“知成都府”、“权四川制置使”,诉江经武汉去四川,两年之后,卸任回临安,又经过武汉,当时正赶上中秋节,登上武昌南楼写下了这首诗。

诗中出色地描绘了武昌的繁华的都市风光。此诗前三联写中秋之夜所见南楼及江、城形胜;尾联抒发思乡归隐之情。此诗多用典故,化而不露,气势亦较为遒壮,语言清丽,风格温婉,意境超脱。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2条关于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的问题「芒种 范成大」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范成大是哪个朝代的诗人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