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科技 > 正文

逻辑运算检测边缘电路 plc中四类边沿指令的区别

plc中四类边沿指令的区别

西门子S7-1200/1500有4组检测信号上升沿和下降沿的指令。下面以上升沿检测为例,详细比较4种边沿检测指令的功能。

在P触点上面的I0.0的上升沿,该触点接通一个扫描周期。因此P触点用于检测触点上面的地址的上升沿,并且直接输出上升沿脉冲。其他3种指令都是用来检测逻辑运算结果RLO(即流入指令输入端的能流)的上升沿。

在流过P线圈的能流的上升沿,线圈上面的地址M2.2在一个扫描周期为1状态。因此P线圈用于检测能流的上升沿,并用线圈上面M2.2的触点来输出上升沿脉冲。其他3种指令都是直接输出检测结果。

R_TRIG指令与P_TRIG指令都是用于检测流入它们的CLK端的能流的上升沿,并用Q端直接输出检测结果。其区别在于R_TRIG是函数块,用它的背景数据块DB3保存上一次扫描循环CLK端信号的状态,而P_TRIG指令用边沿存储位M2.5来保存它。P 触点和P线圈分别用边沿存储位M2.1和M2.3来保存它们的输入信号的状态。

plc四种边缘检测指令的特点

PLC四种边缘检测指令包括上升沿触发、下降沿触发、正沿触发和负沿触发。每种指令的特点不同,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上升沿触发指令可以检测输入信号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变化,下降沿触发指令可以检测输入信号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变化。

正沿触发指令可以检测输入信号从低电平到高电平的变化,且只有在前一次扫描中该输入信号为低电平时才会触发。

负沿触发指令可以检测输入信号从高电平到低电平的变化,且只有在前一次扫描中该输入信号为高电平时才会触发。通过选择适当的边缘检测指令,可以有效地控制PLC的输出信号。

计算机的逻辑阶段分为

1.第一阶段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大,耗电量大,寿命短,可靠性大, 成本高。

(2)采用电子射线管作为存储部件,容量很小, 后来外存储器使用了磁鼓存储信息,扩充了容量。

(3)输入输出装置落后,主要使用穿孔卡片,速度慢,容易出去使用十分不便。 (4)没有系统软件,只能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编程。

2.第二阶段 晶体管计算机 (1958~1964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晶体管制作基本逻辑部件,体积减小,重量减轻,能耗降低,成本下降,计算机的可靠性和运算速度均得到提高。

(2)普遍采用磁芯作为贮存器,采用磁盘/磁鼓作为外存储器。

(3)开始有了系统软件(监控程序),提出了操作系统概念,出现了高级语言。

3.第三阶段 集成电路计算机 (1965~1969年)

主要特点是:

(1)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制作各种逻辑部件,从而使计算机体积小,重量更轻,耗电更省,寿命更长,成本更低,运算速度有了更大的提高。

(2)采用半导体存储器作为主存,取代了原来的磁芯存储器,使存储器容量的存取速度有了大幅度的 提高,增加了系统的处理能力。

(3)系统软件有了很大发展, 出现了分时操作系统, 多用户可以共享计算机软硬件资源。

(4)在程序设计方面上采用了结构化程序设计,为研制更加复杂的软件提供了技术上的保证。

4.第四阶段 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970年至今)

第一阶段(1946~1959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存储器用延迟线或磁鼓,软件主要是机器语言,开始使用符号语言。

第二阶段(1959~1964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晶体管取代电子真空管作为逻辑元件,软件方面出现了高级程序语言,还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第三阶段(1964~1970年)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晶体管,存储器仍使用磁芯。操作系统进一步发展与普及。

第四阶段(1970~现在)这一代计算机主要特点是使用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也用大规模集成电路,在软件方面出现了与硬件相结合的产品。

不同的逻辑元件具有不同的设计特点。这些特点随着CMOS、TTL和ECL的不同而变化。这些特点包括输入电源能耗、速度/能量关系、封装形式、边沿变化率和电压漂移值。有些逻辑元件具有控制内部逻辑门的内部边沿变化的时钟偏移电路,以便保持精确的传输延迟。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3条关于逻辑运算检测边缘的问题「plc中四类边沿指令的区别」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逻辑运算检测边缘电路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