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居 > 正文

花了160多年岁月的私家园林

□ 新朴园

在人流如织的古城江阴南街文昌巷内,有一座如藏深闺的江南园林,她就是2007年被列入国内百座著名私家园林的“适园”。

江阴百姓习惯称“适园”为“陈家花园”,园主陈式金,其祖上虽谈不上富可敌国,但在古城江阴,也称得上屋宇盈百,富甲一方了。据《陈氏宗谱》载,明代初年,陈氏先祖陈清自扬州随军来澄,因护城有功,被封为“合浦侯”而定居于此。清乾隆五十四年,后裔陈宏度进士及第,自此陈氏家业兴旺,子孙繁茂,渐成江阴城内的名门望族。陈宏度正是“适园”园主陈式金的祖父。

陈式金生于书香门第,幼年虽在诵读“四书五经”中度过,但成年后却无意于功名,放弃了浙江同知之职,忘情于舞文弄墨的惬意生活,专心于书画和篆刻,他初法王蒙,后近吴历,艺术造诣精深。同时,书画、金石、诗词、音律无一不精,终成清末著名的书画与收藏大家。

“适园”选址,还藏着一段颇具禅意的故事。

平日里,陈式金博施济众,行侠好义,众口皆碑。某日,东厢邻居家有大难,急于抛售一墙之隔的祖产,陈式金不乘人之危,反而加倍出资,将数亩荒地买下。陈式金在记叙适园渊源时说道:“我本无意为园,逢此良机,得以成,此园乃取名适园。适者,恰好之意也。”不经意间,陈式金成了这块荒地的主人,也成就了适园(建于清咸丰四年,即1854年)的诞生,至今保存较为完好。

立意高远、意在笔先,是“适园”给我最深的印象。

在陈式金心中,唯有自然山水才是高妙的人间造化,他的园林,当然要模山范水,再造自然。

小小“适园”,不足七亩地,外部没有自然山水可借,“躲进小院成一统”的陈式金只能躬身笃行,理水叠山,辟池引水,为鱼凿潭,垒山作坡,为鸟植林。“山无水不灵,水无山不活”,深谙造园之道和绘画之本的陈式金,明白平铺直叙之无趣。理水叠山最经济的做法,是就地取材,挖心形镜湖,垒高矮二山,平衡土方。阳山阴水,阴阳和谐,互为补正。所有的修竹古木,奇花异草,廊桥亭台,轩榭楼宇,围合山水,倒映成景,生动有趣。陈式金用占全园三分之二的核心土地构筑山水,可谓重墨渲染,用心良苦。

其次是谋篇布局、架构清晰。

清绅江阴诗人翁照有名句云:“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在陈式金父子看来,造园如同作画,山水形胜,切忌平淡无奇,宜浓淡相间,远近相杂,疏密相衬,高低错落,方为佳品。如同“适园”里曾经吟唱的词曲,要眇宜修,低回百转,清新婉约。

如此,“适园”山、水、建筑三分天下:一是假山,垒于园林中北部,开门见山,双峰竞秀。二为“镜湖”,设于园林中南部,辟池理水,八方汇流。三乃建筑,按使用需求分南、东、北三块布置:南部以“水流云在之轩”为核心,融合“适安斋”、“秋入潏波”、碑廊等,组织交友接待空间,并与陈氏老宅浑然一体;东部以“响秋轩”“易画轩”“得爽亭”为焦点,设计书画工作空间;北部以“得蝶绕云山馆”为中心,设置家祠享堂空间。三组建筑以雨廊、棚架、厢房连接,山环水绕,共享全园外围的三分之一土地。山、水、建筑主次分明,各得其所;游线流畅,峰回路转;抑扬顿挫,相得益彰。

三是雕琢细腻、做工精致。

“适园”之山,有土山,有垒山,所有山势依山依水依墙而筑,顺坡自然,疑为天成。双峰互依,一西一东,一高一矮,有雄奇瑰丽之态。

“适园”之石,有黄石、太湖石,黄石作大面积铺陈,如双峰,局部雕琢用太湖石,如院墙东隅之假山,回环跌宕,玲珑剔透。因材施用,各显其妙。

“适园”之水,有石涧、飞瀑、溪流,形态各异,均有源头,更凿宽阔的心形湖,汇众水于一体,波光粼粼,夕阳余晖,白鸥掠水,鱼翔浅底。

所有的造园元素,山、石、水、花木、建筑等,在造园主指挥下,或借景对景,或收或放,或高或低,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弹奏着醉人的和谐之曲。春夏秋冬,四季皆景。这种“天人合一”的意境,将园主融入其间,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意于物、以物比德。

走进“适园”西门,抬头见镂空影壁,五福漏窗镶嵌障景,喻五福临门之意。陈氏父子用一生的品行,对人生的五福作了独具一格的阐释:寿——死而不亡者寿,富——内心不缺者富,康宁——思想通达者康宁,修好德——敬德修业者修好德,考终命——寿终正寝者考终命。

如此这般,曲折传奇,成就了“适园”的著名八景:临轩观鱼、一潭印月,岸柳夹桃、镜亭倒影,梅林春色、空灵幽谷,丹桂飘香、蕉荫翠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