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近端着丝粒染色体在着丝处或其附近断裂后融合成为一个染色体 结果染色体数目减少,但臂数不变。此种现象于1916年为罗伯逊(W.Robert- son)所发现,故名。一般认为,在哺乳动物的核型进化中,着丝粒融合(特别是罗伯逊氏易位)是较普通360问答的一种形式。例如,生活在以色列的竹根鼠(Spalaxehrenbergi)约有25对染色体,其中B组染色体有4对(B1、B2、B3、B4)。检查4种不同群体(Ramla,Sa'ar,Dafna和Y段红么士法毛护十否iftah)的B组染色体,发现它们分别含有8对、6对、2对和对近端着丝粒染色体,显示出这组染色体通过罗伯逊氏易位,由近端着丝粒染色体两两融合而变成中部着丝粒染色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