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明成祖朱棣 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是朱棣。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文章目录:

  1. 明成祖是谁
  2. 明成祖是谁
  3. 明成祖是谁?及生平事迹
  4. 明成祖是谁叫什么名字
  5. 明成祖原名叫什么名字?
  6. 明成祖是谁

一、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是朱棣。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敌军,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

朱棣修纂《永乐大典》的功绩

明成祖的历史功绩之一,是倡导修纂了《永乐大典》。即位之初的永乐元年,他便下令编纂一部大书。他说:“你们要根据备念我的意思,编纂一部自有图书以来,包括经史子集、百家之书的,包罗万象的大规模的丛书。收书越多越好,不怕规模大。”他心中的蓝图漏滚伏是编纂一部有史以来数量最多、种类最全、质量最好的大型图书。

参加修纂的有全返携国的各种一流人才。由学术大师姚广孝为总裁,包括名儒、名士、名医、名僧等,共计2169人参与修纂。后勤安排得很周到。礼部负责在全国选拔抽调人员,从各地收集所需图书。光禄寺则负责修纂人员的食宿。在修纂过程中,明成祖经常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有一次,他发现宫中所藏图书不够用。他说:“世人家稍有资产的,都想多买书,朝廷怎么可以缺少图书呢?”于是,他命礼部派通晓图书典籍的有才之土到全国各地去搜购图书。不问书价,再贵也买。这一次大规模地购书,对高质量地完成《永乐大典》的修纂起了关键作用。

二、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是朱棣。

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年—1424年),年号“永乐”。葬于长陵。嘉靖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率军招降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朱棣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即皇帝位。

明成祖个人经历

元末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江苏省南京市),五月,陈友谅兵寇池州,不久又传来陈友谅进攻太平(今安徽省当涂县)的文书。陈友谅如果攻陷了太宽隐液平,并要接慎物着进攻应天。但军情紧急,朱元璋甚至对这个儿子都来不及看上一眼,便又到前线指挥作战。

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旧历年底,朱元璋将在下一年称帝,十二月二十四日,祭告太庙,为自己渡江后生的七个儿子逐一命名,第四子命名为“棣”,此时朱棣已经七周岁,才和众兄弟一样有了自己的名字,。朱元璋不仅为儿子命携携名,还制定了后世子孙取名的规则。

三、明成祖是谁?及生平事迹

明成祖朱棣,1360~1424。

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元年发动”靖难之役”于建文四年夺位,年号永乐。即位后开始削藩。

主要成就:设立内阁、东厂,恢复锦衣卫,修著<永乐大典>,迁都北京,建立故宫,通运河,扫平蒙古等。

总体来说,朱棣不是一个好人,却是一个好皇帝。由于他对明朝的成就,明世宗朱厚璁将他的庙号改为明成祖。

  1. 明成祖就是朱棣,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

  2. 简介:

    大明成祖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汉族,是明朝第三位皇帝,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元顺帝至正二十年(1360年)四月十七日(5月2日),朱棣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早起被封为燕王,洪武三十一年十二月,为了提防朱棣造反,建文帝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后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1402年在南京登基,改元永乐。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明长陵。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四、明成祖是谁叫什么名字


明成祖是朱棣,死后原庙号为“太宗”,百多年后由明世宗朱厚_改为“成祖”,1402年-1424年在位,年号永乐,明朝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立有不世之功,创造了明初盛世,但他好大喜功,多疑好杀,手上沾满了鲜血。朱棣缔造了众多空前的壮举,但却耗费了超过其他皇帝的民脂民膏。他橡型既是一个雄才大略的君主,又是一个给大橘悔家带来沉重负担的君主。
明成祖利用科举制及编修书籍等笼络地主知识分子,宣扬儒家思想以改变明初嗜佛之风,选择官吏力梁伍猜求因才而用,为当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奠定了思想和组织基础。
在中国历史上明成祖也是一个重要人物。经过明成祖完善了中国的文官制度,奠定了明、清两朝的政治格局,影响了明、清两代五百余年的政治生活。
他开拓了空前辽阔的疆域,却使无数的将士战死沙场,他继承和开拓了朱元璋的事业,但却是篡夺了侄子的皇位,而且杀戮无数。


五、明成祖原名叫什么名字?

明成祖(1360~1424)名朱棣,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22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后,皇太孙朱允炆即位,年号建文。朱棣从北京起兵发动政变,于1402年占领南京,后在南京即位,年号永乐。朱棣是历史上争议颇大的一位帝王,他在位期间营建北京城,重修万里长城,解除了北方少数民族对中央政府的威胁;他设置奴儿千都指挥司,管辖黑龙江、乌苏里江、乌弟河、库页岛等地,使上述地区归属于明中央政府;他还派郑和下西洋,扫除了禁海闭关的痼疾。在他的统治下出现了明初的盛世。但他以血腥的屠杀清除建文帝余党,设置东厂加强特务统治,还重用宦官开始干预明朝政事,埋下了明朝宦官专政的祸根。1424年,朱棣病逝于北征返程途中,葬于长陵(今北京十三陵),庙号太宗。1538年,嘉靖帝将他的庙号改为成祖。

六、明成祖是谁

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他5次亲征蒙古,巩固了北部边防,维护了我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还曾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

明朝是我国历史朝代中的一员,存在时间大约300年,历经十几位皇帝,是存在时间较为悠久的朝代。那么,明成祖是谁?

详细内容

  • 01 朱棣(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建文帝朱允炆乎岩携之叔父。建文四年(1402年)即位,在位二十二年(1402-1424年),年号“永乐”。

  • 02 洪武三年(1370年),朱棣被册封为燕王。洪武十三年(1380年),就藩北平。二十三年率军打败北元乃儿不花,声望日隆。建文帝即位后,厉行削藩政策 。朱棣枣磨以奉天靖难为名,发动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帝 。建文四年(1402年),攻破南京,正式即位。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政治上,继续实行削藩政策,加强中央集权;改革官制机构,设置内阁和东厂。

  • 03 军事上,五次亲征蒙古,占领安南,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西北设置哈密卫, 西南设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使司和贵州承宣布政使司。还委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中外友好往来和对南海地区的经营。文化上,编修《永乐大典》 。

  • 04 同时,为了加强对北方地区的控制,疏浚大运河,迁都北京。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但其五征蒙古、派郑和下西洋以及迁都北京等举措都耗费了很大国力,削藩政策的不彻底性也为其死后汉王叛乱埋下伏笔。

  • 05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在第五次北征蒙古回师途中,病逝于榆木川,享年六十四岁。庙岁伏号太宗,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葬于长陵。明世宗时期,改庙号成祖,改谥“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传位长子朱高炽。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6条关于明成祖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明成祖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