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图不义之财,必招致祸。”
这是一句希腊谚语,正所谓古话终有理,“贪图不义之财”这句话应用在一山西老农身上可谓是形象至极。
上世纪八十年代,山西一老农因为贪图山洞里的“意外之财”,被警察当场逮捕并判刑。
惹得老农是悔不当初。
图源网络
老农在山洞里到底发现了什么?又是为何不按照国家规定将文物上交?是真的不懂文物保护法还是歹念作祟?老农发现的意外之财又来自哪里?
山洞里的意外之财
杨老汉是山西村落里的老农,地处山西省平鲁县,和当地农民一样,杨老汉一家并不富裕,没啥文化的杨老汉一生就是靠在家务农为生,一辈子也没出过村落。
老汉虽然年纪大,但干起活来也是麻利得很,每天背着锄头下地干活便是杨老汉的日常。
图源网络
虽然山西煤炭资源丰富,但在20世纪80年代的普通百姓人家里,许多百姓做饭还是需要干柴来生火,杨老汉家自是不例外。
出门砍柴也就成了杨老汉另外的活动。
这天的杨老汉日常来到山上砍柴,但因为天气的炎热,杨老汉决定到山洞里去歇息,却不曾想还让自己“撞”上了个大喜事。
到底是啥事情让杨老汉这般欣喜?
图源网络
捡到钱了。
准确来说是捡到黄金了。
在山洞口处休息的杨老汉对于这洞口有些好奇,常年在山上奔波的杨老汉对于哪处有什么洞口,哪处长着什么,门清得很,杨老汉在这里生活了一辈子,自小便在此长大,所以很是明白。
杨老汉虽在这口洞口休息,但老汉知道,这洞口是新的。
图源网络
从外观上以及洞口形状来看,应该是因为下雨“冲刷”山体滑坡而形成的。
洞口是凉快,但是洞里杨老汉很是好奇。
从外面看只是黑压压的一片,即使外面阳光正好,也看不到洞里有着什么,但杨老汉不害怕,自小就在山林长大的他胆子还是颇大的。
老汉进去了。
图源网络
不成想,还真让杨老汉看到了宝贝。
金灿灿的黄金嵌在石头之间,杨老汉惊呆了,他难以想象这样的洞里还藏着这般宝贝。
虽然杨老汉一生穷苦,没接受过知识,但对于黄金也只知道一二,自然是值钱的东西,杨老汉看着满壁金晃晃的金子,杨老汉动了心思。
图源网络
但杨老汉很是怀疑,毕竟这洞口是敞开着的,这么好的宝贝竟然是“公开”外露的,杨老汉有些怀疑是不是谁在这藏的?
但眼前的黄金在杨老汉看来很是诱惑,于是抠掉了其中一块,拿起便往家跑去。
杨老汉发现黄金上边写的有字,但因为自己不识几个大字,杨老汉决定带回家让自己的儿子瞧瞧。
图源网络
杨老汉很是激动,一路小跑回到家去,若真是值钱的宝贝,自己可不就能过上好日子了。
但回到家后,儿子的言语却是让老汉泼了盆冷水。
儿子又说了什么,让杨老汉觉得自己拿回来的宝贝不值一提?
“你给哪儿弄得?”
儿子问得很是直白。
图源网络
“就是在那山洞里捡的。”
杨老汉很兴奋地期待着儿子的回答。
“你快看看,这上边有字。”
“但是这会不会是黄铜啊,我经常下矿,在矿上我看见过不少跟这类似的东西。”
听到儿子言语的杨老汉顿时没了刚刚的喜色:“黄铜啊。”
图源网络
杨老汉情绪的转瞬即逝也不难理解,黄铜可不比黄金,若真的如儿子所言是个黄铜,那自己费大劲从山洞里给它挖出来,然后一路抱着赶到家中,这一路的辛苦都是白忙活了。
见到杨老汉很是失落,儿子立马告诉杨老汉:“要不咱拿去给金店的人瞧瞧,看到底是金子还是黄铜,他们都是练家子,一眼都能看出来是不是金子。”
儿子的话固然是勾起了杨老汉的好奇心。
图源网络
于是父子二人一拍即合,急忙便带着挖来的金子到金店去,金店老板的答案让父子俩喜出望外。
“这确实是上等的黄金啊,你这是从哪里搞来的?”
看到这等上好金子的老板两眼放光,很是惊诧地询问着杨老汉。
听到金店老板答案的杨老汉自然很是惊喜,原来自己挖到的真的是上等的宝贝。
图源网络
听到老板询问来源的杨老汉也显得有些紧张:“哦,这是我家祖传的。”
听到杨老汉这般回答的老板自是没放在心上,毕竟家里祖传宝贝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在金店里也是不少见。
得到答案的杨老汉和儿子两个人带着金子抓紧回到家中去,并将这个消息告诉了家里的老婆。
三个人很是欣喜,甚至开始感谢老祖宗让自己晚年之际赚上一笔大钱。
图源网络
稍微懂点法律常识的儿子开始问话了:“那咱不上交吗?”
干过矿场的儿子除去偶尔见到黄铜,自然也是听说有人在地下挖到宝贝,也依稀知道只要是捡来的宝物得上交给国家,若是占为己有,是要担责任的。
听到儿子的言语后的杨老汉心里也是一阵发怵。
但他们这山沟沟里,偏远的地方,路边捡个啥警察又怎么会知道呢。
图源网络
杨老汉不愿意放过这样的机会,自己跑山沟里捡来的东西,地下不知道藏着多少宝贝呢,自己这不算什么。
杨老汉这般安慰着自己,为了避免自己夜长梦多,决定干脆一些换成钱,到时候也不用守着这金子睡不着觉还提心吊胆。
于是杨老汉和儿子开始了动作。
图源网络
只要我不交,我就能换成钱
杨老汉和儿子两个人想得很是简单,去到银行将金子换成钱,一切不都好说了,被金子冲昏头脑的二人,很是兴奋。
然而一到银行没多久,两人便直接被警察带走了,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被金子冲昏头脑的关系,杨老汉和儿子只知道将这捡来的金子换成钱,却忘了,自己捡来的金子上面刻着字!
图源网络
当杨老汉将金子递给银行柜员的那一刻,疑惑便产生了。
“你好,咱们这边可以将金子兑换成钱吧。”
杨老汉揣着金子小心地试探着。
“可以的。”
图源网络
银行柜员回答得很是自然,在银行这样的顾客并非少见,多是些将金条换成人民币的顾客,所以对于杨老汉的询问,柜员并未感到任何奇怪,直到老汉递来了那块刻字的金块。
“您这个是?”
柜员小心地试探。
“哦,我这个是祖传的宝贝。”虽然在金店已经欺骗过老板一回,但再次被人询问起“金子是什么”,杨老汉还是不免有些紧张。
图源网络
看着杨老汉紧张的神色,银行柜员起了疑心,虽然之前也有这样的顾客前来,但如杨老汉这般紧张的倒是头一个,且对于祖传的宝贝讲不出一二,如何不奇怪?
觉得有些蹊跷的柜员决定将此事告知行长来决定。
“您在这边稍等片刻,这就给您办理业务。”
柜员很是自然地应对着杨老汉。
图源网络
带着黄金便转头走向了行长的办公室。
“行长,这是外面一位大爷要进行换钱的黄金,您看看。”
接过黄金的行长,对着金块仔细地翻看了一番,认为这可能并非是单纯的黄金,上边的古文字样,大概率是一件古董。
银行大厅内焦急的杨老汉来回踱步,正准备再次询问柜员的时候,却被门外突然前来的警察拦住了去处。
图源网络
“你好,警察,跟我们到局里做一项调查。”
见到警察的杨老汉自是有些害怕,自己如何想不到自己来换个钱还能碰上警察,甚至现在还要跟着去公安局一趟!
是行长。
发现带有古文字样黄金不对劲的行长,决定报警。
图源网络
这才有了杨老汉和儿子看到警察前来,面面相觑的场面。
杨老汉被带走了,甚至罪名也坐实了,私藏国家文物,那么杨老汉挖来的金块到底是何来头?
根据上边的古文字,专家断定这应该是唐朝时期张通儒所埋藏的宝物。
张通儒也是有人很陌生,但若是提到制造了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大家也就不会感到陌生了,而张通儒便是当时安禄山的手下。
图源网络
安史之乱之后,张通儒奉命留守西京,战乱失败后,便率领残部弃城而逃,而杨老汉在山洞挖出来的这些宝物,是因为当时的张通儒在经过此地时,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及时带走。
于是便将这些宝物埋藏在此处,却不曾想便一直保存至今。
因为当时下雨的缘故导致山体滑坡,这个人工凿口也便出现在了山林里,也便有了杨老汉后来的挖宝。
图源网络
杨老汉害怕极了,连忙表示这是自己的错误,表示自己并不懂这些,自己是因为一时鬼迷心窍,这才有了想把黄金拿去换钱的念头。
念在杨老汉是初次犯罪的份上,警察对二人进行了批评教育,并将所谓的“金块”上交给国家文物局。
我国《文物保护法》第六十四条规定,以牟利为目的倒卖国家文物以及私分或者非法侵占国有文物的,严重者将依法追求刑事责任。
图源网络
杨老汉和儿子念在初犯且未酿成大祸,警察只是进行了批评教育,但若是继续知情犯罪则迎来的将是刑事责任的审罚。
2022年3月21日,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对闽清某乡镇的宋代瓷器窑址群早在十几年前便被列为了不可移动文物,而近年来,随着修路工程的频繁,成片的瓷器被挖机挖出。
这些瓷器自然成了村民口中的文物。
图源网络
其中一个修路的村民林某甲前往山林挖竹笋的途中,便会有意无意去瓷器窑址群“捡”些瓷器回家,并将这些瓷器挂在瓷器专卖网上,发现要价颇高的林某觉得这是一份好差事。
于是便将瓷器“捡”来卖,林某甲盗走瓷器共1061件,一般文物20件,文物标本在1041件,价值一共3550元,此外,林某和同村的卞某两人多次到宋代瓷器窑址盗器具,被盗窃的瓷器价值在4930元、3470元。
经法院审判,两人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秘密手段盗窃文物,行为已经构成盗窃罪,林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卞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且二人均被处罚罚金3000元。
图源网络
因为一时贪念,将“捡”来的文物倒卖,迎接倒卖人的便是法律的审判。
除此之外,2022年4月,重庆一老汉与杨老汉的经历也是雷同,老汉常年在村里生活,一天下地干活在破旧房屋里歇脚,在破屋的角落里发现了一把破旧的刀剑,正好因为家中菜刀磨损的老汉,随即便把刀剑带回了家。
并将刀剑磨平,据老汉讲,当时磨刀的时候确实发现刀剑上面有字样,但是没在意,事后才知道这是元朝的宝物。
图源网络
但因为刀已经被老汉磨平,只剩下些残骸才能将其拼起来做研究,而老汉因为不知情,也便未负刑事责任。
若是知情继续如此,将等待老汉的同样也是刑事的审判。
不管是否是文物,在山中出现的黄金宝物,自然显的有些“格格不入”,若是因一时贪念最后招来了牢狱之灾,实在是有些得不偿失。
图源网络
若是杨老汉最初不走歪念,将这“不义之财”占为己有,怕也没了后边的警局问话。
若真的是知道文物且依旧选择去倒卖换钱,那迎接杨老汉的将是真真正正的法院审判。
在我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遗存的一切文物均属于国家所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挖到、捡到文物应自觉上交给国家,莫要因贪念走上歧途而悔恨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