稼轩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泉城济南人文荟萃,向来以“名士多”享誉全国,允文允武的辛弃疾更是其中的杰出代表。883年前,辛弃疾出生于济南高新区的四风闸村,这里孕育了他“气吞万里如虎”的豪迈气魄,铸就了“看试手,补天裂”的国士担当,也厚植了“稻花香里说丰年”的民本情怀。往事越千年,换了人间。如今的稼轩故里,是一片创新活力充分涌动、产业建设蹄疾步稳的科技新城,如何传承和发扬稼轩文化是辛弃疾故里人念念不忘的责任与使命。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历史悠久的四风闸村现存遗迹寥寥无几,古村落所在的位置距离中心城区二三十公里。如何跨越时空、把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成为摆在济南这座历史文化名城面前的课题。
组建产业联盟集聚企业抱团发展
5月28日,辛弃疾诞生之日,稼轩文化推广年发布仪式在济南高新区举行,稼轩文化推广年主题、稼轩主题惠民文化场景、稼轩文化产业联盟、稼轩文化网络推广大使授牌、舜华路公共文化集聚区地图、10个“泉民悦读”新型阅读空间、稼轩主题公交等内容集体发布,稼轩文化产业联盟成为其中备受瞩目的一环。不知不觉间,以舜华南路为纽带,沿线的汉峪金谷、舜泰广场、齐鲁软件园三个产业集聚地培育了40余家文化科技型企业,这批企业成为稼轩文化产业联盟的首批成员。
成立于2014年的科明数码是国内VR、AR等专业技术开发与应用服务提供商,预计今年实现营收约1亿元。上海世博会期间,科明数码开创性地推出“网上世博会”。近段时间超然楼火爆全网,楼内的泉水电子展览馆就是科明数码打造的。这处展馆以“泉甲天下、云游古今”为主题,应用了大量的VR、AR技术。以稼轩文化为核心,科明数码团队创作廉洁文化短视频、经十路创意灯光秀,还把辛词纳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VR教学软件,作为一款普惠型教育软件向学校推广。“辛弃疾的词作非常适合用VR、AR技术来呈现,通过将科技与鲜明创意相结合,能让人们穿行于古代与现代、虚拟与现实之间,从而实现对稼轩文化的传播。”科明数码董事长陈清伟表示。
不久前,深耕创意设计的创客贴正式推出人工智能绘画产品——AI画匠,成立“AIGC创意研发中心”,引发不少关注。“创意视觉设计与现代理念相结合,是文创产业未来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趋势。创客贴作为稼轩文化产业联盟成员,全力支持稼轩文化产业发展。”创客贴创始人兼CEO王宝臣表示,创客贴通过将AI能力与创意设计工具相结合,为文创产业发展开辟新思路,推动文创产业的创造性和创新性发展。
记者到访馨漫园动漫时,公司上下正在全力筹备6月份的深圳文博会,他们的参展作品就是“二安”古风文创作品。馨漫园动漫是一家集动漫衍生品研发、手造研发、少儿国学、童话微场景研发、品牌运作全产业链运营商,公司旗下“馨漫园”“龙喵新语手工”全国品牌连锁店及直营店面有1000余家。2008年,济南市经信委与济南高新区联合在高新区设立国家动漫产业基地,馨漫园动漫就是基地入驻企业之一。
馨漫园动漫董事长刘薇告诉记者,2022年以来,行业内各企业都感受到济南市对文化产业的重视,文化产业项目正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抓手和载体,作为国家动漫产业基地入驻企业,此次加入稼轩文化产业联盟,大家倍感振奋。“希望产业联盟成立后,政府能一直扶持。这种扶持不一定要给企业真金白银,政府部门能牵头大力宣传稼轩文化,让稼轩文化落到大众生活,让济南‘无处不稼轩’,自然能给本地文化企业创造机会、培育市场。”
推动稼轩故里重焕新生打造济南文化旅游第四极
这几天,每逢华灯初上,总有很多年轻人聚集到齐鲁软件园大圆环打卡,远界文化团队在该园区的依依杨柳间打造了一个辛词灯林,让这个亚洲最大的圆环形企业集聚区变得十分浪漫。“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书咄咄,且休休。一丘一壑也风流。”人们徜徉在辛词海洋,观赏、交流、拍照,久久不愿离去。
齐鲁软件园的辛词灯林优雅唯美,芳邻市里菜市场、圣豪超市蔬果区的稼轩文化则满是烟火气。“辛弃疾月薪600万文吃不上辣椒炒肉”“在宋朝,四点下班也吃不上西红柿炒蛋”一条条来自宋朝的奇闻趣事穿越而来,以手绘的形式制作成菜市场条幔和购物袋,让人们在重新认识辛弃疾、
重新感受稼轩文化的美好时刻,重
温生活之美、重拾生活之趣,让人“爱上层楼”,更“爱
上烟火”。
传播传统文化需要载体。在高
新区中心区,稼
轩文化正在人
们不知不觉中
植根到城市
主干道、产业
园区、超市菜
场、政务大厅,展开高新区人
文生活的全面塑造之旅,让人们在茶余饭后、繁忙之余,随时随地一览辛词之美,重新领略跨越时空的稼轩情怀。
在辛弃疾出生地,高新区则有更大的“野心”。
规划面积4平方公里的稼轩文旅城以稼轩文化为核心、文旅产业为支撑,打造稼轩故里文化园、诗词文旅小镇、康乐田园综合体三大文旅核心,使千年稼轩故里重焕新生,致力于成为继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之后的济南文化旅游第四极、全国辛弃疾文化展示中心、文旅健康产业样板、临空经济产城融合示范区。
在济南高新区管委会推动下,本地开发企业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平台型企业济南高新控股集团强强联合,组建山东稼轩文旅发展有限公司运作该项目。稼轩文旅相关负责人李华强介绍,2022年,国土资源部门确定了稼轩故里文化园、诗词文旅小镇的建设范围,这两个文化园的面积分别是200亩和400亩,此后,团队一直积极与国内一线文旅产业设计公司合作,推动项目规划设计并探索运营模式,预计今年下半年启动四风闸村改造和辛弃疾纪念馆提升工程。
来自政府的助力一直不曾停止。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遥墙街道推动打造荷田景观,与临港街道胡家岸村的近万亩稻田重现人们耳熟能详的“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美景;临港街道将四风闸村纳入齐鲁样板村建设,对四风闸村“一馆一林一楼一树一台”进行整体提升打造,继续深挖文化品牌资源,将稼轩文化与黄河重大国家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相融合,推动文化振兴提质增效。
“稼轩故里眼下知名度不高,我们认为,虽然目前是价格洼地,但未来会有很大的文化产业发展空间。”李华强告诉记者,稼轩文旅城片区范围内,小清河、刘公河、巨野河、杨家河四条河流形成闭环,构成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该项目紧靠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未来,济南遥墙国际机场的吞吐量将大为提升,稼轩文旅城项目将成为“入济首选、离济必游”的一处景观;项目所在的高新北区是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承载区,片区依托黄河生态文化建设,突出“黄河文化+自然风光+经济”协同发展,大项目快速落地、人才蜂拥而至,产城融合蓝图在快速展开,这将加快稼轩文旅城项目周边设施的完善。上述三重利好都成为片区蝶变的支撑。
“层楼望,春山叠;家何在?烟波隔。”从23岁奉表归宋,辛弃疾就再也没能回到济南,自辛氏家族子弟皆随辛弃疾揭竿起义而告别四风闸村,四风闸村已无辛姓人家,但800多年来,本村多姓乡亲都认稼轩公为一家亲,“辛家祖林”保存至今,多年来无人侵种、无人乱建乱搭,由村里代纳钱粮,被村人俗称“舍地”。“辛家花园”中树龄达800余年的老槐树相传系辛弃疾手植,至今仍枝繁叶茂,散发勃勃生机。期盼科技助力、数字赋能、多元业态融合的深入探索,让一代豪放词宗赋予济南的深厚文化资源早日转化为前景无限的特色文化产业,让千年的积淀绽放更耀眼的光芒,让文化济南的名片更加闪亮。
(文/图本报记者韩霄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