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 > 正文

家庭教育,是有因果的

2023、4、22日

题目:家庭教育,是有因果的

作者:佚名

摘录:改变家庭,不是使劲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从管教自己开始。自己做好了,再去引导家人,就会有说服力;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要有精气神,撑起顶梁柱。

造句的时候,我们常用“因为所以”。

做人的时候,我们常要“前因后果”。

年轻的时候,我们天不怕地不怕,认为一切都可以改变。

进入老年后才知道,很多事情,板上钉钉了,只能接受。

回头看,一切都有轮回,我们终其一生,就是为了建立一个像样的家庭。因为,我们未来的依靠、期望,只能是家庭。

家庭或好或坏,不是天意,而是自己亲手“造下”的。

(一)

家教,养儿

《朱子家训》里写道:“见色而起淫心,报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祸延子孙。”

父母作恶多端,就别指望儿女富贵一生。

西晋时的富豪石崇,靠抢夺商人的财富起家,然后过上了奢靡的生活,还和舅父王恺斗富。

当石崇得意洋洋的时候,遭到了司马伦的打击。

临终前,石崇感叹:“他们都惦记着我家的财富啊。”

旁边的人说:“你知道财富害人,为什么不散尽家财,帮助别人?”

一个土豪家庭,别说让儿女享福,连一代都没有扛过去。令人唏嘘。

再看看哲学家孟子的一生,他三岁就没有了父亲,母亲想尽办法教育他。留下了“孟母三迁”的故事。

孟子长大后,人品过硬,学问超人,因此走向了富贵。

作为父母,如果自己没有什么大的本事,那就要有这样的想法——培养好自己的下一代。

好的家教,不一定能够培养出富豪,但是儿女一定不会变成人品败坏的样子,能少让父母操心。儿女不变败家子,又何尝不是一种富贵!

人品是最硬的底牌,家风是最好的家底。父母言传身教,儿女有样学样,因果不虚。

(二)

惜缘,养情。

五代时期,柴氏入宫,做了唐庄宗的妃嫔。唐庄宗过世后,妃子们被遣散回家。

柴氏带着金银财宝去老家,半路上,遇到了一场大雨,不得不躲进旅馆避雨。

在旅馆里,柴氏看上了一个叫郭威的男子。

两个人结识后,柴氏让媒婆去找郭威,表示婚配的意愿。

显然,家境一般的郭威,娶了柴氏,是高攀。但是他没有自惭形秽,也没有吃软饭,而是借助妻子的帮助,迅速崛起。

若干年之后,郭威成为了后周的开国君主。柴氏变成了皇后。

什么是最好的缘分呢?很多人会为自己找对象,设立条条框框,例举出很多的内容。如果对方不合符,就马上放弃。

事实上,缘分来了,需要珍惜,很多条条框框,都是可以打破的。按图索骥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图纸也是需要修改的。

人生路上,很多夫妻,吵吵闹闹过日子,但是吵闹之后,不但不会伤筋动骨,还能和好、进一步认识对方。因此,就变成了老伴。

人老了,身边有一个老伴,互相照顾,就是“真爱”。虽然日子不浪漫,但是特别温暖。

(三)

读书,养智。

2022年7月29日,家住湖北的郭俊锋,收到了华中科技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多年前,郭俊锋的父母意外过世。他只能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为了让他多读书,爷爷种地、卖菜,奶奶捡废品。

郭俊峰说:“这么多人关心帮助我,我只有努力才能回报他们,同时我坚信知识能改变命运。”

生活给了我们一份苦难,也会给我们一把钥匙。如果你拿起钥匙,开启智慧的大门,就能找到很多的锦囊——读书的方法、赚钱的门路、交友、创业、成家......

读书多了,书变薄了,人生变得厚重了。以后,走进社会,就不担心活路了。

很多家庭,长辈重视读书,儿女努力读书,孙子辈也跟着读书,就变成了书香门第。

古人说:“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

生活的微光,从打开书本开始。并且,任何年纪,都可以开始。

(四)

节俭,养财。

关于败家子的故事,数不胜数。

不管哪一个家庭,一旦遇到了败家子,就毁于一旦。

晚清大臣曾国藩说:“家败一个奢字,人败一个逸字,事败一个骄字。”

想要家庭持续幸福,就要过节俭的日子。哪怕你变成了土豪,也要告诉儿女,钱要自己赚,而不是等父母的遗产。

曾国藩做两江总督的时候,去扬州视察,当地的商人款待他。

眼前有山珍海味,但是曾国藩却只是轻轻地动了一下筷子,然后说:“一食千金,吾口不忍食,目不忍睹。”

在家里,曾国藩非常珍惜衣服裤子、粮食。考上进士的时候,得到一件马褂,他只有大型活动,才肯拿出来穿,因此二三十年之后,马褂还是新的一样。

曾国藩不算富有,但是子孙后代欣欣向荣,他的外孙聂云台,担任了旧上海首任商会会长,写下了《保富法》。节俭的作风,有什么用途,一目了然。

财富是无穷的,但是属于家庭的财富是有限的。如果不节俭,金山银山都没有用。

结语:

我们常常说:“姜还是老的辣。”

也就是告诉我们,老人经验丰富,人生阅历多,应该做好总结,把精神财富留下来,送给儿孙。

当你老了,看清了家庭关系的因果,知道了家庭的兴衰办法,教导好了儿孙,比直接给遗产,强一万倍。

改变家庭,不是使劲要求别人做什么,而是从管教自己开始。自己做好了,再去引导家人,就会有说服力。

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

要有精气神,撑起顶梁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