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 > 正文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初冬时节,走进安徽凤阳小岗村,村内友谊大道两侧农家乐、特产店林立,店铺老板热情招呼客人。“大包干”纪念馆南来北往调研、参观的游客,让冬季里的村庄洋溢生机。

小岗村主干道上的“金昌食府”门前,80岁的严金昌老人正悠闲地晒着太阳。45年前,也是一个初冬,严金昌和小岗村村民秘密按下实行包产到户的红手印,拉开中国农村改革的帷幕。45年来,小岗村历经从大包干到土地确权颁证领到“红本本”,再到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改革,一次次探索蹚路,使得这个小村庄,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活也随之大变样。

严金昌一家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严金昌的5个儿子中,有4个在村里开了饭店或超市,生意红红火火,生活迈上了新的台阶。严金昌老人的孙女严妹,大学毕业后选择回到小岗村,成为游客中心的一名导游,在这里收获了自己的天地。

近日,新黄河记者走进严金昌老人家中,透过这一家人的命运及变化,探寻45年来发生在这个小村庄的时代之变。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大包干”带头人严金昌:

按下“红手印”,是我一生最正确的决定

初见严金昌老人时,他正坐在和儿子开的农家乐门前,和旁边的老人们聊着天。在小岗村生活了80年的严金昌,对这座生他养他的小村庄爱得深沉,哪怕45年前那场大旱,也没有迫使他产生逃离的念头。

时间拉回到1978年,安徽发生了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凤阳县受自然环境影响,旱情更为严重,整个凤阳县人口外流遍及大半个中国。而当时的小岗村,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供应,花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收后几乎家家外出“要饭”。那时的小岗村有20户人家,耕地1100亩,但只有300亩适合种庄稼,年人均口粮只有200多斤。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今年80岁的严金昌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帮孩子看看店、晒晒太阳。

“当时我家8口人,6个孩子张着嘴等着吃饭,不想办法就只能饿死。”严金昌回忆起那个年代,当时他们生产队吃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村民们的积极性受挫,“磨洋工”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当时的小岗村也曾想过改变生产模式,20户人先分成一个组,又分成2个组、4个组,最后分成了8个组,最后结果,仍是大部分人出勤不出力。”

穷则思变。1978年12月的一个寒夜,小岗村18户农民相约签订“秘密协议”,按下了鲜红的手印,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按人头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签订契约的时候心情既兴奋又紧张,我们把土地分到各家各户,是违反当时的土地政策的。但如果不这样干,就会被饿死。”就在签订契约的当晚,严金昌等人连夜将生产队的土地、耕牛、农具等分到各家各户,搞起了“大包干”。“红手印按完的那个晚上,几乎一夜没睡。第二天,一家人就起了个大早,拾掇拾掇农具,下了地。”严金昌怎么也不会想到,这场“秘密协议”诞生了历史上著名的“红手印托孤书”,定格了中国农村改革的起点。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时间转眼到了1979年,小岗村粮食总产达到了13万多斤,是过去的5倍,“干了一年够吃5年”;那一年小岗村人均收入由22元增至350元;归还贷款800元,是历史上第一次归还国家贷款。至此,从安徽到全国,从农村到城市,坚冰融化,大地回春,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的黄金时代。

严金昌和这个小乡村的故事,至今仍被传颂。而眼下,这位已迈入耄耋之年的老人,每天的生活就是帮孩子看看店,没事遛遛弯、晒晒太阳。站在自家的农家乐外,看着街上人来人往的游客,严金昌感慨:“那枚红手印,是我这一生做过最重要也是最正确的决定。”

返乡“包二代”严德全:

乘着“二次创业”东风,生活过得红红火火

出生于1978年的严德全(严小六)是严金昌的小儿子,对那个决定了小岗村乃至全中国亿万农民前途的事件,他并没有太多记忆。在他的印象里,最深刻的是“大包干”头几年,爹妈特别辛苦,起早贪黑,心思全扑在地里。不过,家中吃得越来越好,家里存下来的粮食也越来越多。长大懂事后,严德全对于父亲当年的做法发自肺腑地敬佩,也感谢父亲当年的选择,让他有一个吃饱穿暖的童年。

当年18个人的创举,使小岗村在全国名声大噪,纷至沓来的调研团、考察团,小岗人笼罩在各种光环之下。然而,“大包干”20多年后,小岗村却再次陷入发展困境。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小岗村全村人以种地为主,没有乡镇企业,全村人均收入仅2000元,低于全县平均水平,村集体欠债3万元,村里连续多年没有选出“两委”班子……小岗村人口再次外流,不少小岗人外出打工赚钱。严德全就是小岗外流人员之一,20多岁的他跟着同村人去了合肥、滁州打工。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严金昌的儿子严德全和儿媳杨兴叶。

停滞不前的发展让小岗人认识到,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小岗村要发展,必须得跟上时代的步伐。2004年,在以安徽省第二批选派干部沈浩为代表的党组织带头人带领下,小岗村开始了艰难的“二次创业”,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发展现代农业,搞科学种植和农产品加工;发展旅游业,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用小岗品牌带火了特色旅游;招商引资办工业,发展工业园区,进行农产品深加工。与此同时,小岗积极推动土地流转,建设高标准农田,现代农业发展也驶上快车道。据了解,2022年度,小岗村村集体经济收入和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创新高,分别达到1300万元、33000元,比2021年的1220万元、30500元增长6.6%和8.2%。

乘着政策的风口,在外打工的严德全也回到了小岗村,在把家里的土地流转出去后,自己则打算创业。“农村人进厂感觉不习惯,干了一段时间后回来了。后来又学了厨师手艺,最后自己开饭店当了老板。”严德全告诉新黄河记者,他们兄弟5个,有4个都回村里开起了饭店或超市。以老严名字命名的“金昌食府”是四哥开的,小岗庄园则是他和他媳妇一块开的。“有时候那边人多坐不下,我这边有空桌能坐下时,会安排客人到我这边吃。家人之间互相照顾,赚得也不少。”随着小岗村旅游业不断发展,游客越来越多,现在,严德全的农家乐年均纯利润十几万元。

严德全的妻子杨兴叶告诉新黄河记者,20多年前,她从外村嫁到小岗村时,正值小岗发展进入困境,回头再看现在的小岗,比周边村子富裕不少。从前想都不敢想的家电、楼房、小汽车,现在基本家家户户都有。村里还修起了纪念馆、公立学校、民俗景区,道路等也是越建越好。

“小时候落后的样子已经只能在民俗景区才能看到。45年间,自己家的生活有了质的变化。”严德全说。

逐梦小岗严妹:

大学毕业后回村,在这里收获自己的天地

1997年出生的严妹,是严金昌老人的孙女,大学毕业后拒绝了留在大城市的机会,回到了小岗村,在旅游公司担任解说员。作为小岗村的新生代,严妹自小就感受到祖辈的不易,她理解的小岗精神就是敢想敢干,而这股精神也影响着她的未来。

我与改革开放共成长① | 小岗村,老严家三代人的“精神传承”

严金昌的孙女严妹

“我大学专业就是播音主持,毕业时也曾想要留在大城市,但作为一个小岗村人,对宣传小岗村有着责无旁贷的义务,所以就选择回到了小岗村。”严妹解释,别看小岗村只是一个普通村子,但就业机会多、发展机会广,而且解说员这份工作,让她的精神需求得到满足。“因为每次给别人讲解,宣传自己的家乡时,内心总是充满自豪。”

作为一名90后,严妹没有经历过小岗村的历史巨变,但她对这段历史还是十分熟悉。“小时候经常听爷爷和爸爸讲,他们那个年代有多么艰苦,如今的生活多么来之不易。”严妹说,后来进入工作岗位,对小岗村的历史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进而更加了解到长辈们的不易和小岗村历史变迁的意义。在工作中,她也在时刻挑战自己,随着小岗村旅游的发展,面对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提高自身专业素养成为她的必修课。

像严妹一样,小岗村回乡就业的年轻人越来越多。近些年的小岗村,红红火火地发展起了红色旅游产业。几年前,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以创建小岗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启动“当年农家”二期建设,家庭游、研学游正在成为小岗旅游的主导项目。与此同时,小岗村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通过高标准农田治理、“引水上岗”、“引淮润岗”等项目工程,持续释放农业活力。盼盼食品、凯盛农业等陆续落地小岗村投产,为当地创造了就业岗位。

“小岗村现在有很多就业机会,只要肯干,都能在小岗收获自己的天地。”严妹语气肯定地说。

记者:李庆斌 策划:潘庆照 策划:郭吉刚 摄影:王章华 摄像:王章华 剪辑:王章华 编辑:卢婷 美编:杨壹晴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