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正文

韩子勇: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编者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基因和血脉,不仅属于我们这一代人,也属于子孙万代。

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迈出铿锵步伐,“非遗热”“博物馆热”“古籍热”蔚然成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更鲜活的方式走进人们生活。与此同时,随着“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申遗成功,目前我国共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这为世界文化多样性贡献“中国色彩”的同时,也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馆长韩子勇提出的《关于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案》,全国政协委员,故宫博物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都海江提出的《关于建议构建中华文明对外传播效能科学评估体系的提案》,引发热议。

围绕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这一使命责任,非遗和文博工作者正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不断探索。

案由

习近平总书记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对于弘扬中国茶文化很有意义。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深化文明交流互鉴,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故事,推动中华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建议

(一)准确把握非遗项目的文化内涵及民族属性,开展非遗项目的申报名称及内容研究。

我国的非遗项目申报工作是依据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操作指南开展的,公约中强调的是“社区、群体及个人”,未提及民族概念和项目的民众属性。但我国的诸多非遗项目,多以民族名称进行项目命名,实际上非遗项目多是在各民族中传承流布,具有多民族共享属性,是各民族长期交流交往交融的体现。未来的履约申报工作,要全面分析项目传承范围、流布区域、涉及民族以及文化表现形式等,提高系统性,避免碎片化。要更加重视中华民族共有的文脉、文象及文化符号,要突出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突出“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体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设“共有精神家园”。

(二)在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评选中,要更多考虑现代社会流动性。

文化和旅游部2018年公布的1082位第五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平均年龄为63.29岁,70岁以上的占31.79%,60岁至69岁的占比达26.52%,二者相加超过50%。随着城市化进程演进和社会流动性加快,特别是文化传播方式的改变,以往同一地域、同一民族甚至同一家族内部的传承方式,已然发生重大改变。同时,信息化、数字化也带来非遗传承方式的革命,深刻改变以血缘、地缘、文缘为特点的“口传心授”、家族式、师徒式传承方式。这种情形,要求我们在传承人评选中,克服以往习惯的民族、地域、血缘等身份囿限,放宽非遗传承人特别是青年非遗传承人评选视界,以能力、水平和效果等为评选原则,使传承人队伍年轻化、知识化,为文化传承注入青春血液。

(三)推动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时代生活推动着非遗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要高度重视非遗回归民众、回归生活,积极开展好非遗的生产化、生活化,使非遗“活”起来,见人、见物、见生活。

记者:于帆

责编:李扬